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访唐山

孙李
·
·
IPFS

受新冠疫情影响,我连续数年没有回国,今年春天终于有机会回国三周。当年看了李小龙的电影《唐山大兄》,我才知道有些海外华人把祖国家乡称作「唐山」。本文标题中的「唐山」是一词多义,既指父母居住的唐山市,也泛指中国。

中国变化太快,每次回国都有新鲜感受。刚下飞机的第一印象就是国内城市基建越来越好,新开通的京唐城际铁路非常便利,从北京到唐山用不到一个小时,沿路看见郊区也建起了高楼。唐山新修的火车站干净漂亮,车站广场也重整一新。过去广场上有很多吆喝拉客的出租车,司机往往坐地起价,而且总要拼满一车人才肯走。现在出租车管理得更规范了,乘客在安排好的地点排队候车,也没有了拒载、拼车的麻烦。

我很怕倒时差,每次回国都睡不好。晚上睡觉好像午睡,顶多睡两三个小时就醒了,往往要等到将近天亮才能再次入睡。我住在父母家,南面是商场,西面是学校,超市广告和校园广播体操每早按时播放,睡懒觉是痴心妄想。刚到家没过两天,小区里有人去世,大办丧事,整天又是敲锣打鼓又是吹喇叭,还请来嘉宾唱歌。不仅歌唱的难听,曲目也莫名其妙,有一次居然唱起了《好日子》。我被荒腔走板、一遍又一遍重复演唱的「今天是个好日子」吵醒,彷佛身处一部无厘头喜剧。等小区里的丧事办完了,我才逐渐适应了新的作息,有精力出门走走。

出门最麻烦的一件事是花钱。国内不支持Visa、Mastercard,普遍使用微信支付和支付宝,很少使用现金。如果只是支付方式不同还没什么大不了,各国有自己独立的商业体系也属于正常现象。但是国内支付应用要求绑定国内银行卡,办国内银行卡又要求有实名认证的国内手机号,国内外转账也有很多限制,这就增加了重重麻烦。

说到这里,国内居民生活已经与微信完全捆绑在一起了,去逛景点都要提前在微信上预约,新冠疫情期间的健康码也要用微信,我过去常用的二手书网站都变成了微信小程序。国内生活的逻辑是默认所有人都有智能手机,手机里都装了微信,都有移动网络。我想大概有很多人满足不了这几个条件,我家中亲戚就有完全不会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这些人就只能自求多福了。

伴随实名认证而来的还有无处不在的摄像头,无论坐火车、去银行,都要「扫脸」。中国人对此早已习惯,我纳闷外国人愿不愿意为一次旅游牺牲隐私。中国近来宣布对欧洲各国单方面免签,试图借此吸引海外游客。可是在中国旅游的麻烦,恐怕不只有签证这一件。我出入中国都经过北京,没见到太多外国人。

话题回到唐山。唐山是以钢铁、煤炭产业为主的重工业城市,又经历过毁灭性的地震,城市面貌很难用美丽来形容。这次重访,高楼大厦又增添许多,但建筑风格千篇一律,远看灰乎乎一大片没什么颜色。我在城里闲逛时见到了新建的体育中心,曲线造型明明很摩登,不知怎的看起来却有点老气。听家里人说周围的空地每晚都会被广场舞大妈占据,白天已经看到有人在给音响试音。

刚回来时去南湖走了走,跟父母一起聊天散心。父母上了年纪,不免有些唠叨,总爱说东家长西家短。好多亲戚已经十多年没见过面了,他们还惦记着当年的是是非非。听他们讲家里年轻一辈很不成功,找不到工作在家啃老的大有人在。国内房地产泡沫崩裂,房价持续下跌,当初竭尽全力买房的人,现在又急着卖房。回顾新冠疫情这几年,父母少不了有些怨言,就不细说了。

我跟过去的熟人打了几通电话,往往话不投机半句多,聊得不舒服,后来也就灰了心懒得联络了。中国太大,城市和乡村是两个世界,大城市与小城市又是两种生活,处在不同境遇、不同年龄段的人,对国内生活的评价千差万别。只能说在我亲戚朋友所处的这个普通工人阶层,似乎不开心的人比较多。

还是说开心的事吧。这次回国最满意的事就是吃。无论在海外住了多久,我永远有一颗中国胃。回国吃饭不追求什么山珍海味,只想重温熟悉的味道。

惦记最久的是酸菜。酸菜很多地方都有,法国超市里就能买到德式酸菜,但是制作材料、手法不一样,跟我从小爱吃的东北酸菜味道相差很多。这次我吃了酸菜饺子、酸菜馅饼、炒酸菜、酸菜炖排骨,足足过了一把酸菜瘾。

东北菜的食材选择都很朴实,蚕蛹大概是唯一的另类菜肴,在国外绝对吃不到。炸蚕蛹外脆里嫩,看着不怎么样,吃起来特别香。猪耳朵、猪肝和凤爪在国外比较少见,即使去中餐馆也未必总能点到,这次也都吃到了。

炸萝卜丸子是我母亲的拿手菜,撒上孜然粉格外好吃。头一天吃不完,后几天还可以加在炖菜里当配菜,吸收汤汁后又是另外一种美味。

我跟国外的朋友聊天,经常说自己最怀念是中国的早餐。因为正餐可以去中餐馆吃或者自己做,早餐就实在没办法了。早上吃一根油条、一碗豆花,在国内再稀松平常不过,对我来说却十分难得。中式早餐吃了半个月,我又怀念起咖啡、法棍和可颂了,世间的事总是难以两全。

前些年开业的唐山饮食文化博物馆「唐山宴」是这次回唐山的一个惊喜。唐山不是旅游城市,好玩的地方不多,新鲜场所自然要去转转。这里的主业是餐饮,有一百多种小吃,无论煎炸蒸煮炖、酸甜苦辣咸,能想到的常见小吃这里都有。我尝了几样唐山特色:棋子烧饼,形状大小如棋子的小烧饼;饹馇,用豆面做的饼,再切成小块,里面可以夹馅,甜咸都有;十四王爷烧鸡,味道不错,但没吃出来跟普通烧鸡有什么区别。一层大厅有皮影戏和乐亭大鼓表演,人多嘈杂也听不出什么好坏,只起到营造气氛的作用。这里展示了许多民俗老物件,收音机、缝纫机、热水瓶什么的,吃完了还可以看看展览。

我在国外感到最不方便的就是买不到中文书,这次回国买了一套《红楼梦》,三本张爱玲的散文集,还有一本杨大群的《小矿工》。《小矿工》是五十年代发表的儿童文学,早已绝版多年,知道的人恐怕不多。小时候家里有一本《小矿工》,是我童年最早读过的书本之一,可惜书尾残破缺页,没看过结局。这次在网上淘到一本成色不错的旧书,看封面印章应该是来自长春一所中学的图书馆。我很高兴能弥补童年遗憾,可惜时过境迁,这书现在读起来并没有太大乐趣。这本书的优点是语言生动,用了不少东北方言,此外就乏善可陈了。

我在网上买了一大堆中国特色的小物件:扇子、香囊、茶杯、挂件、印章、毽子等等,准备带回法国送人。这些小玩意儿价格便宜到如同白送,我一开始还担心会不会质量太差,收到后发现还挺像样子,作为小礼物够格了。说到这里,我母亲的新爱好是看直播和网购,每天都会收到大大小小的快递包裹,拆开看看不喜欢又退回去,乐此不疲。

大概是受网购冲击,实体店看上去都不怎么景气。小区门口有一家很大的商场,空荡荡看不到多少顾客,售货员三三两两在货架旁边闲聊。我去买咖啡,发现都快要过期了。

临走前几天,我和父母一起去了趟动物园。唐山动物园面积很大,但是动物不多,令我有「地广物稀」之感。而且围墙、栅栏、铁丝网、玻璃窗捂得严严实实,只能远远地观望。老虎狮子都无精打采,倒在地上闷头大睡。犀牛河马馆大便味道很冲。秃鹫呆头呆脑的,一动不动,它的午餐(一只小白兔)躲在角落里。数量最多的是猴子,成群玩闹。第二多的是羊驼,不仅自己有一个院子,还占用了大象馆,不知道大象们去哪里了。这次来动物园的重点项目是看熊猫。熊猫要午休,下午三点才慢悠悠地爬出来,爬到它的「食堂」就不停地啃竹子,我看了一会儿就觉得腻味了。老实说熊猫除了毛色黑白搭配可爱,还没有住在对面的棕熊有趣。棕熊一会儿散步,一会儿去泡澡,一会儿摇头摆尾跟游客讨食,比熊猫活泼多了。

这次归国之旅平平淡淡地走到尾声,未料到最后一刻出了意外。这次回国选择了阿联酋航空。我在首都机场候机吃晚饭时收到朋友的讯息,问我知不知道迪拜发洪水了。我在网上查了查才得知迪拜突发暴雨,一天的降雨量超过过去一年。我的航班在半小时后被取消,机场里阿联酋航空的工作人员一问三不知、让乘客自己想办法,客服电话又打不通。无奈之下我转乘土耳其航空回法国。后来看到迪拜机场被淹的视频,场面十分可怕,庆幸自己能安全回家。

重访唐山

All rights reserved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

孙李野生网络作家。主要写散文随笔和文艺评论,偶尔写小说。Matters越来越冷清,万一走失,可以来我的blog找我:https://www.xianrenlife.com/。
  • Author
  • More
谈风说月:孙李随笔集
33 articles
旅行笔记:闲看万水千山
13 articles
追忆与遐想
32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