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關於出版。編輯。製作書

書|關於出版。編輯。製作書

Sunline

48 篇文章

與出版有關的一些瑣事,以及製作書籍的編輯及設計的基礎。

書|關於出版。編輯。製作書

書|關於出版。編輯。製作書

與出版有關的一些瑣事,以及製作書籍的編輯及設計的基礎。

更新

寫給平面設計進入書籍排版、設計的基礎功:閱讀的舒適度與印刷注意事項及indesign的應用!

雖說很多事看起來「真的是基礎」,但總是會被忽略!這些事不是擺爛覺得不用講、不需要要求、反正做得出來就不用學新的東西⋯⋯為什麼多數人寧可用錯的方法、花很多時間在那些明明有更好的方法「做得出來就好了」的工作模式裡?而不想要花多一點時間學習和溝通好工作的流程?

電子書系列/筆記版式epub製作,面對自己的盲點!

做完這本書後,算是解鎖我另一項專長,應該日後也可以做好我自己的旅行、攝影書了。

一個浪漫的書籍製作委託

那確實是三十歲之前才會有的浪漫,而這種文字與書的浪漫在現在三十歲之前的青年身上所剩不多。它讓我回到那些還會為愛情熱情澎湃的年紀,像第一次內心無盡慌張卻要壓住高昂的語調;像急切地守在電話前、信箱旁等待對方的隻字片語;像飛蛾撲火般地不顧一切地遠走他鄉只為了一場不知道有沒有結果的愛情!

聽說平面設計師都只會illustrator且不想學indesign!!!

為什麼要學indesign?或許我能給的答案就只有一個:學習讓工作更快速的方法,是讓你工作更順利且輕鬆愉快的前題!當你快到沒有人跟得上你的時候,你總是在等別人,你總是在等別人跟上你的速度跟專業的時候,沒有人會阻擋你下班和出去玩!

把網路文章做成電子書,步驟三:整理書籍簡介和作者簡介及其他

寫這個好像沒什麼人要看XD,不過我九月的書被借閱了好多次,有九百多塊收入,我還是覺得做電子書是門好生意XDDD

把網路文章做成電子書,步驟二:處理圖片

做電子書從文字到圖片,其實就要花非常多的時間去處理文字的細節、圖片的尺寸規格,對於「沒有資料整理與分類」概念的人來說,也許「先學會分類和把弄成書的內容整理得有條有理」才是最先決的條件了!

把網路文章做成電子書,步驟一:整理文字與構想內容

寫文章到做成書,有很多細節要留意,當你親自下去編輯,有時你也會看到你寫字的盲點,這也算是一種自我檢視的方式。而多半,這樣的整理也能訓練自己對文字的敏銳、對自我的要求,若真心想要把自己寫的字弄成書、賣出去,不妨先試著把自己寫過的東西拿出來重新閱讀、整理、組織過,也會有做成書以外的收穫!

意外收到一筆電子書借閱的收入!

我願意分享並鼓勵所有喜歡寫字的、想要寫成書的人,自己學習編輯、自己學作電子書、找人幫忙發行(或自己上架),並在這些事裡精進自己,朝自己信仰的路走,即使非常的孤獨或是沒有人響應,但總會有誰(讀者)剛好選中了你,或者自己也完成自己的自我期許!這是一個時代賦予每個人都有機會展現自己的時刻,雖不會大紅大紫,也不會聲名大噪,但是是一個擁有無限資源及自由發揮的時代!

沒有人幫你完成的事,就自己來吧!比如說:把寫在網路的文章編成書!

我的人生有沒有想過「要靠寫作賺錢」呢?當然是有的!後來我知道「寫作」不會是我的職業,也不會是我的收入來源,更不是我擁有的才能,但我總還是可以起身動手去做那些「沒有人會幫我完成的事」,而我只是想完成它而已!

聽說現在都用社群帳號當名片?編輯都想當網紅?

沒有經營社群就像「沒有名片」其實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有些人需要名片(各種社交場合)有些人不需要,找到自己喜歡的、擅長的、做出興趣的、願意替那些事繼續努力加強自己的知識的事,都遠比花時間去經營社群和追求名片上的抬頭重要!

該怎麼將自己所寫的文章分類?分類也是編輯的工作能力之一!

在網路上寫文,也許第一件事不是「先學會分類」,而是先知道自己多半都寫什麼?多寫,多閱讀(網路以外的那些)然後才會進入「分類」這個步驟,先試著在自己的電腦或雲端硬碟裡,好好把自己寫過的東西分好類,分久了也就知道自己會偏向什麼主題、關心什麼,或者擅長書寫什麼了!

寫給編輯/排版的基礎功:認識異體字!

像這種文字編輯的細節,其實是編輯與設計都要互相留意的狀況,發現「怪怪的」或是「缺漏了」第一件事不是跟對方說「你哪裡錯了」而是要「先確認」是不是有該留意而未留意的部分,在溝通上也會比較不要製造衝突:「都是你的錯!」這樣工作也才會比較愉快一點。

電子書系列/出版社賣你電子書,但他們都沒有在校對?

那麼,究竟是沒有人要買電子書,還是因為反正出版社也隨便看待,讀者也覺得那樣跟看網路那些亂七八糟(不論內容或是版面)的文章有什麼不一樣?那買書幹嘛?

電子書系列/圖文電子書一定要做成版式嗎?

圖文書的電子書究竟要做成固定版面還是流式的呢?很多人為了糾結這件「破壞版面」而捨棄「做電子書」這件事。寶瓶文化新出版、雪羊的《記憶砌成的石階》的電子版給了我們一個答案;閱讀究竟是因為習慣的消失還是只是因為時代改變了習慣,我想都是未來「關於書與出版」需要好好思考及做出轉變的事。

寫給編輯的基礎功:請學習「一次整理好」你需要改稿的細節!

不論是不是編輯,請好好的檢視自己的工作方式,找出有效率的方法,讓自己少加點班!再說一次,這系列,真的可以改成「加班都是自找的」!科科。

寫給自學出版的基礎功:編輯其實是資料的處理整合!

不論你是要做紙本書、電子書,你只要擁有「做好上面幾點的資料處理整合」的能力,那麼,你應該就能好好的做出一本書了;不論是之後你要自己排版/製作電子書或是請別人排版/製作電子書,都能幫助自己有更好的邏輯,不會東漏西漏的總是遇到問題需要再花時間去解決。

寫給電子書製作的自學者:去認識css與html碼!

來吧!把它學好來,自己從無到有不用依賴轉檔做出一本電子書,真的,不是,難事!

把你的書籍排版、電子書製作交給我!

把你的書籍排版、電子書製作交給我!(當然,你要發文宣、封面給我做也可以!)我期待我們用最專業的方式,最少的時間把每一本書做好!讓生活還有餘閒能去做更多豐富出版的事。

寫給編輯的基礎功:編輯需要懂排版、設計軟體嗎?

去懂得自己合作上會遇到其他職務的細節是件必然的事!也因為懂得與理解,那些龜毛難搞的堅持與固執,才能有更好的磨合,工作起來順暢、合作起來愉快,才不會花大把的時間在抱怨工作、厭世人生!(工作快快做好,快點去玩不好嗎?)

寫給排版設計的基礎功:不會設定段落及字元樣式,不要說你會排版!

用對方法工作,你就不會那麼討厭工作;思考如何提升效率,你才會有更多時間生活!(時間,都是自己找出來的,共勉之!)

寫給編輯的基礎功:不要偷懶使用「橫書轉直」,好好修改你的文字格式!

望年輕一輩有志想成為編輯的青年們,可以把細節留意進去,讓自己成為更專業的人!編輯本來就不是只會寫字,只會把用字用精準而已。

寫給編輯的基礎功:中文裡的英文、數字及全形半形符號的表示!

不要老問別人工作上怎麼那麼龜毛,或是到底為什麼要知道這些細節⋯⋯人生不要花太多時間在工作上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無論如何讓自己越來越專業,並留意別人不會注意的細節,不需要到吹毛求疵的地步,但要讓自己朝更專業的方向前進!越專業的人,越不容易花時間去除錯或是善後。」(加班或事情做不完有時候是自找的!)

做書的時候|瑪莉蓮.羅賓遜《遺愛基列》四部曲、一千五百頁的長征!

要做書(做任何事),就讓自己成為專業的那一個!編輯是門專業,排版設計也是!有好的專業,包你有好的工作心情,也有好的產出,更重要的是:它讓你在一定的時間裡,完成必要的事,而使你有更良好的生活品質!

一直寫能幹嘛?老牌部落客自產自銷電子書《出發。首爾》7/1博客來首賣六折!

我不是個很知名的作者,也沒什麼太大的流量或什麼名氣,但在這路上遇到所有的支持、鼓勵、協助,我由衷的感謝!即使這樣一本過時的旅遊散記可能只是「我做了一本電子書」孤獨地被擺放在各個電子書平台,但之於我,它已然是非常完整自己的成就了!

電子書上架以前:與經銷商簽約、申請ISBN與文化藝術事業減免營業稅

什麼都自己來的我,其實說穿了就是沒有被出版社看上的能力,但自己還是想試,就自己玩看看,看看老牌部落客,把不及時的旅遊散記做成電子書,會不會有人想買單囉!

個人出版一本書前,你需要知道的事!

不要老想著「啊我都寫好了,不是找一個人幫我出書就好了嗎?」這件事。只有「出版社」或是專業搞出版的人,能幫你「除了寫字以外什麼也不用做就搞成一本書」。個人出版大多都是「我只是想做一本書,賣給誰我也不知道」,把這些細節搞清楚去做,再想辦法賣也是非常有趣的體驗。

聽說現在美編要會文案編寫,最好還要會剪片和自備電腦?!

也許真的有人可以一條龍的完成「某一個專業」的所有細節,但開條件求人的老闆,要先搞清楚「自己需要的是什麼?」只是「單一個專業」項目,還是「需要很多專業」的條件?就算有這麼一個包山包海包的全能人,一個人一天也只有24小時,有時候還真的不是「有沒有那個能力?」或「老闆開出的價碼是多少?」沒有時間就是沒有時間,做一個專業都不一定有足夠的時間,何況是包山包海呢?

電子書系列/筆記2:電子書需要做成「紙本書」的樣式嗎?

「被閱讀」的東西,必然還是要將「閱讀」放在最前端,讓內容及版面適合閱讀,而不是讓使用者不斷地要去習慣「在電子閱讀器上讀紙本書」這件事。

我想開一間都是書,但不靠賣書賺錢的店

沒有人理解我買那麼多書不看是為什麼?沒有人知道我一個不看什麼書的人為什麼這麼愛書?沒有人懂,既然早就從「開書店」的窮苦地獄裡離開了,為什麼還這麼一頭栽進書裡?(你明明就沒讀很多書啊!)

紙本書系列/寫給想要自己編輯的初學者,在發稿以前你該做的事!

以下就是真的非常基本功的東西。如果你有志進出版業或是自己做書,這些細節也許不是什麼太了不起的功力,但絕對能讓你事半功倍!把最基礎的東西搞定,你才不會在往前走的時候老是覺得被絆倒。

電子書系列/製作紙本書及電子書的發稿注意事項!

專業這事從來不是「看起來」那麼一回事,就像常有人會誤會:會畫畫的就會做設計,會做設計的就會畫畫,會寫字的就當得了編輯,會編輯的就會寫字,會導演的就能寫劇本,會寫劇本的就導得了戲,會寫字的有粉絲的就想得出好的企劃案賣書XDDDDD⋯⋯諸如此類的,但每一個專業都有它們絕對專業的能力,既然要做書了,何不提升自己的專業上所需要的知識呢?

電子書系列/筆記1:用製作網頁邏輯做電子書,而不是用紙本書的邏輯!

「電子書」的確不怎麼像「書」,若要認真定位「電子書」,大概就是以編輯過的內容分章分節,用以「閱讀一本書」的思維去𢑥整出它應有的功能並提供「閱讀一本書」的體驗。說穿了,電子書就是很多個被排版在xhtml而連結起的檔案。筆記1。應該還有後續。或許未來就直接走進寫成電子書的方式。

出版社專職美編跟接案設計的差異?我那三個月支援出版社的設計!

這也算是一篇答客問。貼完〈去出版社上班可以寫作嗎?社群小編的工作跟文字寫作有關嗎?〉有人問我:「詢問一下去出版社工作,需要一定的設計美感嗎?不太熟出版社的工作流程。」我就把這篇之後才會寫到的接案人生,先拿出來寫。

去出版社上班可以寫作嗎?社群小編的工作跟文字寫作有關嗎?

這是一篇答客問。本來的問題是這樣:文字工作者的基本門檻是什麼,是不是有自己接案跟去人家出版社之類工作的差別?

電子書系列/幫moolnk S換上休眠畫面(阿線畫畫四款任你下載)

做了四款休眠畫面供喜歡的人放到自己的moolnk S使用。

做了一本書:《你無聽–過ê格林童話(台德雙語.附台語朗讀)》

如果你要問我:做書(做設計)跟寫字(文字創作)的差別在哪裡?我想,做書應該像談一場戀愛那樣,跟「寫字/創作」是完全不同的事,前者是跟另一個人一起牽手往前走,後者則是永遠的腦內革命。

電子書系列/第一彈:為自己,準備美好的一餐1

吃外食感到不安心嗎?想自己下廚又怕廚藝不好?下廚沒有你想的那麼難,還有出奇不意的療癒效果,現在開始作飯吧!

「自學排版設計」需要買書嗎?

說起「排版設計」這個專業,我一半是有人教過,一半則是自學的,不過幾乎不是在學校上課學到的。之前說過我現在所利用來工作糊口的專業,有很大一部分是我上班後學習而來的。因為工作需要,也有很熱於教學的印刷廠業務稍微教我一下,我慢慢摸索出來的。另有一部分是我本身就非喜歡「版面設計」以及對圖...

買折扣書錯了嗎?

「買折扣書」這件事,真的很容易在這個時代裡受到攻擊,好像「我選擇便宜貨」「我就有罪」,事實上在1111電商折扣和獨立書店歇業這個事件上來看,真的很容易感覺到「被責怪了」。所以「買折扣書錯了嗎?」當然沒有啊!不論從松鼠文化及寶瓶文化從momo下架到獨立書店集體歇業的行動中,都不是在...

《布爾喬亞的半山腰下》/在愛情裡退讓的三分之一

好幾年前排過磯達雄和宮澤洋的漫畫後,我再沒經手過任何漫畫的排版。在排《布爾喬亞的半山腰》的時候突然發現排漫畫挺好的,一格一格上字就把漫畫看完了,還常常不由自主像讀文字書一樣,隨著故事的情境,murmur了起來。「水瓶鯨魚」這個作者在我還是為愛奮不顧身的年紀時,應該是很多人拜讀的...

不打折你就不買書了嗎?

關上大部分太個人/太行銷的書界友人的動態,以及一直不斷地砍著Facebook的廣告後,我就很少看到書界的消息,反正我沒事就會逛一下readmoo和博客來的新書頁面,要知道有什麼新書,也不不是太難的事,加上噗浪和幾個會私下聊天的朋友有時候閒聊也知道一些書市的動態。

我都用iPhone8讀電子書,談純文字紙本書的閱讀舒適度!

這篇篇名本來是〈從今以後不買純文紙本書〉後來某次跟書籍經銷商的朋友聊起這事,又覺得這樣好像還是太一竿子打翻一船人了。原先這文是排在我讀完鄭陸霖那本《尋常的社會設計》才要寫的,恰好今天看到電子書價的討論,就順手寫這件事吧!首先,要回答的是:「你用iPhone8讀電子書,眼睛不會不舒服嗎?

排了一本書:《尋常的社會設計》/鄭陸霖著,雙囍出版

大約五年沒有接過排版的案子,主編祿存是我合作多年的朋友,有回他問我一個排版的問題,聊著聊著他便問我要不要接他主編的書。「好。」我向來有案就接,特別是我最擅長的排版!接案這麼多年,經手排版的書大概不到十本,多半是圖文書,純文字書大部分的出版社都是直接發排版公司或自己排,加上我在高雄...

賣書如此艱難之當書不在生活(的訊息)裡!

這篇我本來要寫在我個人Facebook,挪出來寫成文章好了。(因為我不想再跟只會說「老闆說沒效果所以不做」的任何人討論這些事了。這種負能量超強的,累死人。) 從書展(2020)延期、取消,一路到最近推薦人收不收費、版稅10%被嫌少,我跟出版界的朋友都會稍微討論一下這些事。

你得靠網路賣書,但你卻不想搞懂網路行銷?

(5000字沒空就不要讀了) 本來就想寫這個文章,卻意外從「推薦人事件」到「版稅10%」這件事,開始有人寫出「網路行銷」。其實去靠北「沒有人知道出版界很難賺」這件事,或者「你自己下來做看看」對「賣書」一點幫助都沒有!你做書專業這沒問題,從來沒有人否認「出版」是一件專業的事,但是「網路行銷」也是非常專業的事!

如果「經營自媒體」能夠當飯吃,部落客就不會消失!談書籍推薦人只有一本書的酬勞!

自從開始在matters發文之後,有兩件事讓我感到非常驚訝:1.原來那麼多人想「經營自媒體」,而且文字書寫的人還不少(抱歉我實在無法用文字「創作」來形容。) 2.原來真的很多人相信「經營文字自媒體」可以賺錢還能當飯吃!(所謂當飯吃就是你把它當正職,不是斜槓的多樣化,而是單一的就這個媒體賺進所有的生活費用!

寫給出版社外發行銷設計案件的工作建議!

本來這篇是要打在Facebook靠北一下的。但光靠北並不會改變什麼。(好好講幾千萬次都沒有用了。靠北有用才有鬼。)我就不管老油條到底要不要改掉一些惡習,至少給一些初初踏入出版社的年輕人們一點建議,把好習慣養成,有利於你未來工作的成效。我已經是只剩一根腳趾頭在出版界外發美編這個職務裡的接案設計(而且還是小指!

這還不是文字最黑暗的時代,但我們可以替它做些什麼:讓閱讀不再摻雜社交關係!

(文長抱歉,共三千字,希望能被讀完) 。這篇文章是寫給我出版社、非營利組織(NGO)、喜歡寫字或閱讀的朋友。2019年12月,當我開始在matters打下第一篇文章,與matters上的創作者交流起,我突然為我長期在facebook彆彆扭扭的社交情緒找到了解答。

没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