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别做他的女儿、别做她的儿子》

无脚鸟
·
(edited)
·
IPFS
·

母亲兴奋地跟你讲起她昨天从百货大楼买到的青色羊毛衫

冷水亲手洗过在有暖气的室内晾了一晚

你像6th form的teens一样贴身套上

扎的脖子生疼 你皱起眉头

“妈,还潮着呢!”

母亲笑眯眯地端详着,好像没听到你说什么

“这不挺合身的,真好看!”

徐强的护照签发地山东是华东省市最北边的沿海省份,但他出生的这个位于山东西南部的小城却很少闻过海风的滋味,78年后的改革开放和民营经济中小企业的发展之风好像都没怎么吹到过此地。如同现代人最津津乐道的那般,这是个全民考公的省份。网络上有个笑话:就是马化腾来了山东都要考公,不然被人看不起的。徐强把这个笑话讲给了母亲,母亲认真思考了一下“凭他的资产,好像不考也行”,徐强尴尬地笑笑。

自打进入鲁国领土的那一刻起,徐强好像踏上了一条永不停歇的传送履带,突然多了很多事情要做。徐强一入境就直奔父亲工作生活的城市,太多年没回国,徐强想着在大城市的三甲医院住院查个体(作者注:“查体”即健康体检,方言)。检查项目众多,等徐强出院假期的1/4已经过去。虽然徐强觉得没什么,但小镇上的亲戚们早已经不满意了起来--回国不先回家好像是一件比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更不可原谅的罪过,哪怕大禹要治水而他要治病。

对这个家的一切印象劈头盖脸地倾泻到徐强的脸上,是某天早上父母又因为沟通问题而为一件小事大吵大闹,徐强惯性地开始主持公道。这好像是他自幼无师自通觉醒的一种“本能”,连同他的善于察言观色一起,面对情绪不稳定易暴怒的父亲和控制欲极强容易歇斯底里的母亲7岁的徐强知道自己在家里的角色是父母的桥梁,像许多早已对婚姻失去热情的父母对怀孕这件事的结果期待的那样。之后徐强每每回忆起这次争吵,都不免倒吸一口凉气,担心离开自己父母会不会再次陷入同样的争吵,但他不敢多想,因为那是他无法左右的事。

徐强时常怀疑自己是不是亲情寡淡,尤其是面对拉着自己的手红着眼框说想自己的爷爷,徐强觉得这份思念让他诚惶诚恐,难以招架。徐强尤其觉得困惑,当人们大度慷慨地发牢骚时。爷爷一面强调着自己对徐强这种新时代大禹治水的精神没有不满时,又一面非常明确给出指令要他和父亲备些礼品登门拜访各亲友,尤其是被现代人称作“七大姑八大姨”的姨婆们,周全礼数。徐强不是不会逢场作戏的人,在国外职场打拼多年已经教会他见人说人人话,见鬼说鬼话。三天的时间,徐强和父亲一起遍访众亲戚,听尽“早点回国”以及“该找对象了”之类来自长辈的继承自他们长辈的教诲。他觉得这三天是他人生中最漫长的五天。正当徐强觉得终于可以休息一下被礼品压弯的腰时,一波波请客纷至沓来,徐强一时分不清是工作会议更累还是应付这些亲戚更磨人。

其实住院那会儿徐强就在默默计划着在他们家引爆一颗TNT量级的炸弹。徐强自觉自幼跟其他孩子有好多地方不同,但跟大多数同龄孩子不同的是----他喜欢同性。多年过去,徐强记得第一次跟爸爸朋友一起吃饭那个中午--那个男人有宽阔的胸和背,黑亮的脸颊泛着红晕。那时的刚上小学一年级的徐强还没有“同性恋”这个概念,只知道见到他的感觉,跟每天放学后跟与徐强同班的他的儿子一起嬉闹不同,跟与父亲相处也不同。这二十多年间,让徐强心跳加速的对象兜兜转转经历了无数个男性角色,高中时期通过美剧弥补了缺失的性教育,徐强越来越明确自己是个《欢乐合唱团》中讲的那种“纯粹的”同性恋(作者注:原台词为“100% gay”)。但也像每一个年轻的中国同志从各种悲剧影视文学作品中被教育到的那样:不要出柜,除非你想被父母断绝关系扫地出门。徐强深谙这个道理,暗自下定决心,除非自己经济独立,不然绝不出柜。

第一次离开小城独自生活,是徐强出门上大学。理工科大学整体基调上恐同保守,但徐强仍然认识了一些跟自己情况相似的朋友,也开始试着约会,随后不能免俗也陷入了每个同志都要经历的第一段“异男忘”(编者注:指男同性恋喜欢上异性恋男性,但往往因为发生在每个同志的恋爱探索初期,像初恋一样难忘但往往结局悲惨)。大学后期的徐强基本上在学校半出柜状态,关系好的朋友都心知肚明。毕业之后徐强去往英国念研究生,此时徐强已经完全透明柜,徐强终于体会到24/7都能做自己的滋味。就像人由奢入俭难,一旦出了柜人就再也回不去了。从英国毕业回国之后,徐强开始第一次琢磨起了向父母出柜这件事。然而,刚燃起的热情很快就被一次试探失败熄灭--徐强想借透露自己的一位好友是双性恋来试试母亲口风,结果母亲表现出极度厌恶甚至一度劝说徐强不要再跟这位朋友联系。自那时起,徐强意识到出柜不是一朝一夕短平快的事,一步步来或许才能让父母接受自己是男同性恋这个事实。

在徐强再次启程前往欧洲前,徐强一次次重新提起那位双性恋朋友的事,设法让父母接受性少数人群就在他们的生活中这件事,母亲也终于放弃劝说徐强不要再跟那位朋友来往。同时,徐强也开始渐渐向父母表达自己今后不会要孩子的意愿。这是另一个艰难的话题,直到近年来每周例行的视频母亲仍然会再次提起她对我无人养老的担忧。不过回到欧洲后这几年徐强还是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进展:跟父母讲清楚自己今后不会结婚不会生小孩,时不时会跟父母分享身边的性少数族群的朋友们,以及直到这次回国之前向父母出柜为非二元性别。正当徐强还沉浸在上次成功出柜为非二元性别时母亲令人惊讶的回复“你是什么都好”时,欧洲大城市的多元友好又给他带来了更多力量,二者共同催生了这次回国之后的出柜最终章。

之前徐强一直不屑于朋友和部分“老gay”对《心跳漏一拍》这部剧过于理想化的的批评,直到最后一集尼克跟母亲出柜的经典场面并没有像他期待的那样在徐强在回到家的当晚给父母播放了整季《心跳漏一拍》后上演,甚至父亲还没看完第一集就睡着而母亲在看到第五集时就叫停了这场家庭放映。徐强已经不记得那晚母亲在叫停之后说了什么,只记得母亲说“早睡觉吧她明天还要上班”然后徐强一人被留在空荡荡的客厅。徐强沉默了好久,他在心里预演了多种当晚可能的结果--父母大爆炸自己被扫地出门,母亲说“你怎样都好”大家抱头痛哭......徐强怎么都没想到,在他自以为情真意切讲述了自己自以为隐忍、坚强、勇敢的一生之后,父母如此冷漠木然。他忍不住回忆起在都柏林的房东奶奶告诉他“我从你刚住进来就注意到你的不同,但我一直在等你跟我讲”时感受到来自长辈的理解和善意时的爆哭。他一遍遍问自己:

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会这样?!

在父母家的日子一天天过去,中间穿插了一些亲戚的请客吃饭,免不了被催婚。一开始父母都会沉默等着徐强去应付这些问题,后面徐强被催的实在不耐烦。也是因为自打上次出柜之后,父母都没有什么反响,徐强决定再次挑起这个话题,他想要知道父母到底是怎么想的。显然母亲不希望徐强把出柜这把火延烧到亲戚那里,答应今后会帮徐强讲话来回应这些催婚,但也仅限于“还早....慢慢来....”这种拖延战术。徐强怀疑母亲对自己的性取向这件事还是将信将疑,果然之后某天母亲转发了两则公众号里关于“性取向可逆”以及隐晦地表示同性性取向可以被矫正的文章。徐强十分生气母亲竟然会偏信这种假心理博主实则恐同且繁殖恋倡导者的散布假科学和歪曲事实的公众号内容,强硬地回了母亲几个字“你再发这种我就把你拉黑”。徐强不是第一次不堪母亲的公众号文章狙击其扰,其中以留学申请阶段母亲分享各种留学公众号,找工作阶段母亲分享各种各种招聘信息、生病时母亲分享各种中医推拿为主。徐强不是不对母亲的帮助心存感激,只是母亲永远在听到徐强的委婉拒绝之后仍然会一而再再而三分享这些,让徐强觉得好像母亲完全不在意自己的心情和感受,一味“为你好”式的主动付出。如果说之前在国外时徐强收到母亲的分享还能因为距离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惯性回复“好的”不想伤母亲的心,这次出柜当晚感受到的冷漠和母亲宁愿相信伪科学博主也不愿相信自己掏心剖肺的倾诉着实点燃了徐强从出柜当晚被冷落在客厅里时就开始压抑的心。那天之后,不知道是无法面对“你再发这种我就把你拉黑”这种咄咄逼人的字眼还是自己还在生母亲的气,徐强一直在避免打开那个聊天窗口跟母亲私聊。虽然如此,习惯于解决问题而不是冷暴力的徐强还是下单了一本涵盖了西方主流认同的性取向和性别认同成因的神经科学的书籍送给母亲阅读。虽然母亲再次因为每次读几页都会困到睡着最终停在一半的位置,但徐强认为他跟母亲还是在“性取向不可矫正”这件事上取得了共识。虽然直到徐强假期结束离开中国前,父亲在这件事上始终没有发表什么言论,但对于父母最终呈现出的回避默许态度他已经不想奢求更多。

哪怕是亲戚请吃饭这种在徐强看来比工作会议还折磨的事件,徐强还是习惯性想要“dress up”来取悦自己爱美的心和尽可能博取关注,他没想到这件事直接触到母亲逆鳞。虽然有时徐强也会在跟父母视频的时候戴一些耳饰,但目前之前从文对这件事表达过直接的反对。然而当徐强戴着一对金色耳环穿戴整齐站在母亲面前说可以准备出门去吃饭了时,母亲一句“你就是唯恐天下不乱”吓到了他。母亲以“你就在家待几天就拍拍屁股走了,回头给那些姨婆留下一堆嚼我们家舌根的把柄”为由命令徐强把耳环摘下来,徐强无奈,她也不想父母面对这些无谓的言论,就把耳环摘下了。徐强没想到同样的争吵很快又出现第二次,几天之后的徐强收拾好自己准备去参加姨妈请客吃饭时,母亲再次抛出“我以为我们达成共识你在家不要戴耳环,要戴你回到欧洲去戴”,徐强非常诧异,他以为他只要避开那些多事的姨婆就好。母亲一句“在我们这谁还不认识谁,你从小到大遭受的霸凌不想让我们也再经历一次吧”彻底点着了徐强,那一刻徐强感觉自己被一只自己最信任的人的冰冷的大手生生按回了一个冰冷黑暗的柜子里。徐强冷冷地说:“就这样你们还想要我回国生活,你们现在明白为什么我从一开始就要远离你们了吧”......徐强已经不记得自己跟母亲之间来来回回到底说了多少后面彼此回忆起来都会觉得后悔的话,但这件事还是以徐强让步告终,虽然从母亲的角度她认为“我们已经让步了够多了你不要得寸进尺,比如我们允许你不结婚”。

徐强从来不觉得自己不是生活条件优渥的小孩,父母尽可能物质上满足他、重视教育、送他出国读书,他从来不质疑父母爱他。但这次回国让徐强意识到了父母对他的爱好像并不是童话里或者社会上喜欢渲染的那种无条件不求回报的爱,他们的爱更像是一种期待高额回报的投资。反过来讲,自己对父母的爱好像也不是自己认为的那样那么坚定,意识到父母可能无法像他设想的方式爱自己的徐强好像有好几个瞬间绝望到想要质问父母“为什么不问他的意见就把他带到这个世界来”。

徐强从未像这次回国那样对“血浓于水”这几个字有如此深刻的理解,血缘关系发乎骨血却常常流于形色,而素昧平生的水却承载了成年之后自己的大部分人生。

CC BY-NC-ND 4.0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

无脚鸟梦是我的原点 我从梦出发写诗,写短篇 我在梦里睡去 我从梦里醒来 专攻诗歌的ig账号:@verse.in.the.water
  • Author
  • More
回不去的故乡
1 articles

金赛酒店

强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