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期|#思想實驗室|編者的話 ➜ 思想實驗與多軌飄移
(原文刊載於Sample雜誌IG)
有好一段時間,人們熱衷於思考 #電車難題(trolley problem),並視之為一種討論哲學的方法。不過,比起認真討論,我更常看的其實是 trolley problem memes,一些假借電車難題的形式出產的迷因。
電車難題有種固定的格式:火車從左往右駛去,前面有兩道路軌,分別綁了人,假如按原定路線行走,火車就會輾死五個人,如果火車轉向,那五個人就會得救,另一道路軌上的那個人則會被輾死。此刻你站在操控桿旁,你會否決定拉下操控桿,迫使火車轉向?網絡迷因裡的電車難題,則在這個既定的格式之上加以變異。路軌上被綁的組合,可以替換成其他東西,比如五個人與一隻貓。整個場景也可以置入 #卡繆《#異鄉人》的場景:路軌上本來沒人,另一道路軌才綁了一個人,不過太陽很猛,你會否拉下操控桿?甚至,迷因可與迷因相接,與其選擇犧牲何人,倒不如實踐禁斷的技巧,來一個多軌飄移(multi-track drifting!!),把所有人一併輾死,乾乾脆脆。
迷因的狂亂配搭,點出了電車難題本身的配置。即使電車難題以道德價值為中心,當中被縛的對象卻可以隨意轉換,「如果那一個人是你的家人?」,「如果五人中有窮凶極惡之人?」,終究要將人或物之間的價值算量對比。多軌飄移的電車,點破了配置本身的荒謬。誰把人綁在鐵軌上?為何我必須選擇?責任為何落在我的身上?這支操控桿為何在我身旁?我們思考這個思想實驗的時候,最好還是想到,整個問題是因何而建構出來。鐵軌、操控桿、剎車掣,統統可以追溯到更早以前,選定的另一些決定。這些假定、前設,正是思想實驗的隱藏之物,框定了問題所在,也限制了答案的可能。
今期《Sample 樣本》以「思想實驗室」為題,重新回到顱內的實驗室環境,檢視各類思想實驗,繼而回頭思考,實驗究竟有何意味,又為我們帶來什麼洞見。封面專題「#思想實驗圖鑑」回顧不同範疇中的實驗案例,「#知識的矛與劍」則深入剖析思想實驗為我們帶來的知識,究竟有何魔力。今期 Project 由 Faker、李嘉儀、陳子雲、陳韻紅及 Sample 編輯室 聯手,試驗世界構築式的桌遊,從卡牌中抽取靈感,即席創作嶄新故事,內觀創作傾向。「#思想集」於文藝作品的實際呈現中,檢視思想實驗與文學之間的距離。創作專題以「#創作實驗」為名,梁君皓、王碧蔚、青木、李嘉儀各自自設寫作練習,以規限刺激創作過程。
思想實驗,原是一套設定問題的獨特方式,勾勒出思考的路徑與輪廓。唯有理解軌道之內與之外,我們才能明白思想實驗的要點,並不是要在一個限定的系統裡,判別出與脈絡無關的抉擇,它終究是一個框定場域的問題,要求我們從頭細數,追蹤問題的由來和框架。想不明白的話,就來點多軌飄移吧。
____________________
#Sample樣本 #香港文學 #設計 #閱讀 #文學 #評論 #藝術
#literature #graphicdesign #hongkongart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