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動XR: Typeman / 再見,打字機先生

sacrifice 生贄
·
(edited)
·
IPFS
·
在《Typeman》VR世界的打字經驗,完全不同於使用真正機械打字機打字的經驗,這樣的體驗稱得上「懷舊」嗎?

沉浸共感度:★★★☆

導演:Itoh Keisuke / 伊東ケイスケ/ 伊東圭介
製片國:Japan / 日本
類型:動畫,互動VR
年分:2022
片長:25min
官網:https://keisukeitoh.com/
IMDb:tt21871970

(圖片來源:https://keisukeitoh.com/)

《Typeman》是透過互動VR完成的參與式劇場--從演出者到參與者,都必須戴上頭戴式顯示器,配戴手持控制器,一同進入導演伊東ケイスケ建構的VR世界,透過多次互動合力完成這場表演。

身在日本的演員透過動態補捉裝置捕捉演出姿態,電腦立即後製為相對應的人型化打字機--Typeman姿態,經由5G自日本端傳輸至臺灣高雄端,與身在高雄的參與者即時互動。每場演出最多可以容納4位參與者。

《Typeman》沒有明確的故事情節。導演伊東ケイスケ建構了一個昏黃懷舊的VR世界,由人形化的機械式打字機--Typeman帶領諸位欣賞者打字,敲擊鍵盤產生節奏,在光線昏暗的VR世界中手舞足蹈,與一眾舊時代的設備:留聲機、黑膠唱機、映像管電視、調頻收音機,企圖在「完全被棄置」「離開人世」前放手一搏,留下些紀錄。

導演伊東ケイスケ透過《Typeman》懷念舊物。(圖片來源:https://keisukeitoh.com/)

或許受限於手持控制器無法操控精細的手指動作,《Typeman》裡的每個字母按鍵都大如桌面,因此在《Typeman》VR世界的打字經驗,完全不同於使用真正機械打字機打字的經驗,而是創造全新、只屬於VR世界、獨有的互動經驗。這樣的體驗,稱得上「懷舊」嗎?

另外,多舊才夠舊?才稱作懷舊?不同世代答案各異。《Typeman》裡的懷舊物件,多是20世紀初期至中期的物件,千禧後出生的孩子,從有意識以來就是電腦、手機、LED或液晶平面電視,他們認得這些懷舊物件嗎?如果不認得、何以「懷舊」?

現場4位欣賞者,在「戴著機械打字機頭套」的大哥哥的帶領下,完成了一場「懷舊」主題的課間操或帶動唱。

CC BY-NC-ND 2.0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

sacrifice 生贄 想學,想飛,想看見,想離開地球表面。 試著梳理沉浸於AR、VR、MR、XR等新媒體的一些想法。 (修改受限,馬特市成為記載我錯字與記憶偏誤的所在) 我也在方格子:https://vocus.cc/user/@sacrifice    豆瓣:https://www.douban.com/people/sacrifice
  • Author
  • More

VR: Fly To You / 穿越思念飛向你

VR360
78 articles

VR: Address Unknown: Fukushima Now / 住所不明:福島の現在 / 住所不明 : 福島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