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殘奧|奪三金兩銀 硬地滾球隊返港 「雙金」何宛淇奬金助年輕人 奪銀梁育榮盼聘照顧者助出賽

香港紀事
·
·
IPFS
·
在個人賽和混合雙人賽都奪金的「雙金」何宛淇說,「我發現,原來愛係可以解決好多問題」。她表示會以奬金貢獻社會,成立何宛淇奬學金,助年輕人多元發展。39歲的硬地滾球香港代表隊大師兄梁育榮則透露團隊辛酸,指每位運動員出賽,背後都有一位義工照顧者伴隨,他們往往要請假陪運動員出賽。梁育榮希望政府增撥資源給請全職照顧者,協助他們外出比賽,「等我哋無後顧之憂,可以去應付每一場比賽」。

(原文刊載於集誌社)

文|集誌社記者

巴黎殘奧,硬地滾球香港代表隊奬牌「大豐收」,奪三金兩銀,隊員今(7日)凱旋返港,在機場向傳媒分享創佳績喜悅,在個人賽和混合雙人賽都奪金的「雙金」何宛淇說,「我發現,原來愛係可以解決好多問題」。她感激丈夫兼教練、比賽助理員Jet(李榮傑),放棄高薪厚職,跟她一起追夢追奬牌。她表示會以奬金貢獻社會,成立何宛淇奬學金,助年輕人多元發展。

39歲的硬地滾球香港代表隊大師兄梁育榮則透露團隊辛酸,指每位運動員出賽,背後都有一位義工照顧者伴隨,他們往往要請假陪運動員出賽。梁育榮希望政府增撥資源給請全職照顧者,協助他們外出比賽,「等我哋無後顧之憂,可以去應付每一場比賽」。

何宛淇:原來愛係可以解決好多問題

「好開心!」「雙金」何宛淇笑說,今次硬地滾球創佳績,特別在 BC3 組別,終於可創香港歷史,在殘奧舞台拿到奬牌。自幼患脊椎肌肉萎縮症、已第三屆出戰奧運的她說:「我發現,原來愛係可以解決好多問題。特別好多謝屋企人,佢好愛我,由細到大,就算我係一位殘疾人士,都好悉心咁照顧我。」

還有更多的愛,來自她的丈夫兼助理員李榮傑,在她奪金一刻,給情深一吻,場面感人。何宛淇說:「好多謝我先生Jet(李榮傑),因為愛我,所以有高薪厚職,都要辭咗份工,去付出,同我一齊追夢,去追呢一塊奬牌」。

感謝體院、市民支持

她還要多謝的,有教練和香港市民,她續說:「因為愛,我哋嘅教練郭生,我係一個好唔聽話嘅運動員,我成日都有好多嘅要求,但佢都好讓我,好遷就我」。她也感謝體育學院、殘奧會、傷殘人士體育協會,「好愛我哋呢班運動員,所以先有好多資源畀到我哋,令到我地可以發展得好好,所以我覺得,愛係可以解決好多問題」。

她又說,「好多謝市民,捱眼瞓睇我哋比賽」。她指,決賽是香港時間凌晨三時,「你哋仍好支持我哋,好愛我哋呢班運動員」。她表示,在當地見到很多香港人來看比賽,「見到大家舉住區旗,同我哋嗌加油,好窩心。一切一切,我覺得,都係用愛創造出嚟。」

「我希望有好多位何宛淇」

今天奪兩金佳績,也令她憶起過去的辛酸,她憶述,很記得首次出戰奧運是在巴西,自己在個人賽八強止步。「阿Jet同我講,下一次,我哋一定要上頒獎台。佢希望,香港嘅市民,甚至乎世界(知道),香港硬地滾球,有何宛淇呢個運動員。𠵱家做到」。

不過,何宛淇仍未滿足,她希望,以自己有「少許成就」後,可貢獻社會,幫助年輕人。她說:「我貪心啲,我唔希望只係有我一位何宛淇,我希望有好多位何宛淇」,她表示,決定用奬金設立何婉琪奬學金,幫助年輕人,作體育、音樂等多元發展。

她表示,自己相信香港這彈丸之地,有很多精英,年輕人是香港未來,「特別好希望可在母校香港紅十字會甘迺迪中心,浸會大學,特別鼓勵無論殘疾朋友,或者大學生,等佢哋多啲資源,可以做佢哋鍾意做嘅嘢」。根據「賽馬會優秀運動員獎勵計畫」,個人賽獲金牌,可獲 150 萬元奬金,團體金牌可獲 300 萬元,個人銀牌可獲 75 萬元、團體銀牌可獲 150萬元、個人銅牌可獲 37.5 元、團體銅牌可獲 75 萬元。

張沅首戰奧運奪兩銀 「多謝榮哥 carry 我」

25歲的張沅,首次參加殘奧,即在個人賽和混合賽取得兩銀。張沅表示,出發前希望單打可入八強,雙打可有奬牌,現時自己在單打、雙打都有銀牌,結果比預期好。「都好開心」。她笑說,「多謝榮哥 carry 我,第一次打殘奧,就拍住攞到塊銀牌」,希望下屆可一起衝金。

張沅口中的榮哥,就是39歲的港隊「大師兄」梁育榮,兩人在混合 BC4 級雙人賽銀牌。回顧自己表現,梁育榮認為,整體發揮理想,在單打方面,有些關鍵球發揮得不太好,在八強止步;在雙打處理得好,到決賽不敵哥倫比亞的兄妹組合,榮哥說,對方發揮超水準,自己也輸得心服口服。


「大師兄」盼政府增資源聘照顧者助出賽

梁育榮表示,如無意外,下屆仍會再戰,再追殘奧雙打金牌,單打也希望再衝擊奬牌。他表示,已完成了第六屆殘奧比賽,他有感,「有直播後,多了香港市民支持」,多了不同的人在媒體對他們說加油、打氣,他自己也在比賽中學習到如何控制壓力,打好每一場比賽。

談及資源問題,梁育榮指,殘疾運動員每次出隊,都要一對一照顧,對運動員是很大需求。他解釋,全職教練只有三至四人,每次出隊約有十位運動員。一對一的照顧需要義工,而義工們本身有工作在身,每次都要請假,幫運動員作賽。


他指出,運動員每年出外比賽約三至四次,「其實可能未有咁多人手,幫我哋出去應付比賽,都希望政府,可以撥多少少資源,畀我哋硬地滾球,可以請全職照顧者,可協助我哋出去日常比賽,等我地無後顧之憂,可以去應付每一場比賽」。

他也希望,每一場比賽,可有多些媒體報道,讓市民更關心。他又多謝香港市民,他指比賽由早打到晚,感謝市民返工時間、捱夜看殘疾運動員,也庖謝背後的教練團隊,付出很多時間栽培運動員。

集誌社檔案|硬地滾球 奪三金兩銀

巴黎殘奧,香港代表隊目前奪得三金、四銀、一銅共八面奬牌,其中硬地滾球,奪得三金兩銀。金牌方面,龍子健在男子BC1級個人賽奪金;何宛淇在女子BC3級個人賽奪得金牌;她和謝德樺拍檔,在BC3級混合雙人賽再奪金。兩面銀牌,25歲首次出戰殘奧的張沅,先在女子BC4級個人賽取第一面銀牌,再夥拍 39 歲的「大師兄」梁育榮,在BC4級混合雙人賽奪得銀牌。


集誌社官網
集誌社Facebook
集誌社Podcast
集誌社Instagram
集誌社Patreon

All rights reserved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

香港紀事轉載各平台書寫香港紀事的文章及報導,包括社會時事、社區故事、文化歷史等。目前轉載平台包括「集誌社」和「法庭線」,並已獲授權,名單將繼續更新。
  • Author
  • More

鳥撞生死|搶救直擊 復康猛禽骨裂難飛 關於窗殺,我們可做什麼?

清潔工|調查指轉工難、待遇差 工會倡政府助建就業資訊平台

台灣藍綠攻防|場內肢體衝突 場外 1.5 萬人集會 具爭議三法案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