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樣性公約「IPBES鏈結評估報告」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
·
·
IPFS
·

議題背景:

臺灣時間2024年12月17日晚間21:00,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服務政府間科學政策平台(IPBES)發布《氣候變遷下生物多樣性、水、糧食和健康鏈結評估報告》(Nexus Assessment Report,後簡稱鏈結報告)。報告指出,全球每個地區的生物多樣性每十年下降2-6%,若目前驅動生物多樣性流失的趨勢「一切照舊」,將導致糧食安全、營養、可用的水資源和水質、健康、抵抗氣候變遷的能力,以及幾乎所有自然對人類的貢獻都嚴重下降。報告評估了71個因應方案,提出代表性的10大行動,建議納入原住民和地方社區的知識、以整合的方式規劃行動,避免氣候變遷的減緩行動與其他網絡要素競爭土地和其他資源。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也邀請專家提供對此份報告的觀點。

相關資料:


專家怎麼說?
2024年12月19日
國立東華大學環境暨海洋學院教授李光中、國立東華大學環境暨海洋學院博士後研究員孫夏天

IPBES鏈結評估報告,提供整合性的人類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綜合議題與解方。

《IPBES鏈結評估報告決策者摘要》中多次提到「地景與海景整合途徑(integrated landscape and seascape approaches, ILSA)」是氣候變遷背景下,面對生物多樣性、水、糧食和健康等多元要素之間的衝突時,謀求協調(權衡取捨trade-off、綜效synergy)的有效因應方案之一。在IPBES的官方記者會上,編號B09的「地景與海景整合途徑」成為70多個可能的有效因應方案中,特別列舉的五個有效措施之一。

本報告決策者摘要第44頁提到,地景與海景整合取徑強調社會與生態系統之間的連結性,在地景——海景尺度中促進多元利害關係人和多元部門的長期調適性協同經營,謀求環境、社會和經濟目標的綜效。

依據本報告決策者摘要第51頁提到,70多個可能的有效因應方案中,有24個因應方案可以同時對應5個以上的永續發展目標(SDGs)以及5個以上的昆明-蒙特婁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目標,其中也包括「地景與海景整合途徑」。

在里山倡議、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國土生態保育綠色網絡建置計畫的主題下,台灣已有許多有關地景與海景整合途徑的研究和實務範例,並已受到國際重視和採用,未來可更強化國內外關於地景與海景整合途徑的經驗擴展和交流。


SMC是獨立的科學新聞室,也是科學家與媒體的橋樑。作為一個非營利組織,我們在乎公眾如何理解科學研究的意義,也在乎新聞中的科學有無充分的證據。當科學研究成為新聞頭條,我們協助記者找到合適的科學家接受採訪,同時協助科學家說明科學研究的證據。

身為全球SMC網絡的一員,我們遵守國際章程,以多元資金維持組織運作,編輯台決策不受資助者影響。我們不畏科學爭議,站在科學與新聞的第一線,成為科學家與記者的夥伴,共同傳遞以證據為基礎的資訊。

邀請你成為SMC的力量,與我們一起改善台灣的科學溝通方式與科學閱聽環境,撐出更多公共討論的空間。

如果你認同我們的工作,歡迎捐款支持我們。

All rights reserved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我們是亞洲唯一的科學媒體中心,世界上第6個正在改變科學報導困境的非營利組織。 我們講究有科學證據的資訊,建立記者、科學家還有民眾之間的連結,一起用科學,創造對話,以及自由民主的資訊環境。 來這裡找我們:https://linktr.ee/smctaiwan
  • Author
  • More

「研究分析全球暖化下兩棲類面臨過熱的風險」專家意見

「親代照顧可以增加後代抵抗高溫的能力」專家意見

「Cell期刊的HKU5-CoV-2病毒最新研究」專家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