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覺得孤獨的影子裡藏了誰
最近在 spotify 偶然聽到這首,可能是講故事的 podcast,只有短短幾分鐘,大概是一段失戀後的心境轉變,不想再待在這城市想到他,想要重新再開始。聽起來很令人心碎呢,很像曾經某時某刻的自己,有時忍不住多聽幾遍
剛剛和朋友聊到在 matters 發的文,沒什麼目的性,就是想梳理感受的文,我看了很有共鳴,其實我很久沒去寫這樣的文章,但在炸雞避難所留存了很多,每當有人提起他們知道炸雞避難所,是因此認識我的,我就忍不住要猜想是認識到哪方面的我
那裡沒有什麼實用性的文章,倒是有時傷心、有時發脾氣,更多時候冷眼看待周遭一切,一點也不覺得抱歉。
朋友這樣描述我的文章風格很有趣啊
是很難形容,比如說對不認同的觀念不假辭色,但對人對己都嚴格,對自己某些赤裸的部分也有毫不留情地犀利
似乎不太擔心自己和周圍環境的融入狀況,反而熱衷(?)把自己和環境細緻的切割開來
隨便複製一句,「廢」是資本主義高速運轉邏輯的對比,追求效能更好更新更強大的反面,意圖召喚那些有社畜自覺,與羞恥感一面拉鋸一面活得更頹廢的人。就會覺得,喔喔喔讚,我要看血流成河這樣
長久以來,都有人問過我是怎麼做可以不在意他人的想法,時間管理能力很好,可以做很多事情之類的,我不知道這是該慶幸還是值得開心的事,因為代價就是我至今都有淺眠狀況,以前以為是給自己壓力太多、有情緒問題,但就算是現在日子過得還算順心,學習、工作都很充實的我,還是淺眠多夢。
多夢,有時候我可以在夢裡改變選項,可以提案可以寫作,可以與人對質,總之劇本豐富到我經常覺得可以拿來當小說題材,但也表示早上醒來很累。對一些情節尤其印象深刻,就會搜尋關鍵字問周公,有些解釋或許真的滿準的,反映某些沒特別察覺但其實內心很在意的事情吧
我在 18 歲時,周邊就有不少 30 歲左右的朋友,經常喊著三十的焦慮,其實我至今也很不清楚這是什麼焦慮,但或許是這樣,如今年近 30 的我一點也沒有這種症狀,沒有所謂期望 30 歲要達成的成就。我都已經比人晚唸大學了,考試也零零落落,勉強有幾個能拿來說嘴的工作經驗,已經要偷笑了
我是一個沒有未來感的人嗎?
這問題我問過自己幾遍,給朋友倒酒時暗自揣測過,直到先前準備轉職時,好好讀了幾本關於未來的書,有職涯、生涯規劃,也有來自未來學家的建議,彷彿看了很多人們是怎麼重新校準自己生活的。以前的我大概會輕視這些努力吧,因為過度放大眼下的痛苦,以不可思議的感染速度,擴散到生活周遭看待的一切,因為十分憎恨自己本該做好,其他任務都有能力實現,偏偏這個就不行的無力感,幾乎吞噬過自己好幾遍。
18 歲時我在那個小山丘哭自己的無能,27 歲時我在公司想起來這一切時,還是覺得不知道我為什麼要經歷這些,大家都說你可以咬牙忍過就好的,但並沒有這樣發生。
人生中的某些關鍵事件,或許會影響一個人很久很久。在我身上的正面效果就是我活得很有效率,多工能力令人羨慕。但我也同時變得很沒有感情,可以一邊聊天一邊思考別的事情,不是真心想認識誰。
啊真是個怪人,很多人是這樣想吧,我是不在意,但我近期真的想練習,練習怎麼放鬆一些疏離,好好去傾聽一個人,傾聽一個人曾經破碎的樣子,希望不只是為了工作需要。有人需要被理解,但我不該只是基於感興趣而聽。
或許是出於生存意識的催促,我每年都覺得自己的某部分正在大翻新,這應該是好事吧,只是偶爾還是會有些傷心的念頭。奇妙的是,這種念頭居然在我最近看的日劇《喜劇開場》演出來了,相信「奇蹟之水」功效的哥哥拼命推銷給弟弟,你就喝下吧,無論弟弟怎麼勸也沒用
某一方面的我會想,是不是大家都喝了奇蹟之水好好的,就我沒有喝下呢?
你就喝吧你就喝吧
搞不好現在放在我眼前,我還真的會毫不猶豫喝下吧
標題致敬一本很喜歡的故事集,但好像把書弄丟了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