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婚

考拉不渴
·
(edited)
·
IPFS
·
離婚的導火索千萬根

老同學的小舅子鬧離婚,一堆家庭瑣事引發雙方家長直接衝突,最終升級為不可調和的敵對和脫鈎決心。

其實故事很簡單,很多電視劇里都有:一個北方小伙跟一個南方姑娘結婚。生了小孩後,男方家長去幫忙帶孩子照顧小兩口。於是生活習慣、觀念引發的一系列日常小矛盾滾成了劍拔弩張的雪球,最後男方家長與兒媳婦之間的互相看不慣又升級到雙方家長之間的直接對立。

其實這根本不是南方和北方的問題,矛盾的核心就兩點——老年人和年輕人觀念和習慣的差異 + 婆媳關係中亙古不變的敵意。

我不明白,老年人為什麼非要跟年輕人住在一起呢?生活在同一個屋檐下不僅解不開婆媳關係這個比人類文明還古老的死結,基本上唯一的結果都是激化矛盾、直接點火。

這話我跟我姨說過多次,不要把跟已經成家立業的下一代住在一起等同於合家歡樂,不要一廂情願以為幫著帶孩子就是對下一代的義務2.0,其實完全不必這樣。每一代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習慣的生活方式,突然增加一個人,誰都不舒服。這種不舒服就像我回父母家住了三天渾身不自在身心疲憊一樣,雙方都被迫偏離了自己的舒適區,一天兩天還能將就,時間長了不爆發出來才怪。

人撒尿拉屎還需要自己在封閉的小空間裡專心進行呢,別說每天在一起相處和生活了。

放手讓年輕人去過他們自己的生活,合理不合理由他們說了算。兩代人盡量別住在同一間房裡,保持一點點距離,彼此留一些空間,用來喘息、透氣、調整和梳理各自的情緒和感受。

我姨不捨得花錢去租房住,說我女兒家我為什麼不能住?

沒人說你不能住在自己女兒家,問題不是你女兒家也就是你女婿家嗎?你跟你女婿能跟你和你女兒在一起一樣嗎?

你兒子跟兒媳和你之間的關係能一樣嗎?

這事本來就這麼簡單。十幾年前大陸有部電視劇《雙面膠》,裡面把夾在媳婦和母親之間的兒子比喻為雙面膠,我看老年人應該把自己當作子女家的毛玻璃(磨砂玻璃),不要當那種兩面光清澈透明的玻璃板。人活著,模糊一點,糊塗一些,才彼此舒服。

希望每個老年人都能想通這個道理。【完】


CC BY-NC-ND 4.0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

考拉不渴An avid reader, lousy writer, world traveler, peace and freedom lover. 住在大西洋岸邊的未成名英文俳句詩人、讀書家、自由夢想家。
  • Author
  • More
瞬刻(第一集)(0-300)
61 articles

瞬刻(296-300)

瞬刻(291-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