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兰世界·窃窃私语

曰耳又
·
·
IPFS
·
与此同时,阿联酋执政者学习如何管理文化冲突。(底层)劳作的人也可以合理化一些额外的付出,比如很方便去麦加或者发布虚荣视频炫富;算是双赢。但美国普通人在金融危机之前不晓得自己“落后”。部分有钱有势的沙特继续利用美国人民的无知,在美国进行一种方式的洗钱,在阿联酋洗另外一种钱,美其名曰 Islamic finance。

1、埃及

如果说少数民族在“解放后”的大中华被染红;那很多人在埃及也会被染绿。在强制性劳改前,有些人像是温水中的青蛙一样。慢慢才成为鲜明策略。

18世纪-19世纪,有一些人的祖先是逃避沙特瓦哈比的迫害,跨越红海来到埃及。但埃及也遭遇改变。纳赛尔换届后极端情绪愈发严重。这种绿并不是安然的浅绿,而是很深的那种,让人难以招架。

很神奇的是埃及中央情报一直严格管控穆斯林和基督徒之前的婚姻关系——严禁跨宗教婚姻。如果电话上偷听到穆斯林男性勾搭基督徒女性,当局则有人即刻介入、阻断交往。

是为了2大宗教的团结吗?Yes and no... 细看,精英对于穆斯林群众的教育其实是和这样“共存”的精神背道而驰。读什么教义内容也有人把控趋势,但提倡共存的人都到哪里去了?国家机器都跑去抓身在埃及的回族、维族人了?

另一方面电视称霸的媒体时代,著名的教义讲师也每日勤奋练习讲演的风格才可以赢得听众。

十年前自由广场革命爆发时,有一位久居城市的小说专栏家犀利指出,这是一场城市内部矛盾的爆发,意见领袖之争,并非阶级意义上的革命。事实确实如此,乡村的人基本没有参与,甚至这几年来还是有乡下的人在慢慢了解城市那几年到底发生了什么。窃窃私语中的流传,有的人可以无师自通,有的人则继续选择宗教或者选择虚无之道。

生活在外的自由主义者认为美国不希望埃及成为穆斯林主导的民主国家。境内的基督徒每天又感动文化生存岌岌可危,报纸提倡西西的独裁是王道。两种声音虽然听上去很不一样,但如果对比其阶级地位,他们才是“一伙”的。这是我这几年来的粗浅之见,可以继续挖掘。我精神涣散,像日本动漫的绝望老师一样——绝望了。

2、巴基斯坦(1947-20**?)

巴基斯坦当年建国就很辛苦 律师真纳(Jinnah)花了长时间征集政治谈判方面的筹码以及在地支持者 但很多资源都是甘地好心让给他们的。如果没有甘地,很多人力资源都无法调到巴基斯坦。

不幸的是,理性治国方针很快就跟着开国领导人真纳一起早夭。律师去世。

然后军事独裁;现在核武器是唯一剩下的王牌。可惜很多国民还觉得什叶派是内部敌人。详见我2014年的论文https://www.academia.edu/32376516/Politics_of_Shii_Identity_in_South_Asia_Syed_Jawad_Naqvis_Concept_of_Wilayat_i_Fiqh

3、迪拜和911

美国90年代中产文化开放;成为加拿大、墨西哥之间的交流纽带。被袭击之后各方闭国--导致不少国际项目搁浅。迪拜因此得势,此消彼长。人力资源也就跑到了迪拜,各路南亚大师希望能过上每天有电有水的生活,都到这里来了。很像是当年大陆被“解放”后的香港,神出鬼没,钱字当头。伊朗1987年甚至出了一部电影调侃说,伊朗农民或者工薪阶层投机被骗后,投机者逃往阿布扎比(Abu Dhabi)。

Actor Mehdi Hashemi in "Canary Yellow"

与此同时,阿联酋执政者学习如何管理文化冲突。(底层)劳作的人也可以合理化一些额外的付出,比如很方便去麦加或者发布虚荣视频炫富;算是双赢。但美国普通人在金融危机之前不晓得自己“落后”。部分有钱有势的沙特继续利用美国人民的无知,在美国进行一种方式的洗钱,在阿联酋洗另外一种钱,美其名曰 Islamic finance。也门和黎巴嫩这几年遭殃,那么其他国家可得注意,用一个推特上的印度裔星象分析师的话说,这一场美帝国主义引来的灾难后劲十足。

CC BY-NC-ND 2.0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

曰耳又反殖民主义历史学生 专注于南亚研究 生活在西方世界, 阿弥陀佛 支持维族人的抗争
  • Author
  • More

【八卦】宝莱坞女演员康戛纳转型政客传

我在美国的底层avatar

尼泊尔·巴德岗的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