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招從英文啞巴到開口說英文

Weirdo diary
·
·
IPFS
·
這三招不是Google來的,完全是親身經歷來的路程

✅ 狂背單字。試過,但要開口說一緊張就全忘了!

✅ 看影集或原文書。試過,聽別人說或看別人寫都覺得合理,但自己來又是另一回事!

在去澳洲前,我的英文大概只有幼稚園程度,有試著要出國前惡補英文,讓自己熟悉說英文這件事,不過事實證明在我身上無效。後來發現學一種新語言,除了先從髒話開始XD,就是先「會說再學」,至少是我試過最有效也真的會開口說的方法。

■ 去你X的面子,以為不說錯能換來多少進步?

說錯很丟臉?老實說,我以前真的覺得有點丟臉。不過就連說母語都有說錯的時候,更何況是外語?當然更有機會說錯!!剛去澳洲時,其實內心是很渴望跟老外聊天,但又覺得自己不會講英文就不敢聊,因為害怕說錯被人笑也怕尷尬,好一段時間就停留在兩人互相對到眼,微笑一下說聲how are you?也不好意思再講下去就趕快跑。常常只能默默在旁邊看人嘻嘻哈哈交朋友,內心真的很羨慕。剛好有次在背包客棧廚房煮飯,旁邊兩位老外聊得很開心,很想學英文的我,就豎起耳朵在旁邊聽他們對話。對方是英國人跟法國人,剛開始以為他們是聊天很開心,後來仔細聽發現,那個老法幾乎是用英文單字跟老英說話,而且那位老法的英文也蠻破的,奇妙的是老英聽完後,居然就對老法講一長串句子,然後兩人就一起呵呵大笑。我心想,哇~老法好厲害,他說的單字至少我都懂,但是為什麼我只能在旁邊聽,無法參與他們,我好苦惱!再繼續聽下去發現,除了或許都是從歐洲來的(是英國脫歐前的事),會有些歷史跟背景共鳴之外,那位老法跟老英在講話時,他完全不害躁,想到什麼就講,即便他只是說單字,還一直聽不太懂老英在說什麼,他也沒在怕,就是一直跟他講下去。頓時心想,我覺得我會的單字可能也跟你差不多,我在怕什麼?說穿了,只是怕出糗說錯沒面子而已。當時的我真的很氣我自己,不敢說愛面子嘛!那就永遠在旁邊坐冷板凳好了!!

■ 從英文程度跟你差不多的人開始下手


突破了面子這個心理難關,慢慢開始鼓起勇氣跟別人瞎聊單字,不過我發現,這還真不簡單,不知是自卑心作祟還是人生太空洞乏味,還真的講不出個什麼來,頂多兩三句就散了,那為什麼老法可以做到?很苦惱的我又到處問同住在背包客棧中的華人,到底要怎麼學才能順暢地用英文聊天?客棧經理一聽(他本身是一位中國留學生),馬上湊過來跟我說,來教你一招,你先從英文講不好的國家開始下手。就他自己在客棧多年觀察下來發現(純粹是他在客棧裡普遍遇到的歐洲人跟經驗,不代表全部),像南歐(法國、義大利、西班牙...等)的英文普遍不會比北歐(德國、瑞典...等)好,所以你先多跟那些也還在學英文,跟你程度差不多的人交流,會學得比較不吃力,因為你們程度都算剛開始,就算瞎講、講錯也沒人知道XD。如果你一開始就跟英文程度太好的人聊天,第一他們英文好的有時說話速度超快,很有可能他說完你還沒抓到重點。第二他們已經習慣講英文了,表達方式跟初學者在表達其實是有落差的,怕你一直聽不懂會開始很沮喪,慢慢放棄學英文。所以想最快最簡單的話,就開始去找那些英文也才剛起步的老外開始講會輕鬆一點。聽他這番建議完,感覺是蠻有道理的,接下來我也按照他的方式去突破內心的關卡。試了二個多月,我只能說真的奏效了,跟那些英文程度相當的人聊天,壓力真的沒這麼大,而且會慢慢訓練自己講英文的膽量,再來就會開始習慣講英文這件事,變得越來越敢講,越來越沒去想“這句話是不是說錯了“或”我的文法是對的嗎?“這些事。

■ 找部百看不膩的影集或電影吧!


臉皮厚了,開始慢慢觸及到英文程度不錯的人,會激起想講更多、說更好的心,這時又有另一個難關要過,總不能每次都像牙牙學語一樣,講些太基本或是那些重複每天都在說的英文吧!除了去聽英文程度較好的人,如何去表達事情,可以學習、模仿他們,再來就要開始增加自己的詞彙量,那要怎麼學才不用去死背?影集或電影的幫助就很大了。你可以在上面學到很多生活用語或如何表達一件事。我個人是推薦六人行,這部實在太經典又好笑也很生活化,六人行也是那位經理推薦我的,他還誇下海口說,如果你全部看得懂也會說裡面的事,英文程度可以有60~70%的功力了。

總結

學英文沒有什麼快捷鍵,就是持續和堅持,跟做任何事都一樣。但首先放膽去說吧!老外們真的不在意你說錯了什麼文法或發音不標準,只在意你願不願意打開心懷跟他們有交流。

CC BY-NC-ND 2.0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

Weirdo diaryLife is tough but beautiful.
  • Author
  • More

情緒暴力

人生的斷捨離

社會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