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的英日文小小大星球
HKD / month
跟我一起挖寶找出有趣的英日文,不管你的英日文是正的、歪的,不論你是三眼怪、小倉鼠還是單牙兔,集結紛絲們的大力量一起過關斬將K.O.外文怪獸。特典內容都收藏在這小星球的大千世界。
用一句英文講「胡亂瞎猜」
「欸,給你猜猜我幾歲。」「妳?還很年輕吧,我可猜不起啊,美女...」「就說讓你隨便猜了嘛。我看起來像幾歲呀?」「三十......八!...噢不是...我說三十『吧』。」「你們男生真是...找死啊你 (怒`Д´怒). !!」好了不說笑,「猜」有分成有根據和沒根據的,還有預測的,那麼胡亂猜是哪個英文呢?

「不好笑啦」怎麼用英文講?
答案是「not funny」是吧?也是啊,但有這麼簡單又單純的話就不用特地寫這篇了。你知道前面還可以再接兩個單字,讓那種不好笑的不爽感或哀怨感更活靈活現嗎?而且答案竟然出乎意料地簡單呢。

「群眾踩踏」事故的英文和日文怎麼說?
踩踏事故的效應在世界多地延燒,海外媒體與專家大幅關注並研究群眾倒塌的力學和對策。其中英文和日文的新聞報導會用什麼字眼來描述中文說的「群眾踩踏」呢?我在這一篇分成上下半部,各自介紹英日文的表達方式。

【商務信學日文】「こちら」(我這邊) 有時也等於「これ」(這個)
日文的「此方 (こちら)」意思是「這裡」、「我這邊」、「我方」,而「此れ (これ)」則是「這個」,你知道這兩個字有時也可以劃上等號嗎?這時你需要動動腦才能搞清楚日本人到底在講什麼。

覺得有人太自負囂張嗎?「大頭症」怎麼用英文講?
有時遇到很自負的人,讓我們感覺好像全世界要圍著他們轉,或者明明已經很清楚解釋了,人證物證也都擺在眼前了,他們仍唱自己的調,只相信自己的作為或領導,我們要費盡很大的心神跟他們溝通,才能找出一個很特定能戳破他們心防的攻防點。類似這樣的大頭症,英文的表達其實很簡單,來看怎麼使用吧!

怎麼向日本人表達想「盡點微薄之力」?
不知道你有沒有同樣的感覺,這幾年的颱風很愛往日本跑,好像跟日本有仇似的,雖這麼說,台灣每年也受不同的天災侵擾。台日關係發展密切,彼此慰問關懷的機會比以往更多。在災難的時刻要向日本朋友和客戶盡一點心力,要怎麼說得道地?

用高竿的英文表達「這真是太諷刺了!」
「irony (諷刺)」👈🏻 你是想到了這個字嗎?沒錯,我們確實會用到它,但如果只會講「so ironic (諷刺的)」,那還不夠用!英文有個套句,傳達的畫面感更切入人心。如果用來對談或寫文章,更彰顯你的文字造詣。讀完這一篇,你就挖到寶了。

【聊天好用】「我對那地方沒什麼概念耶」怎麼用日文說?
9月17日台東6級地震隔日,收到了橫跨老中青三代共三個日本人的訊息,不約而同都問:「你人還好嗎?好擔心台灣人啊。聽說建築都倒了還有餘震,請小心安全。」那時強颱直搗日本,地牛狂震台灣,我們彼此提醒注意人身安全。其中一位日本青年講了一句話非常實用。

【觀點】學外語只會「背單字」沒用,你要會「猜」!
有沒有納悶過為什別人記得住單字,為何別人有滿肚子的字彙量可以信手捻來,自己卻過目「即」忘?其實這很像失憶症一樣摻雜很多因素,其中一項是因為你從未訓練自己一個關鍵技能:「猜」單字。這聽起來很反大腦的學習邏輯,畢竟我們都以為要先看到了、記起來之後才能學會怎麼用,但「猜」才是最符合人性心理且最天然的方式,我們卻從未意識到!

【英文豆知識】"It"、"They"、"We"、"The company",該用哪個來代稱一家公司才對?
幫自家公司在官網或社群平台寫新聞稿的你,是不是也有這樣的困擾?和朋友聊天談到自己任職的公司時,你有沒有大腦突然轉不過來?其實連外國人有時也會搞錯。你知道這四個英文代稱的使用情況和語感都不一樣嗎?這篇幫你全面解碼。

「唉呦我的妝會花掉啦」的「花掉」怎麼用英文說?
不知道你有沒有體會過,學外語到一個程度,什麼單字、文法都還不打緊,難就難在選用「動詞」。動詞是最靈活的,可以演繹出話語的生動力。為什麼中文要講妝「花」掉?花錢也是花,妝花了也是花,這花又不是花朵,這花代表的動作怎麼這麼深奧?英文也是如此,你知道妝花了是用哪個動詞最對味嗎?

「他在通話中」、「不在位子上」怎麼用日文說?
某天別的部門的人跑過來,說隔幾天就要開展了,攤位的裝潢還沒補齊,日方卻一直沒回信,快急死人了。我打了一通國際電話要找聯絡人,總機小姐接聽了,卻說聯絡人還在講電話。半小時前在講,半小時後還在講。總機連兩次使用了一個日文片語來說明聯絡人還在通話中,你知道日本人習慣怎麼說嗎?

商場上怎麼用英文婉拒交稿、交報告、提交文件?
在職場有時需要傳送或提交文件給別的部門或其他公司,但如果還來不及準備或還沒時間構思,必須用英文婉拒的時候,怎麼樣可以明確表達自己的拒絕又不至於失禮?透過國外作者的來信,學學他的表達技巧。

國境解禁時即將用到的「防疫門禁須知」怎麼用日文標示?跟日本人學!
聽別家公司說派7人去歐洲參展全都確診,其中4人在歐洲中標,3人去歐洲之前早就中了,回國又傳給家人。海外多國幾乎全面解禁,參展和面訪需求增加,台灣很快將要跟上腳步。若你是展商、展會主辦方或未來將在自家公司恢復接待海外訪客,需在門口、攤位前或官網的聯絡資訊頁面標示防疫門禁須知時,怎麼用日文標示最道地呢?

【你也會這樣嗎】別把「找合作代理商」的英文弄錯,白花了廣告預算!
千辛萬苦好說歹說,說服了廠商,協助規劃了完整的平面廣告傳銷。廠商想要自己操刀英文廣告稿的文字,結果寄來初稿的那刻...燈愣!沒人看懂廠商在寫哪顆星球的語言(全世界只有廠商自己懂啊...)。這萬把塊廣告預算花下去,我為廠商心淌血呀。

「What gives?」什麼給?給什麼?什...什麼意思啦?這英文到底怎解?
這標題出現一堆問號,就像許多英文學習者第一次遇到這句英文時滿頭問號一樣。外國人問你「What gives?」,什麼給不給的,到底是哪招?如果你也那樣想,你就被英文字騙走啦~這是英文很表裡不一的經典俚語,這篇帶你解鎖它的奧義。

「震驚到全身發寒」這種驚訝程度的日文怎麼表達?
有一種驚嚇,是讓人全身細胞上下都直發寒,一種凍僵全身的無力感。前幾日扭轉或甚至是總加速日本境內政治情勢的重大事件,讓許多日本人感受到這種強烈的震驚感。在日文會怎麼形容這種感受?

怎麼用日文表達「誠心拜託」?
拜託別人,有分等級。等級低一點就像「你幫我把香油遞過來好不好?」,等級很高的就像「拜託拜託,懇賜一票」。如果想要向對方表示濃厚的誠心誠意來請託人家幫忙,有個意境蠻深奧的日文字很好用。只要4個日文方格字,你猜到是哪個單字了嗎?

你的中文翻譯有滿滿「英文味」?檢查你有沒有犯了這些毛病
讀原文書的中譯版讀到想砸書又想一頭捶進抽屜,或是看熱心網友自製中譯字幕的音樂錄影帶卻有看沒懂。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會講英文是一回事,但這跟翻譯能力完全是兩碼子事。中文翻譯飄出英文味,會把讀者逼瘋!到底要怎麼避免?關鍵在於「你到底想通了沒」。

「時機這麼剛好」怎麼用日文講?
個人創作的路途很孤單,尤其當我們自己創作的內容具備高度專業性,只有自己才寫得出來時更是如此,但創作總是需要貴人即時相助,在最需要資源的時刻剛好有人拔刀相助。「哇,你怎麼這麼剛好出現了?」,像這樣時機恰巧的場合,在日文可以怎麼表達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