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尔·巴德岗的少年

曰耳又
·
·
IPFS
·

【尼泊尔围城】巴德岗的少年 | 南亚胡同

2017年,我在尼泊尔一共逛了十天。

当时住的青旅有一些白人讨论是否去巴德岗玩。他们呼朋引伴的声音也勾起了我探索的欲望。但我不太合群,也不想求有车的人,于是没有和他们一起拼私家车。

我出了青旅,去总公交站的路上问了路(嘴上念着巴德岗),也路过了加德满都的清真寺。在天桥附近还没上车,路上有一个四十五岁左右的阿姨问我能不能给她家孩子买奶粉。我当时态度很虔诚,说可以。于是折回加德满都的老城,去了一家小卖部。路上她和我热情地介绍自己和尼泊尔。她名叫Sweety。进了店内,男老板和她寒暄,也打消了我的一些疑虑——至少她不是什么恶劣分子。当她需要的比我想象众多时,我就说我没有那么多尼泊尔的钱。她就改了奶粉的量。我也顺便给自己买了一盒口香糖。老板认真地写了收据交给了我们。离开那家之后她说她会为我家人祈福念经;我也谢谢她了。到了公交站,她本还想邀请我去她家坐一坐,但当我得知是在城市另一头(藏区)时,我谢绝了。我说我还要去巴德岗玩。她也就指向了我所需要去的地方,互相道别了。

坐上了车,买了票,才35rs。

尼泊尔售票员

巴德岗很有意思,是一个古老的围城。我下了这个本不是旅游为主的车,根本不知道老城的入口在哪里。肚子饿了,先进了一家店吃了一些尼泊尔饺子(momo)。服务员是个男的,长得和我有点像,小眼睛。

吃完后,我准备好正式开始旅行模式。非尼泊尔人进老围城要买门票。因为市长和中国大陆关系很好,持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的话,门票可以减价。和Pashupatinath如出一辙,我本打算蒙混成中国籍买票。但卖票人还是很谨慎,问我要了证件。我谎称没带,原价买了非尼泊尔人、非中国大陆人的门票。

巴德岗

行走的强子写道:

巴德岗在尼瓦尔语中被叫做kao pa,是尼泊尔的文化中心,其历史可追溯到8世纪,在十二世纪到十五世纪,它曾是尼泊尔的首都。这里的绘画、建筑、木雕、陶艺等文化遗产年代久远,融合了北方艺术和南方的神话哲学,并且被一代一代地继承了下来。宝塔、寺院、石雕、宫殿等历史遗迹保存完好,是人类文明的重要体现,因此,在1979年,巴德岗的杜巴广场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我一个人逛了很多寺庙和水池,也在杜巴广场上登上了高寺自拍。拍某一处圣地时还被一个长得很像我的人骂,说我是不尊重圣迹的中国游客。我持相机落荒而逃。

佛陀

逛到快结束之后才,我发现我快到了大门的地方越来越近(我用的门是个侧门,不过也很难说什么是侧什么是正,因为尼泊尔的老城市不采用正南北设计)。越来越多的当地导游试图拉着我一起讲名胜。我已经准备好回自己的青旅了,猛拒绝导游们。其中一位注意到了我在一家唐卡面前瞩目,于是开始和我聊唐卡。我这才被一个小“导游”吸引住。后来知道他是一家唐卡店店主的助手。巴德岗少年长得不像华人也不像刻板观念中的印度人。他非常不喜欢印度,我提任何和印度相关的话题都不行,包括说印地语。他和我介绍了唐卡店的绘画老师和店主,以及其他慕名而来看我这个美籍华人的当地巴德岗人。门口也有一位认真画画的女孩,但可能因为她还没下班,所以没有和我们一起聊天。

他们的唐卡竞争对手

大家都很希望能多了解我,我也感觉像回了家一样。有一个皮肤很白、个子很矮的人非常友好地说他自己常被当作华人,也正在学习华语。有的人问,美国生活如何?我说少数族裔的生活很有限制性。他们也很关心物价和时事,但大部分不能问买唐卡的客人,影响生意。我之前已经买了唐卡,也很明显没有再买的能力了,反而让我和他们聊得更深。我也问了店主,店名有什么特殊含义?他也试图给我一个认真的答复。他们说起那些来店里砸钱的大陆男客户,往往什么优惠都不要。

店主算是钻石王老五,很希望能找到合适又洋气的恋爱对象。其中一位唐卡店帮手二十几岁但已经结婚了,还有一个孩子;他热情地给我看他孩子的照片。他说希望我们以后可以保持联系,虽然这种联系必然会因为距离而少了很多温度。

巴德岗少年还带我逛了泥塑店。泥塑少年Srijan中文很好,很喜欢教游客怎么做泥塑,我也上手试了一次。Srijan和少年各送了我一个手指大小的泥塑(佛祖和大象),可惜现在都已经被我弄坏了。

行走的强子介绍:“陶器广场的陶罐举世闻名……依然有许多陶工用传统的木轮子和粘土制各式陶器。”


决定带我去加德满都之后,巴德岗少年带我在大门口延期了我之前买的天票。之后店主请我们吃了一些下酒菜。当时我不吃肉但还喝酒。我很惊讶地发现他点了一些鸟的内脏,打消了我对印度教教徒的“婆罗门”主导印象。店主注意到了我的惊奇,也很不好意思地把肉挪到了一边。他手边有一份尼泊尔语报纸,我用我印地语的功底试图读了几个字。他很高兴,觉得我很快就能学会尼泊尔语。

店主饭后先回去了,让我们出行小心。巴德岗少年带我借用了他朋友的厕所,顺便开始吹嘘自己,说下次一定带我玩更多地方云云。

我开玩笑说你是不是想当这里的老大。巴德岗少年说话还是很谨慎,说他只是个生意场上的徒弟罢了。

他不是我喜欢的类型,发型太土、眼白比例太大,我从一开始就很清楚。但我很欣赏他热爱生活的冲劲;他每年都会参加巴德岗的一个非常危险的节日,逞能方面乐此不疲。我也仍然想体验尼泊尔的夜生活,于是,我们俩和店主吃完晚饭后,坐上了他的摩托车,一同前往加德满都。

巴德岗少年晚上带我去了著名的摇滚酒吧紫色迷雾(Purple Haze,店名来自吉米·亨德里克斯的歌名)。他在那里完全打消了我对尼泊尔宁静祥和的印象,里面又吵又烟雾迷蒙,PM2.5一定爆表。我以前虽然也很喜欢混这样的地方,但那天我实在无法接受。其中一个原因也是我无法接受当天晚上的“土摇”音乐。我三番两次逃进厕所和门外。门外也有透气的人和我聊了几句。巴德岗少年和我一起离开紫色迷雾后,我也顺便去了一趟青旅拿起了我之前买的唐卡,准备下次给店主看看。

离开加德满都时,我们仍然骑摩托;少年在高速上和我倾诉衷肠,提起了他怀孕的外国女朋友。说很多外国人都很爱他,但他并不想很早结婚。风声过滤了他自己八卦的声音,我一知半解,只是嗯嗯答应着;他讲的故事常常超出了我的文化解读方式。我们回到了巴德岗,围城内居然没有平民,只剩警察和小狗。这样的小城氛围让来自于大城市的我感到很惊讶。警察看到了我和少年,但可能因为我们走路没有太多异样,没有被他们盘问。

到了店里,少年敲门很多次,白矮“华人”才下楼给我们开门。“华人”斥责了我们的年轻妄为。少年虽然自己有地方住,他还是打算和我以及白矮“华人”一起在二楼画室打地铺。他试图吃我豆腐,睡我旁边,我还是执意把他轰赶走了,睡在了另一头。

第二天,其他人都去忙各自的事了,店主醒来看到我才恍然大悟,不好意思地说自己昨天喝多了,可能也是没想到我真的会在巴德岗住一晚。店主请我吃了民族特色早餐,看了我买的唐卡,也复印了那另一家店的英文小册子。

巴德岗少年早上去考试了,考完后继续打点店里的事,还不忘把我送回加德满都。临走前,他说看上了我的iphone,想拿尼泊尔特产和我交换。我很爽快地用我的iphone和巴德岗少年换了一把尼泊尔特有的gurkha刀。当时在他叔叔的刀店内,我爱不释手。可惜后来也被我弄丢了。

my ghurkha knife 

少年说好可以给我发手机里的照片和笔记,但我们道别之后都懒得做这些事了。

巴德岗少年送我去了青旅,和青旅的前台也开始搞上了生意关系。他也帮我安排好了机场的的士。我和司机说我只有300卢比了,没有办法给他更多。他最后也没有计较。很珍惜这种四舍五入的人生态度,也非常值得我效仿。

(原载于2019年)

——————————————————————————

紫色麻霧迷我眼,
分不清黑夜或白天,
妳讓我失魂矇了眼,
來臨的是末日還是明天?
不管啥降臨眼前,
只因那女孩讓我發了癲…

——《紫色迷雾》

——————————————

极度震撼!沙县小吃不是为了挣钱才开遍全国的(恶搞版)

“你知道么?本·拉登死了。”他好像在告诉我一个秘密一样。
  “嗯嗯……。”我口含一颗卤蛋,含糊答应,蛋黄噎住了我的嘴。
  “所以,战争结束了。It‘s over。他们输了,我们赢了,”他表情悲戚。“但有一点一样,从明天起,我们同样是是失牧的羔羊了。”
  我重新端详这个老板,微黑,沿海五官,有一种潮汕地区人民特有的质朴之气。

  “老板你是不是最近生意做得不顺?”我问。你脑子坏了吗?你馄饨包傻了吗?你卤汤中毒了吗?

  “你见过工商来这里收钱么?”他问。
  “似乎是没有。”
  “你见过混混来搅事么?”他问。
  “好像是也没有。”

  他俯起身子贴近我,在我耳边很深沉的说。“因为我是安全部的。”
  我再次端详这个老板,微黑,沿海五官,有一种铁血论坛的伟大使命感。
  “哈?”我说。你老母的。
  “我不是开小吃店的。我是一名情报人员。”他翘起二郎腿,坚毅,目视远方。

CC BY-NC-ND 4.0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

曰耳又反殖民主义历史学生 专注于南亚研究 生活在西方世界, 阿弥陀佛 支持维族人的抗争
  • Author
  • More

【八卦】宝莱坞女演员康戛纳转型政客传

我在美国的底层avatar

唐卡失散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