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向者的位置

Laura Tang
·
·
IPFS
·
真是鬆了口氣,原來我不用再強迫自己裝熱情了。

今天聽到Podcast大人學提到:

『內向適應者,內向自在。不用到處熱情的社交,但與人互動時,總能提出觀點並交流想法,作為一個穩定的存在。』

也就是內向者很難強迫自己成為外向者,但內向適應者不會害怕人群,也能侃侃而談發表觀點。就算沒有到處拉關係,也能贏得他人信賴。


真是鬆了口氣,原來我不用再強迫自己裝熱情了。

身為內向者,從小便不斷被周遭(尤其是父執輩)要求再活潑點、熱情點、熱心點。最好是到了陌生環境能到處穿梭,長袖善舞。這樣才是『成功的性格』。

我了解他們的立意良善,畢竟朋友多的孩子不怕被欺負。但是,內向的我便不斷自我質疑,強壓下對於過多社交的反感。在校園時,女生小圈圈內的無聊『心事小秘密』,總要裝做極為關切。初進職場時,強迫自己每天跟同事吃飯聊八卦,做如針氈。下班應酬,客人要玩多晚就陪多晚。都是因為不想成為內向的『怪咖』。


我從小不怕上台說話,在台上可以妙語如珠,唱作俱佳。但下了台,不會特別想引起注意。不必當聚光燈焦點,反而更喜歡從中觀察。這是我最舒服的位置及距離。

半熟的朋友形容我『氣質優雅』,大概源於我冷靜話不多。多餘的話不說,多餘的社交不做,只要互動友善不僵硬即可。這是我的『業務模式』,圓融的互動交際,給予聽者想要的回饋。多半時專注聆聽,收集感興趣的內容。

這樣的我,也在近幾年,漸漸找到自己舒服的狀態。不必滔滔不絕,不用強顏歡笑,在目前的工作及家庭,可以做個與自己最貼近的樣貌。但在老一輩眼裡,還是不夠積極吧。


我想,外向型導向已漸漸屬於舊社會。需要八面玲瓏的交關,每天喝酒應酬的談生意方式,不再是唯一。不走『我們交情這麼好,這個機會理當給我』的情勒路線,內向者也開闢屬於自己的位置。藉由善於聆聽鎖定,給予雙方需要的資訊及關懷。同樣能夠博得信賴,為自己創造下次合作的機會及連結。

如果你也是內向者,不妨也試著找出不要離自己太遙遠的定位。做個內向適應者,一個不喧嘩但能力值得被信賴的人。我想也是很幸福的!


All rights reserved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

Laura Tang育有一對兒女的媽媽。 在每天的工作、育兒生活之間,找個小空擋喘息、思考。 寫作讓我與自己對話,理出藏在冰山下的思緒。 在文字的堆砌間,也逐漸堆砌出自己日漸清晰的面貌。
  • Author
  • More

可愛難忘的音樂會,充滿學習機會的驚魂日

等待了26年的拼圖

關於自控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