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美国的底层avatar

曰耳又
·
(edited)
·
IPFS
·
美剧中的南方嘻哈音乐黑人常自嘲说,年老后一定要转型找个young white avatar,帮这个白人写歌词,这样能保证创意输出能变现。而相对应躺平多月的我,今年幸运地在移民“沙县小吃”店中找到了“底层avatar”。

“印度執法局在拉達克地區進行了首次突襲搜查。此次行動針對拉達克、J-K Jammu,和哈里亞納邦索尼帕特六個地點,重點關注 A. R. Mir 及其同夥。指控稱,數千名投資者透過名為「Emollient Coin」的假加密貨幣被詐騙,且沒有提供任何回報。

該辦公室已被查封,並已收到各地區的投訴。 公司於 2017 年 9 月在倫敦成立,由 Naresh Gullia 和 Channi Singh 在印度推廣。調查顯示,他们利用詐騙所得資金投資Jammu的房地產。”

跨越全球的南亚传奇,印度教和穆斯林开车,历史的车轮随便向虚拟前进或向实业倒转,反正政府不作为,媒体天天吹:“天下大乱,南亚大好”,有路子的人自然觉得洗💰天经地义~南亚本土形成了奇妙对决,一半人认为英语世界是该S的殖民者,另一半认为不会说英语就会被时代淘汰。

美国南方的一条河

作为会说英语的亚裔女性,在资本市场中,一方面有一些优势,另一方面继承的极大压力——如果是男性,可以传宗接代,怎么就投胎女身了呢?20世纪红色革命中主导的故事线本是:🀄️女需要斗精英男才能“翻身”。后这一故事逻辑某一刻突然转弯,所以包我在内的很多年轻人其实掌握不好(六亲不认的)金融和族群关系。美剧中的南方嘻哈音乐黑人常自嘲说,年老后一定要转型找个“young white avatar”,帮这个白人写歌词,这样能保证创意输出能变现美元,还不至于被时代“淘汰”。而相对应躺平多月的我,今年幸运地在移民“沙县小吃”店中找到了“底层avatar”。

为了探索到底能为社会提供什么样的价值时,居然找到了一个类似于沙县小吃的店面。本想憋几个月再发布那时的见闻——因为店面内的一位真·底层那时才淘金完毕,准备离开让他爱恨交织的美国南方回到亚洲的家。不过考虑到我在这里分享的“信息”情报价值也没多少,再加上读者们还蛮热爱“躺平文学”的,就准备现在就post出来。

后厨的服务员们在开小差

这家“沙县小吃”主攻北印度食物,厨师Roy每天脑中有非常清晰的菜谱,时而严谨时而疏松地调试大厨勺中咖喱粉比例。他的一天早上10:30开始,2:30结束第一个中饭班(shift),然后4点半再次开始晚饭班(shift),10点左右结束。有时还得开摩托送几个废柴回家,延长清醒工作时。下班很有可能都是喝倒在床。但顾及自己型男形象从不告诉我。只有室友才知道他下班后的样子 但我不愿意打听😌。一周必须工作六天,而我只需要去3-5天的晚班。

“沙县”餐馆对面是服务黑人的海鲜餐馆。听声音是比对岸的沙县要热闹一些。国际性“沙县”餐馆主打一个宁静,偶尔喝两盅的氛围,像韩国人平日干完996,周末光顾的小亭子。非常欢迎🏳️‍🌈,常有奇装异服的LGBT来光顾。或许他们不会到彼此家里串门,但来“沙县”就是所有人的“家”。

绿度母和印度

我曾感慨说,我要是不会用枪,在亚洲,可皈依小吃店老板的那个教,老板就可以名正言顺用枪保护我。然而在南方,不需要他来保护我。开车送我去上班的人说,你这个思维像个作家。我说,换个时代,我们的厨师Roy也可以用他的多语言写出很优秀卖座的作品,但这个时代更需要厨师。每天有机会观察底层,理解到生意往往只是安住于社会的一种方式,并非全部依靠。

他的祖上是Bengali,他们意识形态上太牛,要么去东南亚做了国王,要么去西藏学藏语、传佛法,要么皈依伊斯兰——从Raja Ganesh的时代成了孟加拉的新统治者,也就是穆斯林所谓的苏丹(sultan)。到了现代,要么成为共产党员,要么跑去美帝当历史留学生、教授。

同期历史研究生曾在我们环境历史课上展现孟加拉大饥荒的照片 是黑白照片中比较典型的例子 奇怪的是里面的人瘦成骷髅也都还很专业地被摆拍,以前从没考虑过摆拍的这个机缘背后是什么 直到最近才理解南亚人的心机和演技 从那个时候就培养起来了~ 不过目前看样子敌不过缅甸毒品经济,目前缅甸打乱境内,也只能闷不吭声。

孟加拉语

我曾小心翼翼在后厨不那么忙的时候问过他,你们那边的家,平时吃肉吗?他很柔和地回答我这个意义重大的问题:平日吃素,节假日或客人来时候会做鱼、一起吃。听上去感觉真拮据,和我前几年生活水平差不多。但我们平时省吃俭用也不到那份。主流刻画的孟加拉女性也都是富态,比邻邦大部分女性要胖。

餐馆有体系,每个桌子编了号码,员工都要背下来,不像日本,都会标在表面。日本人可能对每个器物个人偏好,但整体还是要有标准。

南亚特色烤鸡

一起打工的艾迪负责烙饼、烤鸡,他的笑声很特别,让我想起山里的朋友们的怪声。我也会模仿艾迪碾拍饼的声音,气势足 方成好🫓。红彤彤的鸡肉,仿佛人的内脏一样被烘烤着,诡异多端。几百年前南亚的反英殖民革命也是这么从烙饼开始的。我们在美国更是嚣张无度。来吃饭的人似乎也是指着我们宽容反叛,全纹身跟花狐狸似的 索性连脖子也不放过~ 在我们餐馆看到这样的现象,就觉得她们只是为了男性标准才这么做的。

艾迪身上似乎也没有,不过我没见过他衣服下面的情况 😄 他有时状态不是很好 沟通让我送餐时把桌子说错了。还差点把鸡肉串烧糊。他觉得我平时会看视频监控来判断就餐的人,其实我不喜欢看,观察能力的spatial recognition不是很好,看后搞不清电视上哪桌是线下哪桌。还好Roy及时更正了,感谢他随时保证着彼此的清醒。

上班时,每天看长得像一位朋友的印度圣人(Guru Gobind)的画像,帮助我把工作地点当作纯洁的田园。 想着印度朋友在全国没日没夜各地送货的坚韧,帮助我在美国接受所有宗教、所有肤色、所有性取向、以及♿️的客户。

南亚沙县小吃

还写下了一首赞词:Roy是太阳,用烧菜煮茶的能量普照我们小城。Roy就是蛇神,时刻敏锐地体察形势。Roy就是克里希纳,我们所有人的爱慕对象~Roy是牛妈妈,把冷冰冰的硬币转换成热乎乎的heavy cream,喂养给儿女们充足的奶,从不因我们的外貌而拒绝。Roy是湿婆神的化身,激发着我的创作、暴风雨后躺下来,帮助我达到shivshakti合一的平静。Roy是印度梁山好汉,拿着将将够的资源,运用不同的方言,带领不服的平民带着尊严,再多活一天。Roy是在家的上师喇嘛 不归属于寺院 走遍山川用独创一家的文本传授悟道法🚪。Roy是艺术家 用行为与画像时不时地表达政见。Roy是摄影师,拿着佳能相机记录着美国移民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Roy是低调的社会改革者,满怀主张,权衡着各个阶层的利益与想法。Roy是孩子他爸,用土地色皮肤印衬着孩童的身体。

从宝莱坞的粉色世界回到美国现实,老板曾羞辱Roy,说他念书只念到十年级,怎么不嘲笑他?我说你们那边也有很多山里人出山去打工者的,只念到十年级。Roy默默接受了我的好意。

说不定哪天Roy西语学得再精湛一些,还可成墨西哥下届总统。葡萄牙的总理都被印度后裔包下了,我们这代人也可再接再厉!

老板或许对这样的关系看不惯,或许吃醋了,有天突然发怒,叫我提前下班,而后再也没有叫我回去上班。当晚,老城里出现了扫射人群的疯子。结合当天“沙县”餐馆有个叫Lee的白人男子进后厨大肆骂人、挑衅的体验,老板或许察觉大环境不对劲,知道和我扯皮没用,于是动用权威。虽然权威主义很可怕,但一些地方的穷人更可怕。

黑人来吃印度菜,心想,老子有美元,随便刷你们。华人来吃,觉得都吃米饭,有共性可来往。白人觉得你们通融不同信仰不同性取向的人,还会英语,放松。我之前努力在这样的多元中变来变去,但后来果然是太累了。南亚司机也会看客人,这也是工作的乐趣之一。但如果足不出户就不需要考虑货物的来源,$,¥,卢比都只是人定的单位。

布鲁克林的算命师傅估计对这样的情况司空见惯,所以店址挑选在“沙县小吃”旁边,而不是上档次的餐馆。求卦要心诚,如果抱着换取汇率、咨询的心态,一般不会算得准。上天就是把我们的卦象安排成了这样子。我虽然为难,但我比较远。那天我醉熏熏地,还不好意思,Roy边指路、边安慰我说,没事,我们住得都在附近。

南亚女神象

经历了这一切, 理解了拉美文学奇才波拉尼奥为何写下《2666》这样的关于犯罪但没有破案结局的小说:他看透了美洲底层现状 并不是一个黑人pk白人那么简单的队列——而是人性。被虐到一定程度的人都会去找一个弱者去施加迫害。美洲的成立和开荒就是一个不断虐杀弱者的结果。在另一个平行世界中,我已成功和餐馆的厨师媒合。并开始孕育了他的后代。 但在目前的这个世界里,我的才华还需要别处施展。婆罗门大哥给我点了赞 他也一直在关照我的新工作。我还问了他,我能不能来例假时送餐?他当时说没问题。不过我们这头没问题,其他人还是拼命欺负“小弟”的女人,把我给挤出去了。经历了一些艰辛,但见习算是完美结束、全身而退了。能亲眼看到Roy做饭的样子,吃了他的做的饭,也没白来一趟。希望他今年能平安度过选举季,全身而退回“祖国”。

“沙县”帅哥
CC BY-NC-ND 4.0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

曰耳又反殖民主义历史学生 专注于南亚研究 生活在西方世界, 阿弥陀佛 支持维族人的抗争
  • Author
  • More

【八卦】宝莱坞女演员康戛纳转型政客传

尼泊尔·巴德岗的少年

唐卡失散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