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的話 ➜ 給未來的記錄|#檔案室手記

SAMPLE
·
·
IPFS
·
之如 #檔案庫,它的意義總是在未來才得以開放。解讀總是不合時宜的:此刻我們盲目地收集紀錄,就是為了終有一天,可以在這些堆疊的資源中理清頭緒,去追溯、辯明、重估、追究、撥正、追認往日之事。在暗晦的年代,我們更需要明白檔案之用,也更需要懂得檔案的收集與閱讀方式。

原文刊載於Sample雜誌IG


#蘇格拉底 引述的埃及神話中,古神托特發明了書寫,向國王介紹,認為這將有助人民加強記憶,變得睿智,卻遭國王反駁,指書寫與個人無關,只能起提醒的作用,反而會令人民放棄自己的記憶,變得易忘,結果徒具有知的幻象。記憶與智慧之間的問題,就以書寫記錄牽繫起來。

也許,蘇格拉底過分着重一個人與自己的記憶之間的關係,忘了書寫生成之後,這些記憶就外化了,可以傳播,可以留傳。人永遠難以在當下好好地把一件事處理得妥貼透徹,有些事情總是到了後來才能辨清面容。將記憶製成文件,以書寫擷取世界,正是為了他日有重讀的憑據。

之如 #檔案庫,它的意義總是在未來才得以開放。解讀總是不合時宜的:此刻我們盲目地收集紀錄,就是為了終有一天,可以在這些堆疊的資源中理清頭緒,去追溯、辯明、重估、追究、撥正、追認往日之事。在暗晦的年代,我們更需要明白檔案之用,也更需要懂得檔案的收集與閱讀方式。

問題倒是,我們應該如何處理檔案,甚或自行籌組檔案庫?今期《Sample 樣本》以檔案為題,介紹本地的檔案管理及研究實踐,概述台灣對政治檔案的處理,分析檔案於不同領域下的應用方式,藉以貼近檔案工作者的視角。藝術計劃PROJECT與藝術家 #江耀榮 設立的 #香港百物檔案館 合作,簡述自設檔案庫的工序及注意事項,指出民眾同樣可以按自己的角度與需求,收集藏品,構築獨特的私人檔案庫。創作專題以「自製資料庫」為題,#何儀#張欣怡#黃可偉#陳韻紅#黃安瀾#張晉銘 分別蒐集、篩選經驗,從日常提煉庫存。在事物消逝以前,在一切水落石出之前,我們可以默默收集。

____________________

#Sample樣本 #香港文學 #設計 #閱讀 #文學 #評論 #藝術

#literature #graphicdesign #hongkongart

All rights reserved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

SAMPLE❛ 如果可以這樣做雜誌 ❜ http://linktr.ee/samplemaghk
  • Author
  • More

#HOME|家在何處?

為何遊戲需要筆記?

不會腐爛的香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