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觀念已經發生巨大變化的時代 建立你想要的未來 交棒給下一代
在 《什麼是工作 為什麼要工作 談勞動價值》 的文章中,提到
「世界上最優秀的教育方式是讓孩子親自體驗」,經歷過勞動並了解其價值後,孩子會更堅強、更充實地為自己的未來做準備。教育孩子【透過勞動賺錢】的概念,讓孩子明白只有透過辛苦的勞動,才能得到報酬。
也談了工作倫理,職業無貴賤,社會運作需要尊重與包容。
也在 《分工 效率智慧合作》這篇文章中提到:競爭下缺乏合作性 期許更美好的勞動環境
這一篇提取前兩篇的概念,進一步從「工作演進」這個角度出發,建立心更強大的信心!
時代不斷在改變,工作的模式和價值觀也在持續發生變化。
現在的年輕人求職追求:
國際趨勢、公司團隊年輕、可遠距自由度高、不排斥學習新領域
每個時代的父母,都會希望自己的孩子擁有幸福的人生,期盼孩子將來能從事自己喜歡的工作,把生活過得幸福快樂 或許這在從前是個很難實現的心願,但如今這個對於前人來說遙不可及的夢想,終於可以獲得實現。
我們 能活在這個幸福的時代裡,都是因為前人們漫長的努力和不斷追求「讓時代更好」 所獲得的成果。
古代的工作是什麼?
為了活下去而做的事情
想要獲得食物,就必須打獵,於是得製作打獵用的工具;除此之外,居住的 房子當然也得自己蓋,這就是祖先們的 「工作」方式。現代的各種「職業」在 當時還不存在,遠古時代的工作,都是 「為了餵飽自己」、「為了活下去」而 做的事情。
沒有辦法自由選擇職業的時代!
職業會受身分限制的時代
長大之後想做什麼樣的工作?像這樣的夢想和希望,對現代人來說是理所當然的權利,但是在世界上某些地區的某些時代,民眾並沒有辦法依照「自己的意願」決定未來要做什麼工作,他們一出生就因為身分制度而受到嚴格的限制, 無法自由選擇職業。歷經這樣的時代之後,人類對於「工作」的看法和價值觀不斷進步,最後變成現代的狀態。
「工作」起源於大家分工合作完成一些生活上不可或缺的「勞動」
想想看,在科技和文明都還處於原始狀態的時代,「工作」對祖先們有著什麼意義?
當時主要的「工作」, 都是生活上一定要做的「勞動」,例如「狩獵」、「採集」、「製作工具」、「蓋房子」等。但是隨著文明的發展,開始出現組織,「勞動」的意義也逐漸產生變化,大家開始分工合作,各自完成一小部分的事情。這種工作分化後各自負責的部分,就成為「職業」,也就是現代「工作」的概念。
或許生活在現代的我們很難想像,其實世界上有許多地區,民眾沒有辦法自由選擇自己想要從事的「工作」。工作的「意義」和「方式」,會隨著時代而發生巨大的變化,正因為如此,我們更應該選擇符合時代的工作方式。
以繼承家業為主流的時代!
雖然有選擇職業的自由, 但通常會繼承家業的時代
社會的階級制度被打破之後,民眾開始可以依照自己的意願自由選擇職業。不過當時的工作種類沒有現在多,一般人在成年之後通常會選擇繼承家業,而且還沒有現代的大型企業或購物商城,工作的主流多是小型商店或個人事業。
工作的主流變成了進入企業上班!
企業快速成長的高度經濟成長期時代
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進入高度經濟成長期的時代。在這段期間, 「企業」以飛快的速度成長,「工作」的主流也從繼承家業變成進入企業上班。從前的小型商店和個人事業,絕大部分都在與大型企業的競爭中遭到淘汰。為了出社會後能進入「好公司」,升學競爭越來越激烈。進入好公司、領高薪、吃美食、開好車、買房子等金錢和物質方面的滿足,成為人們判斷幸福的標準。
到了現代,終於進入可以讓「喜歡的事」變成「工作」的時代!
社會不斷進步,工作的「觀念」和「方法」依然持續變化。在這段期間裡,世界歷經泡沫經濟、新冠肺炎和戰爭的摧殘,民眾對「工作」的看法也會跟著改變。從前廣為社會大眾接受的「雇用制度」開始崩解,人們開始朝著兼差和副業的方向發展。
三大原因
1. IT 的進步
2. 可以擁有兼差和副業的斜槓人生
3. 社會對工作的看法不同
最大的理由就在於IT(資訊科技)的進步。,如今任何人都能把自己的技術力或喜好宣傳至全世界。IT的進步,讓許多人的夢 想變得更容易實現。
近來,「斜槓」 思維興起,你應該常聽到「斜槓青年」、「斜槓人生」等名詞,越來越多人同時擁有多種職業與身分,每個人都可以利用才能巧妙安排副業,為自己規畫一套合適的工作模式。同時做著「為了賺錢的工作」和「自己喜歡的工作」,這也是現代的特徵之一。
如今應該追求的是 讓喜歡的事變成工作, 找出你的終身職志吧!
從前對工作的主流觀念是「餬口職志」,也就是不管多麼厭煩,都必須為了養家活口而工作;以前的工作總給人「嚴肅」和「艱辛」等印象,現在每個人都可以盡情追求自己喜歡的事物,以自己的方式為世界貢獻一份心。除了工作之外,還可以 把與家人相處的時間、投入興趣的時間也安排進來,想要如何工作、如何生活,全看自己的規畫和安排。
在同一家公司工作到退休已經不是主流思想 。可以把其中一項工作當「主業」,把其他工作當「副業」,或是同時把兩、三樣工作並列為「主業」,在工作的組合方式完全自由的情況之下,找出最適合自己的工作模式。
從前人的手中接棒新時代, 就【有義務】讓身處的時代變得更好,讓後代子孫擁有更美好的生活。未來得工作模式的創造應該會比現在更加自由且容易。
從「接受的一方」 變成「提供的一方」
例如:有一個人喜歡畫圖,想要以繪製插畫為工作,如果是從前,通常必須找到一間認同自己能力的公司,像是出版社或廣告公司,並且進入該公 司工作;但是【在 IT 不斷進步的現代,很輕易就可以對外推廣自己所畫的插畫】。如果要讓這份「喜歡」的心情變成「工作」,有什麼樣的選擇?除了漫畫家之外,其實還有許多工作都與漫畫有關,例如漫畫家的助手、出版社的編輯、負責打上對白和旁白的排版人員、印刷廠師傅......等,一本漫畫的誕生,其實是各行各業之人分工合作的結果。除此之外,還有負責包裝的人、負責運送的人、負責販賣的人和負責宣傳的人等,相關的工作不勝枚舉。
從事這些「工作」的人,都有一個共通點——他們都是「提供的一方」;至於把閱讀漫畫當成興趣的人,則是「接受的一方」。
當然單純把看漫畫當成興趣,也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但如果想要把興趣變成工作,就必須思考「我能為他人提供什麼」。一個「必須能夠為他人提供某些事物」的行為,才能算是工作,也就是說,工作的模式將取決於「提供什麼」和「如何提供」。
工作的差異不在於「職業別」或「收入」 而是在於「快樂」和「成就感」
為了維持生計而做的「餬口職志」和基於喜好和樂趣而做的「終身職志」 分界線不在於「收入」或「職業別」,而是 在「自己的心中」。如果做得心不甘情不願,那就是「餬口職志」;如果做得主動積極,那就是「終身職志」。
不管做什麼工作,只要能夠找到「樂趣」和「成就感」,就可以算是「終身職志」。例如你負責某一樣打掃工作,如果覺得「很麻煩、很討厭」,那這工作就是 「餬口職志」;相反的,如果覺得「打掃得乾乾淨淨,心裡才舒服」,甚至還會自己尋找「更好的打掃方式」,那這工作就是「終身職志」。
一個真正的「終身職志」,大多懂得感恩,因為他們在追求興趣的過程中,會明白「成功無法一個人辦到」的道理。能讓身邊的人獲得更多的幸福;而帶給他人幸福的行為,將會帶給他們更大的喜悅,這是一種良性循環。
保有一顆能夠誠摯讚嘆的「純真之心」才能樂在其中!
與「喜歡的事」邂逅無關年齡!讓喜歡的事變成工作
當親眼目睹運動員在競技場上的驚人表現時,如果心裡想的是「那又怎樣」 「那是只有一小部分人能夠成功的嚴苛世界」、「就算拿到金牌,可能也沒辦法養活自己」之類酸溜溜的負面想法,原本應該產生的「驚奇」與「感動」也會消失得無影無蹤。像這樣壓抑心中的雀躍和興奮感,實在是很可惜的一件事。
世上沒有輕鬆簡單的工作,也沒有枯燥乏味的工作。任何工作都有其意義,並且能夠獲得成就感,重要的是必須保有能夠感受這些的心靈。
拋開「得失心」與「計較心」,依循著最純真的「探究心」採取行動,一定能夠獲得讓生活更美好的「終身職志」。
進一步閱讀:
只要擁有屬於自己的願景。就不會迷惘!
除了要找到自己喜歡做 的事情之外,你還必須當一個有願景的人。
「願景」的意思,簡單來說就是「未來的構想」 ,意思和「夢想」 、「目標」 或「理想」類似。
追求喜好的道路是一條荊棘之路。 沒有人能夠預測未來會發生什麼事, 也或多或少會感到不安;正因如此,更需要願景作為生命中永不動搖的「路標」 。一個人有了願景之後,人生才會有依循的方向,也才有機會變得截然不同。
一個人如果沒有願景,很容易受到旁人的影響,被別人的意見或是沒有根據的流言蜚語牽著鼻子走。在這樣的不安狀況之下,是很難在「喜歡」的世界裡存活下去的。
你需要走出負面情緒,增加抗壓性,擺脫社畜的想法
→從教育體制出發 談失去熱情。離開校園後,發現世界和大人講的不一樣
→如何讓喜歡的事變成工作 談了很多篇像是:
4種職涯模式:集體擁抱、協槓模式、愛因斯坦、愛因斯坦
走出去世界在眼前,走不出去眼前就是世界。如果我們什麼都不知道,要怎麼選擇自己的興趣和職業?
→在投入「興趣」的同時,也要為他人帶來「幸福」!
讓喜歡的事變成工作,而且對人類有所貢獻。活用自己的興趣或專長,為公眾開創未來。
在生活中為公眾多做一些事情,每個人都應該努力讓身邊的人獲得幸福,嘗試解決生活周遭的問題。
這麼做雖然比不上愛迪生或牛頓有著偉大發明或發現,但是人類要不斷進步,【重要的不是能夠做到的事情有多大,而是願意付出努力的心情!】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
- Author
-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