小豆
小豆

會寫些閱讀的筆記、實踐、想法等,以及各種事情的想法和思考,也有在經營方格子和Dcard

學習後更重要的事情?《認知覺醒》

此書全名為《認知覺醒:開啟自我改變原動力》,作者是周嶺,書中結合心理學和腦科學等知識,提出有關於一些成長的建議,以下選一些書中內容,寫出一些心得

此書全名為《認知覺醒:開啟自我改變原動力》,作者是周嶺,書中結合心理學和腦科學等知識,提出有關於一些成長的建議,以下選一些書中內容,寫一些我的心得

⬛學習後

學習之後的思考、思考之後的行動、行動之後的改變更重要

以權重來看 改變量>行動量>思考量>學習量

看書和上課都是種學習,但更應該關注的是思考、行動和改變,如果沒有深入關注過自己的思考、行動和改變,感到學無所獲,甚至會認為是自己不夠努力,認為自己應該繼續加大學習量,進入學習的惡性循環

因此看書時不用記住書中的全部知識,只要有觀點促使自己發生了切實的改變就足夠了

建議可以採用觸動點讀書法,看完書後放上幾天,問自己這本書最觸動自己的點或部分?能觸動和發生實質改變,這本書就超值了

書的目錄、那些課程的大綱,雖然洋溢著體系的香味,但它們可能與自己的認知和需求貼合得並不緊密,他人認知體系中的很多知識,縱使再有道理,如果距離我們的認知或需求太遠,就相當於處在了學習的困難區,取觸動自己的觀點,其他觀點可以放棄,即使那些部份很有道理

因此建議打碎他人的認知體系,只取其中觸動自己的部分,然後將其拼接成自己的認知網絡,可以結合自身經歷、學識、立場,去解釋、去延伸,去和舊有知識做關聯

⬛舒適區邊緣

焦慮的原因有兩條,想同時做很多事,又想立即看到效果,很多事情是需要時間,例如閱讀和寫作,短期內無法見效,需要耐心,等到一個時間後才能看見複利效應,持續行動才有可能突破低點,看見更高層

因為想要立即見效,因此學習過難,但又因為在行動上避開困難,只想留在舒適圈,建議在舒適圈邊緣,讓自己有點難度,但又不會太難,在閱讀和寫作上都可以運用此法則

如果真的很難看不懂,可以先把這本書放一放,去看那些自己感興趣、又剛好能讀懂的書,讓興趣、難度、需求同時匹配到舒適區邊緣

⬛心得

這本書讓我想到有關於閱讀課外書的經驗,在我大學後重新開始看課外書時,常會一定要把一本書看完,加上對全書作筆記,不過這樣的過程會有一種壓力

後來接觸到一些想法,才發現一本書不一定要看完,可以先看目錄,選擇性閱讀自己所需要或想要看的章節,不一定要去按照作者架構

而上面有關於改變量的部分,也提醒有關於閱讀和目的,例如有些方法類的書,閱讀更應該關注有沒有去實踐;而知識類的書,則關注在和己有知識去做連接;書中如果有新觀點,也可以多多思考這個觀點與我以前所知有何不同;看書過程中思考也很重要,這些都是讓自己發生改變的方式

然後針對上述這些部分做筆記就可以了,不用整本書都看完和做筆記,目前我會將筆記紀錄後,再用粗體字標示重點中重點,然後再選一部份可以寫成文章,有時也能夠將不同書中知識進行對比和串聯,以及結合自己的想法,和所學內容去進行對話

「打造第二大腦」書中則提到「我們無法僅憑「運用大腦」來儲存所有知識,理當把這個工作外包給智慧型機器 、「我們竭力回想事情耗掉的能量都不能用來思考 」,因此閱讀後可以將筆記放置在數位軟體內,而後續知識的管理,也相當重要,而非要求自己記住

例如一些歷史類的書,不用去背年代人名細節,而是可以思考提供哪些新視角、觸動的點、趣味的案例,先看看筆記內容,如果真的要看細節時在回到原書中查看,而不需要整本書記下來

當然每個人看書方式有所不同,以上觀念可以給大家當作參考

CC BY-NC-ND 4.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