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愛故生憂怖

AGGOH
·
·
IPFS
·

   「由愛故生憂,由愛故生怖。若離於愛者,無憂亦無怖」,此句出自《妙色王因緣經》,如果深入了解愛這個心理認知的底層,會發現當中包含强大的期待和渴望。

  依據佛教視角,愛(感受)來自於六根(眼耳鼻舌身意)的接觸(六觸),當個體與周遭環境接觸時,會有各種反應,於是產生感覺或感受。較為大方向的還可把愛分成:慾愛、色(有形質的物質世界)愛、無色愛等。愛無論是來自於貪婪的、仁慈的或是恐懼的,都是有情眾生(人和所有的生命體)的基本屬性。愛連接取(有所行動),對於產生的感覺或感受進行抓取和分別,再進一步與對象物產生或排斥或靠近的舉動。愛也讓個體和周遭世界產生某種連接關係,其力量貫穿現在、過去、未來。

  佛教提出「十二因緣」(dvādaśāiga pratityasamutpāda/ twelve links of dependent-arising)或「十二支」即無明、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説明生命個體認知的結構。十二因緣的意思就是起、起因、原因,是佛教「緣起法」的具體應用程序,也是貫穿佛教最重要且根本的方法之一。

  「緣起法」的定義為pratityasamutpāda / conditionco-arising) 「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説明任何事物的產生都是來自關聯條件下的原因組合,獨立自主的個體是無法成立的。「因」是主要的推動的因素,緣是次要條件,説明在主要的推動因素和次要的條件相互運作之下,一切事物都在此關聯條件下發生,條件充足則事物得以存在,反之,條件解散則事物也隨著消亡。

  十二因緣環環相扣而無間斷,使人流轉於生死輪迴之中而不能出離。世人都得面對「老死」,佛教認爲生、老、病、死是生命必經的歷程,只要有「生」必定會面對「死」,兩者是必然關係,因此,如果不想面對「死」,唯一的辦法就是不要「生」。生命如何得以從這種生死反復循環不斷的歷程中切綫離開,可從十二因緣的反向操作即身心之還滅著手。

  構成所有因緣條件具足狀態的原因是每個人都會有的某些隱性或顯性的堅持,各種堅持的想法和心態構成了行爲的驅動力,由此促成了「取」。在進行「取」這個舉動之前,如果能仔細思考、判斷、并且做出正確的選擇,可以扭轉很多狀況。斷爱、取、有是長養智慧的方法,這行為本身也需要智慧才能做好、做對。它即是培養智慧的手段同時也必須有一定程度的智慧才能做得好,即是方法同時也是目的。

  生命歷程以「生」開其端,「生」可以同時擺在心理和生理的活動來探究。如果能不生起「愛」,不與這世界造作過多的關聯(真有能力做到如此),最低層度大概就是對於小嬰孩的出生不會覺得歡欣萬分(生又何歡);對於死亡或有人逝世也不會覺得有所忌諱或懼怕(死又何懼),無論是面對「生」或「死」,皆能以平等之心待之。

  大家都希望自己能過上無憂無怖、順心的日子,但是,這憂怖皆緊隨愛而來,就像拿起一把刀子不可能只要刀柄而不要刀刃,或者只要刀刃不要刀柄。由此,這不是件易事,佛教也一再強調,修行是歷經千百億劫的事,絕不是嘴上說放下看破就能做好的事。

CC BY-NC-ND 2.0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

AGGOH馬來西亞星洲日報專欄作者、馬來西亞東方日報專欄作者、中哲博士生、佛家哲學專業、儒家哲學專業 https://music.amazon.co.uk/podcasts/4380d6bc-1129-44e4-93a3-
  • Author
  • More

讀《尋常的社會設計》當自我成為一門大商機

週記

短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