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歲月盧梭

壹肆說
·
·
IPFS
·
撕掉日曆,翻過月曆,結束行事曆,沒留神卻讓自己停格在原地。

歲月如梭,時間像織布機上牽引緯線的梭,來往快速運行,以具體形象比喻日子消逝得很快。如果見過自動梭織機,快速這個副詞已經不足以描述到底有多快,那是哪怕看得到,也很難插手的速度。

眨眼間,日月的更迭換過一輪再一輪,時光飛逝,就像盧梭的遐想,「而夜晚通常就這樣在不知不覺中到來了。」呼吸、生活、睜眼、閉眼,重複以上動作,再重複以上動作,每個人都是孤獨漫步者。這就是擅長解釋的左腦,諧音梗都說得出道理。

在虛無裡書寫真實,文字構築的畫面是已經發生和正在發生、以及可能不會發生的事情。撥雲沒有見日,捕捉因為無意間穿過縫隙的天光,得以看見的懸浮微粒。在風吹拂樹葉的沙沙聲裡排列組合,將語言碎片拼湊成近乎完整的章節。

偶爾緬懷和回憶過去,更多的是感慨現在要修改多麼容易,刪減和添加都在意念和手指之間,在enter和backspace之間。成王敗寇,勝者編撰歷史和傳說,沒人知道就不存在,像擊發卻沒有命中目標的子彈,消失在連靶紙都沒有留下紀錄的荒煙漫草。

最初的哇哇兒啼,紀錄年月日時分,關乎未來的性格和機運。先哭出來,再開始活著,細雨飄落的旋律同時唱著搖籃曲和安魂曲。不曾降下的布幕和不曾關掉的舞台燈光,忙著演出的人忘了觀賞,忙著觀賞的人忘了演出。

撕掉日曆,翻過月曆,結束行事曆,沒留神卻讓自己停格在原地。以記憶體有限的片段來說,從前和往後都太遙遠,介於完全成長和開始蒼老之間。無形的氣體、凝聚的液體、細碎的固體,沒有一刻懸停於空中,總是奔流不息去往某個未知的地方。

日出就算不見朝陽,雲後的天仍然漸漸亮起;多雲即使陰沉,和日落後的天黑是完全不同的色階。說願能找到月亮,心裡想的是滿月,可是一個月只有一次滿月。若是不拘泥於此,每天都有月亮,錯過三十次,不過是前者的一次機會。

海邊圓潤的通透有熟悉的質感,曾經折射璀璨光線的玻璃,浪滔盡破碎的尖角和銳利的刺,模糊晶瑩剔透的光澤,時間將萬物研磨成細砂、分解成微粒,一切依舊頑強地存在。不成句子的隻字片語,驚鴻一瞥的浮光掠影,只有看得見的,才有可能被承認。

就算什麼都不做,時間照樣前進,假裝沒事和維持現狀是種拖延,甚至稱不上是戰術,徒勞地逃避已經確定而且不會延期的結局。原地踏步,還是會迎接未來,無論自己走或不走,未來都會來。

人生成或不成,遵從的定義是符合世俗或個人,百年後都是枯骨。也許不用想著得抓住那個梭,看著它來往運行,看著織出的布料綿延,看著天上的風吹雲走,看著撲面的花瓣彷彿落雨,看著自己的思緒和情緒起伏,看著日落月升。

Photo by Samuel Wong on Unsplash
CC BY-NC-ND 4.0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

壹肆說某年某月十四日生, 寫有意思的真實回應。 在生活的縫隙停下來思考, 用散文說故事。 祈願活著不違本心, 有餘裕對這世界溫柔。 Instagram @eses_say Threads @eses_say
  • Author
  • More
在看完之後
12 articles

中國的形象焦慮症。在看完《紅色滲透》之後

在午夜之前
27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