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特卫普印象

孙李
·
·
IPFS
·

安特卫普沿海又偏北,雨水充沛,每次来都赶上阴雨连绵。上次来是夏天,晚上出门时没带雨伞,吃完晚饭从饭店出来突然下起暴雨,只能望雨兴叹。这次来是二月,刚下飞机小雨就淅淅沥沥下个不停。民宿房东迟到,我拎着行李在屋檐下避雨,既等不到房东也等不到雨停。经历漫长的等待后房东终于现身,她一头金发,穿着一身皮草,喜气洋洋满脸笑容,神似电影《成长教育》里的裴淳华。她开门领我走进院子,在走廊里跟我介绍西边这面墙是十八世纪建的,越说越起劲,一点儿都没留意到我站的位置没有顶棚遮挡,全身都淋湿了。进了公寓后她又介绍起墙上挂着的黑白照片,据说也是十八世纪的。

「十八世纪已经有照相机了吗?」我惊讶地问。

「是的,已经有照相机了,只是留下来的照片比较少。」她信心满满地回答。

等她终于离开,我连忙换掉湿衣服,洗了个热水澡,再冲一杯咖啡,这才舒服起来了。这里的住宅普遍又高又窄,小小的一间公寓却跨了三层,厨房在一层,浴室在二层,卧室在三层,不知道是不是「十八世纪」的风格。

我来安特卫普并不是抱着旅游的心情。不过来都来了,总要找点事情做。我在网上搜索去安特卫普旅游最好做什么,看到这样一条回答:最好是乘车继续向北几个小时去阿姆斯特丹。这个回答是荷兰人写的,令可信度打了折扣。不过安特卫普确实算不上特别有趣的城市,连比利时当地的朋友都更推荐我去布鲁日或根特。

作为历史悠久的大城市,安特卫普并不缺少著名地标。我从布鲁塞尔乘坐火车抵达安特卫普,看到的第一个景点自然是安特卫普中央站。这座火车站有漂亮的圆形屋顶和时钟,简直像是一座教堂,是我见过的最美的火车站。市中心有圣母大教堂,是比荷卢三国里最高的哥特式建筑,高耸的钟塔足有123米。教堂里有鲁本斯的巨幅祭坛画,还有精美的彩绘玻璃窗。市集广场上有市政厅和布拉博喷泉。安特卫普还有几座著名的博物馆,包括鲁本斯故居(可惜正在修缮中,没能参观)。另外还有钻石市场和时尚学院,不过这些都和我没什么关系了。

这里的一些生活细节也给我留下了印象。

安特卫普处在弗拉芒大区,当地人的母语是弗拉芒语。虽然法语是比利时官方语言之一,当地人似乎不喜欢讲法语,我出门基本上都用英语。这边书店能买到欧美各国的报刊,我吃早点时顺便买了一份《纽约时报》,不出意料地看到了一整版关于中国的负面报道。

安特卫普老城道路狭窄,有轨电车和普通车辆共用车道,开车恐怕不大方便。

比利时人喜欢喝啤酒,这里的酒吧非常多。当地人喝啤酒要用相应的玻璃杯,比如督威啤酒就要用专门的郁金香形状玻璃杯,这让我觉得很有意思,好奇要是一种杯子用完了怎么办。

比利时人热爱薯条,安特卫普遍地都是薯条店,一般和炸香肠、炸芝士球一起吃,热量高到爆炸。

我还见到了很多洗衣吧,结合了洗衣店和餐厅,是个很有意思的组合。洗衣服这么耗时间的事,顾客等待时总要找点事做,很适合搭配餐饮服务,别的地方的人怎么没想到呢?

我觉得比利时旅游业比较缺少存在感,并不是本身差,而是周围国家太强了。比利时处在欧洲十字路口,被英法德荷包围。就拿安特卫普来说,巴黎、伦敦、阿姆斯特丹这样的顶级旅游城市都在几小时的车程内,何必要专门来这里玩呢?不过要是有机会路过,还是值得短暂停留的。

安特卫普印象

All rights reserved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

孙李野生网络作家。主要写散文随笔和文艺评论,偶尔写小说。Matters越来越冷清,万一走失,可以来我的blog找我:https://www.xianrenlife.com/。
  • Author
  • More
茫茫书海漫游
48 articles

直觉与反思:读奥尔罕·帕穆克的《天真的和感伤的小说家》

谈风说月:孙李随笔集
33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