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os日常隨筆|人生轉捩點:從第三人稱到第一人稱
第一次參與Matters社區活動,看了幾篇參與活動的文章而激發了不少靈感,其中又閱讀到兩篇特別打動人,也就是我所關聯的文章。
相形兩位創作者豐富的人生經驗,有著兒女吵雜聲與銀行叫號聲交雜的斜槓人生,或有著讓人稱羨,探討著何謂幸福的婚姻生活。
筆者的人生似乎正要開始學習如何與社會接軌,兩個由時間所述說的故事年輕人可能也難以體會。
但是,作為不只被講過一次過於老成與世故,多次被大學校園裡年約30上下的行政同仁誤會為「老師」的22歲青年。
我想在眾人面前如此成熟的自己能夠對這些故事能夠感同身受,好像也見怪不怪。
不過,面對感情的我,總是在那人面前完全地放下矜持或執著,毫無保留地給上自己最真誠的情感。
沒有面對社會的務實故事,也沒有職場的爾虞我詐,更沒有曖昧的相互試探。作為早熟的少年在面對那人時,藏在內心深處的小男孩總算原形畢露。
這是我的人生轉捩點,開始學習愛的轉捩點。
關聯另一篇自己的作品是從旁觀者來述說故事,而這一篇我要從自己出發,書寫那些過於主觀的文字,拒絕客觀中立或娓娓道來的可能,我要的是絕對直覺而沒有遮掩。
和他的相遇是在我所籌備,大學社團卸任幹部辦給新任幹部的研習,作為前輩也作為活動工作人員的我,自然是擔任隊輔的職位。
他是我的隊員,我對他的第一印象是善良、單純。
在討論「社團宗旨與目標」的課程環節中,他說他作為新任社長最想要達到的目標是帶給人溫暖,希望能給社員一種「家」的感覺。
老氣橫秋的前輩正在引導討論的當下,聽見回答後笑著說:「很可愛的目標,希望你能夠達成。好,下一位呢?」帶過話題。
那時的我期待聽到的答案要是「具體而明確」的目標才是標準答案,潛藏在那句「可愛」背後的深層嘀咕:又是一個不會辦活動的人。
過去的我經常將遇到的人過度分類,我會把他歸納為「和我談不來」的人,更會輕蔑地向他貼上「追求小家碧玉與小確幸」的標籤。
然則,若愛情能被預測,如我所料發展,也許他便失去了那使我深深著迷的關鍵。
讓我傾心的不是我原先預設的各種理想型標準:年紀不能比我小、個性不能太溫和、不要對人性樂觀…
誰也沒有想到,讓我心動的他從未符合上面這些「自以為」的標準,他卻有著讓我不斷追求更好、更多愛的動力。
可惜的是,他對我從未有相應的感慨。在被拒絕超過一次,正式宣告失戀以後,我曾在某天深夜裡妄想著:是不是沒有遇見他,就不會發生這些事情?
沒參與活動籌備就不會遇見他、若沒擔任過幹部作為前輩就不用籌備活動、若沒表現出眾是否就不會當幹部…?
介於瘋狂與失控邊緣的自我否定,極端而言:是不是乾脆不要讀大學、不要出生好了?
今年的五月二十日深夜是我的人生轉捩點,是我決定放他自由,不再以失去自我的愛去愛他、追求他。
是我決定放過自己,學習著愛一個人,更學習著如何愛自己。轉捩點只有一秒、一個瞬間、一個決定,當我決定讓自己快樂起來,讓自己的溫柔變得更加珍貴。
我想這是我的人生轉捩點。
若你喜歡我的文字,願協助我繼續創作。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
- Author
-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