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姆斯】你买对了吗?九个问题让你选出最合适的镜头,摄影新手的镜头选择思路《摄影小白教室 • 第二十八集》
当你看完好多测评,深思熟虑后,花不少钱买一台相机,准备开始拍大片。
然后被女朋友嘲笑还没她的苹果手机拍的漂亮,吐血都不足以形容心里哇塞。
这才发现镜头才更重要,开始后悔跳进一个深不见底的大坑,因为一两个镜头绝对不够用,你需要买更多镜头。
我是詹姆斯于震,一名职业风光摄影师,玩过上百支镜头,从几百元的小痰盂到十几万的罗敦斯德。
今天我会从焦距,光圈,定焦变焦,全幅半幅,防抖,材质,功能,价格等方面来分享新手如何选择一支镜头。
感谢七工匠、唯卓士以及铭匠提供测试镜头,因为35和50毫米是新手常见的选择困难区域。
一:焦距
选择镜头首先考虑一定是焦距,区分镜头最突出的标志,焦距是成像中心点到焦平面的距离,它决定你能拍到什么?
先了解等效焦距,现代摄影架构在135全画幅基础上,不管是中画幅、还是半画幅,甚至手机,说到焦距都要转换到等效视角才能进行对比。
等效焦距计算网站,涵盖所有画幅:域名有点长,到视频介绍或者指定留言找。
建议新手按照常见用途来区分镜头焦距。
200毫米以上长焦镜头适合拍摄运动和野生动物,也称为望远镜头,顾名思义可以轻松拍摄远处物体,同时能压缩背景,长焦镜头体积大,价格昂贵,但新手入门我不建议直接打鸟,除非你开蛋糕店。
85到135毫米属于常用人像焦段,可以获得完美的头肩比例和虚化效果,虽然200毫米也能拍摄,只是和人物沟通有点累。
相信我,扫街人文拍的不够好,不是因为镜头不够长偷拍失败,而是因为没有交流的偷拍永远无法走进被摄者的内心。
50或者58毫米是标准镜头,可以让你获得与人眼一致的视角,能拍出最真实的影像,当然也容易流于平庸。
35毫米是人文纪实摄影师的最爱,距离拍摄者小于一米时,影像冲击力更强大,因为离得足够近,才能拍的更好,虽然你不是罗伯特卡帕,不需要冒着危险上战场,但贴近拍摄者可以更好的捕捉人物的心灵。
35毫米也是很多不可更换镜头相机的首选焦距,比如富士的 X100系列。
14到24毫米都属于广角镜头,通常拍摄风光建筑,广角很难控制,因为更大的景深容纳更多的景物,新手拍摄容易没有主题,摄影是做减法的艺术,广角就难在如何简化构图。
总结:没有最好的焦段,只有最适合的。有人会说规律可以用来打破,但肯定轮不到新手,别想着广角拍人像,长焦拍风光,先从青铜升到钻石吧。
二:光圈
焦距决定你能不能拍到,光圈才决定你能不能拍好?
光圈越大就越容易拍好,当然光圈越大价格也越贵。
1.2光圈的标头是 1.4的几倍价格,1.4的又比1.8光圈的小痰盂贵很多。
新手很难理解为什么要买这么贵的镜头?
其实道理就像手机能拍照,为什么你还要买相机,不就是想拍更好看的照片吗?
光圈越大可以获得更多光线,弱光环境也有可能手持正常拍摄,光圈越大,焦外虚化效果也更漂亮,就像这支七工匠 f/1.05光圈的光斑就美的不行,换上铭匠的 f/1.4光圈一样漂亮,可是换上套头,是不是觉得有对比就有伤害。
光圈有两个迷惑新人的地方:数值越小,光圈反而越大,这两支镜头,铭匠 f/1.4光圈就比唯卓士 f/1.8光圈要大。
光圈大小倍数比例是1.4不是2,记住f/2的进光量是f/2.8的2倍,f/4光圈是f/5.6的2倍。
镜头焦距越贴近标头,光圈越容易做的更大,长焦和广角相对困难,所以大炮镜头和超广角大光定都很贵。
总结:买多大光圈的镜头,往往取决于荷包有多厚,这比焦距要容易选择。因为你不能选择有多少钱,只能努力赚更多。
三:定焦还是变焦
变焦镜头肯定比定焦更方便,新人总喜欢更多的拍摄选择,意味更多拍到的可能性
我建议购买变焦系数小于3的恒定光圈镜头,能看懂我说的这些名词吗?
大、小三元镜头都是恒定光圈,不管焦距如何变化都是 2.8或者 4光圈。
最大焦距除以最小焦距值就是变焦系数,最常见的70÷24约等于2.92,还有70-200的2.85。
一镜走天涯的24200,就是非恒定光圈镜头,你算算200除以24约等于8.3,这么高的变焦系数不可能做出高质量的镜头。买的时候奸商告诉你广角到街拍,人像到打鸟都能拍,一支镜头抵得上五支镜头,等你旅游拍回来废片一堆才明白拍好比拍到更重要。
变焦镜头那么方便,为什么我们还要买定焦?
因为定焦镜头体积更小,价格便宜,光圈更大,画质更好,昂贵的大三元镜头相同焦距才勉强和普通定焦头抗衡画质。
总结:我建议新手定焦头,因为拍好比拍到更重要,不靠摄影养家糊口,拍不到没有任何损失。
就像普通的小痰盂可以让你在艺术上更有追求,更好的训练摄影眼。
四:手动对焦还是自动对焦
自动对焦镜头更贵吗?其实最贵的镜头都是手动对焦,因为简单就是美,装逼就是贵。
人文扫街,人像婚礼都推荐买自动,只有风光,静物,星空这类题材可以考虑手动头。
新手使用手动头很容易拍糊,特别是拍视频 Vlog,除非有跟焦员帮忙,大光圈手动头跟随运镜最难控制景深,哪怕背景虚的那么漂亮。
如果换上唯卓士的自动对焦镜头,我怎么动,都能保证清晰,哪怕我用Z50残幅机。
总结:建议新手购买自动镜头,特别想拍宠物,小孩的手机转相机的小白,自动对焦能让你拍到清晰的影像。当然机身越新,价格越贵的自动对焦能力越强。
五:
不要被半幅镜头所吸引,即使很便宜。
尼康 DX,佳能 EF-S都是半画幅镜头,推荐大家买全幅镜头。
理由只有一个:全幅镜头可以在半幅相机上使用,但半幅镜头不适合在全幅机身上使用。
即使现在你觉得半幅也够用,但我相信再玩一段时间都会选择升级到全幅相机,到时候半幅头都不能用。
总结:除非你有特殊理由,比如钱不够,或者稳定器的负载不足,否则不建议买任何半幅镜头。
六:防抖与否
我是一名风光摄影师,不用买防抖镜头,因为我永远使用三脚架拍摄,如果你拍摄建筑空间,微距或者静物,也不需要防抖功能,甚至需要关闭防抖提升画质。
当然镜头防抖对人像摄影很有用,特别是手持中长焦镜头拍摄,当年手持220空气切割机拍人像就体会深刻,但对于70毫米特别35毫米以下广角头,防抖没有存在必要,新手更不应该为用不到的功能付钱。
总结:越来越多的机身防抖,比如索尼、宾得、奥巴,以及尼康无反都有,镜头防抖变得越来越尴尬。
七:特殊镜头
微距、移轴镜头属于特殊用途,比如拍昆虫必须用到微距镜头,甚至婚礼摄影师也会用到,为什么?
因为微距镜头能非常接近拍摄对象,以及1:1的放大比例拍摄,婚礼不能少了钻戒,24-70mm这种万金油镜头当然也能拍,但肯定不如微距镜头拍得好。
同样建筑空间摄影,移轴镜头肯定更出色,专业摄影师甚至选择昂贵的中画幅技术相机,以实现更大幅度的移轴量。
因为只有要拍的比别人更好,才能让客户付更多的钱。
总结:小众镜头,还有鱼眼,柔焦,变形电影镜头,需要时再去买,别只为新鲜,小众镜头之所以特殊,因为对大众没用,新人更用不好。
八:镜头材质
器材党迷恋老镜头,因为纯金属材质的冰冷触感给人一种豪华感,但极寒地带不适合使用,金属镜头也很重,轻量化与堆料总是背道而驰。
现代镜头也不再使用含铅玻璃,想尝试只能在二手中古商店去找寻毒物。
有各种新型ED、APO玻璃帮助控制镜头散射等问题,这个领域我是白痴,反正高端材质越多越好!
以下四支镜头,你如何选择?
欢迎你留言讨论人生的第一支镜头,我没有答案,因为大家的答案肯定不同。
- 自动对焦的原厂 50毫米f/1.8塑料镜头
- 手动对焦的七工匠50毫米 f/1.05全金属镜头
- 自动对焦唯卓士35毫米 f/1.8 塑料镜头
- 手动对焦铭匠 35毫米 f/1.4 全金属镜头
九:价格
镜头的生命周期远比机身长,十年前的D800早已落伍,但1424这支20年经典灯泡头依然新品在售。
我建议新手把更多的预算放在镜头上,如果你有20000元的总预算,我建议30-40%买机身,40-50%买镜头,剩下20%买滤镜脚架等配件。
因为镜头怎么用也没什么磨损,只要不发霉,二手镜头比机身更可靠,更值得买,好的镜头感觉能用一辈子。
最后
适合自己的镜头一定不是最贵的,就像我天天在用的这支 尼康14-30mm,各种测评肯定不如 Z 14-24mm f/2.8好,但便宜很多,也更轻,画质其实足够好,不需要转接环直接用卡色 100毫米方形滤镜。
当然也是因为这两年赚不到钱,买不起贵的,你就当我吃不起杨梅说葡萄甜吧!
希望你买下一支镜头前能想起我说的这些问题,让我的视频变得更有价值。
谢谢观看,请记得关注我的摄影频道,点赞分享给你的朋友。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