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刺胳針倒數計時」研究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
·
·
IPFS
·
「刺胳針倒數計時」這個系列研究於《巴黎協定》生效的同一年啟動,目的是監測世界響應這項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協議,所帶來的健康影響和機會。這個研究專案匯集了300多位跨學科的研究人員和衛生專業人員,每年評估全球、區域和國家層面健康與氣候變遷之間不斷變化的連結。

「刺胳針倒數計時」這個系列研究於《巴黎協定》生效的同一年啟動,目的是監測世界響應這項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協議,所帶來的健康影響和機會。這個研究專案匯集了300多位跨學科的研究人員和衛生專業人員,每年評估全球、區域和國家層面健康與氣候變遷之間不斷變化的連結。2024年的報告共有122名研究人員參與,揭示了過去8年監測中迄今為止最令人擔憂的發現。

  • 氣候變遷造成的人類損失破紀錄:在監測氣候變遷相關健康危害、暴露和影響的15 項指標中,有 10 項指標在最近一年的數據中創下新紀錄。包含:

    • 65歲以上的長者,因為高溫而導致的死亡人數,比1990年代增加了167%,考慮到醫療的進步,這是很值得注意因為氣候變遷而帶來的傷亡人數。

    • 熱暴露影響身體活動和睡眠品質的程度變高,進而影響身心健康。2023年,高溫暴露使從事戶外體育活動的人們面臨中度或更高的熱傷害風險,其時間比1990年代的平均水準增加了27.7%,創歷史新高,並導致創紀錄的2023 年的睡眠時間損失比1986年至2005年期間的平均數多6%。

    • 人類面臨威脅生命的極端天氣事件的風險增加。相較於1961-1990年,2014-2023 年期間,,全球61%的陸地面積出現極端降水天數增加,增加了洪水、傳染病傳播和水污染的風險。

    • 2023年,全球48%的陸地面積受到至少1個月的極端乾旱影響,這是自1951 年以來受影響面積第二大的範圍。1981-2010年以來乾旱和熱浪事件的增加反過來又導致2022 年評估的124 個國家中經歷中度或嚴重糧食不安全的人數​​增加了1.51億,這是有記錄以來的最高值。

    • 炎熱乾燥的天氣條件有利發生沙塵暴。這種天氣環境現象導致相較於2003-2007年,2018-2022年間,暴露於高濃度懸浮微粒的人數增加了31%。

    • 降水模式的變化和氣溫上升有利於登革熱、瘧疾、西尼羅河病毒相關疾病和弧菌病等致命傳染病的傳播,使以前未受影響地區的人們面臨傳染病傳播風險。

    • 相較2010-2014年,2019-2023年與天氣相關的極端事件造成的年平均經濟損失增加了23%,達到2,270億美元(超過全球約60%經濟體的國內生產總值)。

    • 人類發展指數較低的國家中,絕大多數的損失沒有保險支撐,當地社區首當其衝地承受著物質和經濟損失。

    • 極端天氣事件和氣候變遷相關的健康影響,也正在影響勞動力,高溫暴露導致2023年潛在勞動小時數的損失創歷史新高。低人類發展指數和中等人類發展指數的國家受這些損失影響最大,分別佔其GDP的7.6%和4.4%。

    • 全球平均氣溫每升高一點點,這些指標就可能同時對維持良好健康的複雜且相互關聯的人類系統,產生複合和連鎖影響,不成比例地威脅人們的健康和生存。

    • 只有68%的國家報告認為,到2023年法律規定的衛生緊急管理能力的實施情況,處於高至極高的水準,其中只有11%是人類發展指數較低的國家。此外,只有 35%的國家報告擁有與高溫相關疾病的健康早期預警系統,而10%的國家針對精神和社會心理疾病建立了健康早期預警系統。

    • 財政資源稀缺被認為是調適的一個主要障礙,儘管自2021年以來增加137%的資金,但具有潛在健康效益的調適項目僅佔2023年綠色氣候基金所有調適資金的27%。

  • 火上加油

    • 今年的報告不僅揭露了迄今為止調適工作的不足,還揭示了世界正在偏離將氣溫上升限制在1.5°C 以內的目標。

    • 全球能源相關的二氧化碳排放還未下降。溫室氣體排放量在2023年達到歷史最高,化石燃料產業仍在加強全球對化石燃料的依賴,由於全球能源危機帶來的利益,大多數公司仍在擴大化石燃料生產計畫。

    • 全球仍有7.45億人用不到電,並面臨能源貧窮對健康的危害。在低人類發展指數國家,燃燒污染性生物質(例如木材或糞便)仍佔人們家庭使用能源的 92%,而這些國家中只有2.3%的電力來自再生能源,人類發展指數極高的國家則為11.6%。

    • 與能源相關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不斷增加,2016年至2022年間,近1.82億公頃森林消失,降低地球捕獲大氣二氧化碳的自然能力。

    • 衛生系統本身雖然對於保護人們的健康至關重要,但也日益加劇暖化的問題。自2016年以來,醫療保健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增加了36%,顯見衛生系統還沒有準備好應對淨零排放的未來。

  • 威脅健康的資金流動

    • 由於資金是應對氣候變遷的關鍵障礙,因此迫切需要促進可預測和公平的投資快速增長,以避免氣候變遷最危險的影響。越來越多的文獻表明,向溫室氣體淨零排放過渡的經濟效益,將遠遠超過不採取行動的成本。

    • 用於挽救生命的氣候調適和減緩活動的資金仍然稀缺的同時,大量財政資源正在分配給損害健康和維持化石燃料經濟的活動。對化石燃料的依賴,在俄烏戰爭造成供應中斷時,導致許多國家的能源價格的急劇上漲。為了使當地居民能夠負擔得起能源,許多政府增加明確的化石燃料補貼措施。據統計,84%的國家到2022年仍採淨化石燃料補貼,淨補貼總額創歷史新高,達到1.4兆美元。

    • 儘管2023年全球潔淨能源投資成長10%,超過化石燃料投資的73%,但地區差異仍然存在。中國以外的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的潔淨能源投資比化石燃料低38%。這些國家的潔淨能源支出僅佔全球總量的17.4%。

    • 按照目前的路徑,到2050年,世界已經面臨11%至29%的潛在全球收入損失。同時,對煤電的持續投資已將燃煤發電資產的價值推高至累計1645億美元,這些資產可能在10年內使1·5°C 目標陷入困境。

  • 定義全世界人民的健康狀況

    • 在氣候變遷行動拖延數十年之後,要避免氣候變遷對健康造成最嚴重的影響,現在需要對大多數人類系統進行一致的、結構性和持續的改變,包括能源、交通、農業、食品和醫療保健。重要的是,改革全球金融體系,將資源從基於化石燃料的經濟,轉向低排放的未來。

    • 截至2023年12月,已有50個國家的報告正式評估其健康脆弱性和調適需求,製定國家健康調適計畫的國家數量,從2022年的4個增加到2023年的43個。能源領域,2021年再生能源發電量全球佔比達到10.5%的歷史新高;2023年潔淨能源投資將超過化石燃料投資73%;自2016年以來,再生能源相關就業成長了35.6%,提供了比化石燃料產業更健康、更永續的就業機會。重要的是,2016年至2021年間,由於高人類發展指數和極高人類發展指數國家逐步淘汰煤炭,化石燃料燃燒造成的室外懸浮微粒造成的死亡人數減少了6.9%,顯示了逐步淘汰煤炭的拯救生命的潛力。

    • 國際談判取得了重要進展,為應對氣候變遷並保護健康提供了新的機會。世界衛生組織在2024年5月通過了第十四個工作規劃,將應對氣候變遷作為首要戰略重點。在氣候談判中,COP28設立了第一個健康主題日:151 個國家簽署了《COP28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氣候與健康宣言》,全球調適目標設定了具體的健康目標。《巴黎協定》首次全球盤點結果也認可了健康權和健康環境權,敦促各方進一步採取健康調適措施,為人類生存、健康和福祉提供新的機會。

    • 儘管仍不足以保護人們的健康免受氣候變遷的影響,但這些新出現的進展跡像有助於創造新的機遇,實現健康、繁榮的未來。

  • 懸而未決

    • 隨著排放量持續上升,現在需要社會所有參與者的支持和意願,以防止對人類發展、健康和生存造成最災難性後果。然而,數據顯示,關鍵部門對健康和氣候變遷的參與可能正在下降:在聯合國一般性辯論聲明中提及健康和氣候變遷的政府數量從2022年的50%下降到2023年的35%,截至2024年2月更新的58個國家自主貢獻中,只有47%涉及健康。媒體參與度也有所下降,2022 年至2023年間,報紙的氣候變遷文章中提及健康的比例下降了10%。

    • 衛生專業人員參與各級氣候變遷決策將至關重要,有助於將努力和財政資源從危害人們健康的活動,轉向支持健康的人口、繁榮的經濟和更安全的未來。隨著令人擔憂的記錄不斷被打破,人們面臨前所未有的氣候變遷風險,每個國家的個人福祉、健康和生存現在都懸而未決。



SMC是獨立的科學新聞室,也是科學家與媒體的橋樑。作為一個非營利組織,我們在乎公眾如何理解科學研究的意義,也在乎新聞中的科學有無充分的證據。當科學研究成為新聞頭條,我們協助記者找到合適的科學家接受採訪,同時協助科學家說明科學研究的證據。

身為全球SMC網絡的一員,我們遵守國際章程,以多元資金維持組織運作,編輯台決策不受資助者影響。我們不畏科學爭議,站在科學與新聞的第一線,成為科學家與記者的夥伴,共同傳遞以證據為基礎的資訊。

邀請你成為SMC的力量,與我們一起改善台灣的科學溝通方式與科學閱聽環境,撐出更多公共討論的空間。

如果你認同我們的工作,歡迎捐款支持我們。

All rights reserved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我們是亞洲唯一的科學媒體中心,世界上第6個正在改變科學報導困境的非營利組織。 我們講究有科學證據的資訊,建立記者、科學家還有民眾之間的連結,一起用科學,創造對話,以及自由民主的資訊環境。 來這裡找我們:https://linktr.ee/smctaiwan
  • Author
  • More

「研究分析全球暖化下兩棲類面臨過熱的風險」專家意見

「親代照顧可以增加後代抵抗高溫的能力」專家意見

「Cell期刊的HKU5-CoV-2病毒最新研究」專家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