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永远不是一个人在跳舞——如何从控制论的角度欣赏舞蹈

泥X沙
·
·
IPFS
·

“FUNCTION FOLLOWS ::PER::FORM::ER::”这个作品让我想到了英国的科学史学者安德魯·皮克林(Andrew Pickering)在他2010年的专著《控制论的头脑:勾勒另一种未来》(The Cybernetic Brain: Sketches of Another Future)提到的一个机器:“Musicolour”,姑且把它译为“声色”吧。“声色”最早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早期的英国剑桥,它的主要发明者是当时的医学生戈登·帕斯克(Gordon Pask)。帕斯克一开始是在他的卧室里搭建“声色”,简单来说,它是一个把音乐演奏的声音输出为灯光秀的设备——音乐首先被麦克风转化为电信号,在“声色”中,这些信号会经过一系列的过滤器,每个过滤器的灵敏度对应于音乐中不同的波段、节拍等等,而这些过滤器的输出端又控制着不同的灯光,比如,最高频的过滤器会触发一系列红光,次高的会点亮蓝光,以此类推。

如果“声色”的运作到此为止,那还不能体现出它和这个作品的相似性,也体现不出控制论理解和参与这个世界的独特视角——这不过展现了演奏者(信号输入者)和“声色”(信号输出者)的单向控制关系。“声色”的有趣之处,用设计者帕斯克的话说,就是会感到无聊。因为它的电路内部参数并不是持续稳定的,只有在过滤器的输出值超过一定的阈值时,光束才会被激活;而随着电容器中储存的电荷增加,这些阈值会发生变化。而电荷量又取决于演奏者的表演和“声色”的先前表现。也就是说,在演奏者与“声色”的合作中,如果演奏者过于频繁地使用同样的音乐元素,一些阈值最终会飙高,“声色”就会停止回应,不再点亮相应的灯光,以此,“声色”鼓励演奏者在表演中不断去尝试新的元素。理想状态下,合作最终可以达到某种动态平衡,即演奏的模式和“声色”的参数能融合在一起,产生联觉效果

A. “声色”机器;B. 它的供电系统;C. 它产生的灯光秀照片

“声色”是为剧场而发明的,它把两个极其复杂的系统——人类演奏者和机器—— 放在一个舞台上对话,而这场对话会走向什么方向,任何一方都无法决定,它们必须一起去探索。这个机器的复杂之处,并不在于设计它的技术难度,正如人的复杂之处,并不在于她的认知能力(至少在这个情景下)。它们的复杂性就在于不可预测性。它们有各自的内生变量,但也可以在交互中共同创作出一些意想不到的东西。人的表演当然会影响机器的输出,但并不是以线性的、可事先计算的方式,而机器的输出反过来会影响人的表演,以此,在表演的整个过程中,二者形成了一个信息交流和反馈的回路。这就是控制论构建的剧场——“剧场”既是字面意义的,也是象征意义的——它的主要任务就是搭建各种机器和系统,让它们能够在接收外界信息之后做出适应和调整,并反馈到外界。它不会预设一个可框定和可计量的世界,恰恰相反,这些系统设计出来,就是为了探索世界中永远无法被人为设计所限制和预测的部分。在这个意义上,控制论可以说是“反控制”的,它否定了任何一个绝对的控制主体的存在,把这个世界根本的不可控放到了聚光灯下。

在我看来,“FUNCTION FOLLOWS ::PER::FORM::ER::”这个作品非常符合控制论意义上的“剧场”。通过3D追踪系统,舞者的身体与她表演场地的内部建筑结构直接连接在一起,随着舞动,二者被机器一起捕捉下来,用于制作新的投影,然后再次投射到空间之中。于是,舞者、环境(空间结构)、投影系统形成了一个输入、输出、反馈和相互控制的共同决策体系、一个新的表演者“共同体”,就像是“声色”与演奏家要共同去决定演出效果一样。而且,随着舞蹈持续进行,人机互动达到某一个阈值,这个新的共同体会开始控制音乐的节奏,此时,它不再是一个已经被设计、框定、编写好的死物,而成为这个表演中一个主动的设计者。相应地,舞者必须不断回应音乐的变化,尝试新的动作,把整体的表演推向新的韵律。正如“声色”对演奏者提出创新的挑战一样,在这个作品中,机器、空间和音乐等各个“参与者”都通过对舞者自由的限制,激发出新的创作

除了创作的不可预知性,控制论剧场的另一个特点,就是抹除了人、机器、环境和其他系统之间的本质差异——它们全都是在与他者不断遭遇和互动中调整行为模式的系统而已。我觉得这一点不仅对于舞蹈欣赏,而且对于所有艺术审美都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不管这些作品在技术上是复杂的还是简单的,也不管它是否与控制论有关。正如帕斯克所称,从控制论的视角看,任何一个合格的艺术作品,都应该同时开启一个审美上可互动的环境,观众能够对作品做出回应,创作也不会止步于作品被展示的那个时刻,而是一直持续下去。在这个意义上,(1)艺术作品(物)不再是(创作者)人性的单一投射,而是一个激发人类参与者去不断转换视角和调整行为的能动者,(2)艺术家和观众的权力关系不再是僵化的和不对等的,观众通过欣赏作品也进入了创作。事实上,在帕斯克改进“声色”时,就曾构想过把它放在人们可以跳舞的场所,听众随着音乐起舞,演奏者自然也会根据听众的舞蹈变换音乐,如此,听众也参与到人机交互的反馈回路中,成为整体演出的一个内在环节。

牵强附会地说,从作品名字“FUNCTION FOLLOWS ::PER::FORM::ER::”中,也可以解读出它的控制论色彩——不仅演出的“功能”要取决于“表演者”(即人、机器、空间、音乐等构成的表演共同体),只具有次等的重要性,而且它是通过一种“形式”化的探索去实现。但究竟要实现什么,其实是未知的、开放的。舞蹈的主题和意义都是在与其它因素的对话中生成的,不仅如此,连环境、音乐、机器和舞者本身都在是表演过程中不断突现、生成、流变的,它们不具有任何固定的本性和功能。在舞蹈中,各个参与者的边界会变得非常模糊,有时候甚至分不清哪些部分是舞者的身体,哪些是输出的投影,哪些是“初始”的空间——就这一点而言,我觉得这个作品比“声色”更直观地展现了控制论的“剧场”。反过来说,如果一个作品展现了一个封闭的、事先决定好的审美效果,有一个明确的单一目标,那它在控制论意义上就是一个糟糕的作品。

总之,我特别喜欢这一期“舞聊”讨论的主题:“与机器共舞”,因为它是一个完全不局限于舞蹈的话题,在我看来,它无非是借由舞蹈作品把我们作为人的存在状态突显出来了而已。与机器共舞并不必然会抹除人性,而或许可以对我们固有的人性观念提出挑战。我之所以说舞者(以及任何人)永远不是一个人在跳舞,不仅因为独自舞蹈是一种幻想,她总是在与在场或不在场的“人”和“物”互动,而且,非人的它者总是以意料之外的方式参与到舞蹈和其他艺术创作之中,不管你给不给它们credit。

(此篇文章大量参考Andrew Pickering: The Cybernetic Brain: Sketches of Another Future

上图原始来源:G. Pask, “A Comment, a Case History and a Plan,” in J. Reichardt (ed.), Cybernetics, Art, and Ideas (Greenwich, CT: New York Graphics Society, 1971), 82, fig. 28. 

图片说明及来源转引自Andrew Pickering. The Cybernetic Brain: Sketches of Another Future.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10, p.315)

舞者: Sara De Santis,新媒体艺术家: Emanuel Andel,音乐: Nikos Kandarakis,摄影:Jannik Weylandt

All rights reserved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

泥X沙我们是一个充满吃饭和做饭热情的神经病组合,一对没有工作、相互寄生的同性伴侣,两个没有生产和再生产计划的日常创作者。
  • Author
  • More

医院十六日 | 第六日:开始新一轮住院

医院十六日 | 第二日至第五日:医生也不想“干进去”

命运转折点的照护者日志
5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