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人
野人

學中世紀哲學,暫時還沒死的怪咖野人。正在學習如何假裝人類。 ⋯⋯ 喔幹,學不會。

「愛讀書」和生存主義

這篇幾天前寫的,但……忘發了……

之前有人看到別人酸綠黨就說人家藍,有點好奇這種非綠即藍的大腦是只長了兩粒腦細胞嗎?

「愛讀書?」

有次被人說:「啊你不是喜歡讀書嗎?讀書不是你愛好嗎?」不曉得為什麼有種莫名的委屈感。
要是用數據線能把知識傳進大腦,誰讀那個會累瞎眼破東西?要是隨便聽聽Podcast就能理解複雜的知識,誰還浪費眼睛浪費專注力用在同一件廢事上?要是他媽的劃幾下手機就能學到真知識,誰還要浪費大腦自己思考?

以前總說我的愛好裡面從來沒有讀書這一項,就好像吃飯是維持生命最低成本的形式一樣,但只是因為讀書時間長、飯量大這些表象,愛好什麼的根本沒人記得,就只會根據直觀經驗給眼前這個人歸類。不是這一類就是那一類,不是不愛讀書就一定是愛讀書,非此即彼的邏輯。這種邏輯似乎來自對生存的直覺:在生存與死亡之間並不存在像「生活」一樣的中間狀態。「非死亡」狀態並沒有給生存提供更多可能,那以生存本身為唯一前提的生存邏輯自然也是非此即彼的:「不好的」的另一邊一定是「好的」。

亞洲人的生存主義

直覺上,導致生存主義思維是窮、是物慾過剩,但其實都不是,很明顯的例子,有些很有錢的商人也會不捨的花錢,竭盡所能地攢錢。在社會上又膽小怕事、「明哲保身」,生怕沒命再見到自己的畢生積蓄。這也是一種生存主義。

所以生存主義的表現並不是物慾過剩,而是物質消費比例遠多於精神消費的比例,甚至在通常狀況下可以完全忽視精神消費。因為精神消費是生存與死亡中間狀態的決定性表象。無論是暴發戶買了一台根本不會開的限定款賓士,還是學生買到一本圖書館找不到的舊書,這些行為的背後都為了滿足某種心理狀態,虛榮心或對沒用知識的求知慾,這些幾乎都與生存無關。

所以這邊講的生存主義是指那些一切行為以生存為前提的判斷及選擇。比如用一輩子的積蓄買房子,剩下的錢存起來不捨的花掉,娶妻生子之後把通貨膨脹後貶值的錢留給孩子,將孩子作為自身生存的延續等等。

抱團

抱團這個字給我的直覺會是蟑螂、老鼠或螞蟻。人是群居動物沒錯,有史以來更擁有資訊優勢的人、也就是那些朋友或認識更多的人,在資源上更有優勢也沒錯。但很可惜,為了保持群體地位,他們的想法只能維持在真理與大眾之間。(真理能用來引導大眾,但大眾沒辦法擁有真理,只能得到那些已經變成廢話的真理,這些所謂的真理甚至不包含某些常識。)那抱團這種行為事實上也是在為了生存,放棄思考的權利(甚至能力)。

在抱團行為中,生存作為一種形式不再拘泥於生命,甚至小到一個網路帳戶的生存都會輕易左右他們要表達的想法,即使這個想法在一開始與其內心的想法衝突,但善於生存的人就是會選擇更安全、更小機率被群體排擠的想法,並不在乎事情本身。這樣活下去的人,在死掉的時候,本質是不是他自己,我也不能確定。畢竟幫助判定他的思想是獨立個人思想的素材太少了。

後生存狀態

有一種未脫離生存狀態的衍生狀態。

比如一雙很好穿的拖鞋穿久了就認為「應該」丟掉換新的(甚至可以接受換一雙新的但不好穿的),一個原價三千塊但清倉打折只用兩百塊買到的枕頭覺得丟掉也不可惜。那對他們而言,價值與物品的功能(經驗)無關,只與其體現的價格(價值表象的符號化反映)相關。價值判斷與經驗脫離的狀況往往是物質化的結果之一,用社會屬性的物質(或物質符號)替換掉精神感受。


大便後記

好睏啊不想寫了,連大便都懶得寫了~_~

CC BY-NC-ND 4.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