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書之五 | 那個又大又漂亮的家

賈瑰
·
·
IPFS
·
如果我在那裡住得夠久,那裡或者也可以成為我的家。
從露台望到的晚霞

我在那裡待了半年。當時第一次到國外工作,住的是公司替員工安排的宿舍。

每間宿舍有三間連獨立洗手間的房間,每間房住兩個人,有各自的桌、椅、櫃配備。一個大客廳和大大的開放式廚房供六人共用,更有一個大露台。老實說,對於家鄉有著嚴重「土地問題」的我而言,望著那個Walk in Closet我簡直呆了(對我而言,那間屋甚麼都是「大」的)。那裡比我想像要舒服太多了。我想像中的宿舍應是像青年旅舍的大房那樣,一排上下格床,每人只有一個小櫃子擺放私人物品那種。結果這裡有著各種好得令我想哭的配置,完全是出乎我意外。

當諸事辦妥後,我開始慢慢在附近四周探索。那個區很大,附近住的都是同事,社區內有一個小泳池,所有人都要經過有護衛的大閘才可以進入此範圍。公司更安排了接駁巴士,接載同事往返公司不同部門和與公司距離較近的大型超市讓同事作Grocery Shopping。

當時我十分窮,只帶了二百多美元就飛到那裡。由於要正式開始工作才有收入,我當時要拿那二百多元「捱」兩個星期。記得當時我擔心得要命,只敢買便宜的食物,其他用品也不敢買。後來開始工作有收入後,才鬆了口氣。

對我而言,那半年的經歷十分重要。我自少已想離開家鄉,以為自己對家鄉不會有任何留戀,可惜一直沒有這個機會。到真的離開了,我才發現,原來我會掛念家鄉。那個在異地的家很好,在露台看日落很美,廚房很大煮食很方便,在附近逛逛環境優美令人心曠神怡……那裡甚麼都好。我不是沒有幻想過找方法在半年後不回家留下來,可是當我真的想那樣做的事候,我又猶疑了。原來。我並不是對家鄉毫無留戀的。

家,原來不單指那個建築物,更是由我們遇到的人與事結合而成的種種回憶與感受。也許,如果我在那裡住得夠久,那裡或者也可以成為我的家。

但,我終歸也只是一個過客。

CC BY-NC-ND 4.0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

賈瑰熱愛戲劇藝術,無奈只能放下,不知人生何去何從。 好想快點離開,卻又戀戀風塵。 輕易戀上,卻不易放下。 回首已是百年身,終歸只是回憶。 喜歡契訶夫、田納西威廉斯的作品,又害怕那些叫人哭笑不得的痛和殘酷。 看愛情作品,卻又害怕看完後那種空虛的心碎。 相信公平,不相信世間有絶對的公平。
  • Author
  • More

我的(不)完美人生|無用之事帶來的

我的(不)完美人生|推理(創作?)的樂趣

我的(不)完美人生|仍有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