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vision history and IPFS entry, back to latest
追寻意义
IPFS What is this

Content Hash

宗教的缺失可以由教育来弥补?

追寻意义
·
·

《羊城晚报》对“灵修”换妻的报道,腾讯《今日话题》第二天就做出了一个专题(3月21日)。腾讯的评论专题向来是我所欣赏的,但这篇的一些观点实不能苟同。专题编辑知道“灵修”具有宗教性质,迹似邪教,但专题一开始提到灵修的流行时却将它归结于“生活智慧却累积有限,精神生活的贫乏”、“心理压力过大,或病急乱投医的民众,或对宗教缺乏正确理解”这些心理层面的原因上。我不否认心理是直接的触动因素,但他没有看到这些因素背后最根本的原因是宗教信仰的缺乏。

     专题第二部分解释“新兴宗教”时说“对于一部分人来说,在心灵上始终有对宗教的需求”,事实上几乎所有人在心灵上对宗教有需求。宗教的需求是普遍的而不是个别的,只有少数持有类宗教终极追求(比如共产主义)的人才对宗教没什么需求,就是这样的人在心理上对宗教也是有依赖。文中说“这使得在现代社会中,宗教仍被视为是维系社会安定与进步的力量之一”,在作者看来似乎现代社会之所以需要宗教在于其维系社会安定与进步。这和一位启蒙思想家的说法很像,这位启蒙思想家认为宗教是迷信,不科学,但为了社会安定即使没有宗教我们也要制造一个宗教出来。这种对宗教的功利主义态度与宗教的精神是相悖的,如果宗教界也这样看待自己,那宗教早就消亡了。

   实际上,在现代社会宗教没有消失反而还发展兴旺的根本原因在于宗教是人的根本需求而且没法被宗教之外的东西代替。否则,随着工具理性价值在现代社会的确立,物质的丰富伴随着社会的世俗化,宗教将趋于消亡。但80年代以来国际上出现了普遍性的宗教复兴运动,信教的比例持续上升,在伊斯兰世界,原教旨主义则快速崛起。很对生活在西方的富裕阿拉伯人成为原教旨主义的支持者,这些衣食无忧的人参与到恐怖袭击中去。如果我们不把宗教当做普遍性的根本需求来考察,我们便无法理解这些现象。

     正是由于没有认识到宗教是人的基本需求,不可替代,专题最后提出了靠教育来解决。而这恰与专题上面的一些表述相冲突。灵修的参与者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他们当中一些人的科学知识水平可能比小编还要高,他们却仍然参与其中。现代社会的教育水平越来越高,尤其是美国的高等教育普及最早,但美国恰恰是西方国家中宗教氛围最浓厚的国家。许多科学家信教,一些受过高层次科学训练的人还会成为邪教信徒这都是众所周知的。其原因在于科学无法解决信仰的问题。教育也解决不了宗教的问题。编辑丁阳希望教育能够“在信仰领域奠定理性基础”,法国大革命时期搞过“真理庙”让大家信仰真理,其结果呢,罗伯斯庇尔一死就不存在了。理性与信仰处于两个不同的领域,理性无论如何无法取代宗教的作用。在这方面小编与当年的蔡元培以美育取代宗教一样,是不可能成功的。至于公民教育,如果是指古希腊城邦那样培养城邦公民的“品德”,那么它倒还能够取代部分宗教的功能。

   最后谈谈中国为什么类似的迷信事件一而再再而三的发生,民众们一次次的被骗却乐此不疲。

   因为中国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缺乏宗教信仰的国家。中国文明在诞生之初就缺乏宗教气息。其后在大一统官僚制政府的统治下,皇权代表着神权,使得宗教力量边缘化世俗化了。但正如我上面所说的,宗教信仰的需求是普遍性的,中国没有西方那样成功的宗教信仰并不代表中国人没有信仰。在历史的长河中,各种神灵、地方原始宗教乃至世俗偶像(比如关公)都成了中国人信仰的对象。他们大部分都停留在迷信的阶段,其中有很多比秦铭远的“奥修”可邪恶多了。这些庞杂的迷信在中国起到了宗教的作用,但他们远没有达到基督教那样的精神高度。无论中国人信的是土地公、灶神还是观音、关公等等,中国人都是抱着功利的实用的目的来信仰的。信观音求子,信土地保一方平安,信龙王是祈雨,信关公这是维持义气。正是由于缺乏基督教这样对彼岸精神世界超越性的追求,中国这种服务于某一目的的迷信遍地开花。参加“灵修”的人大都是由于情感或事业不顺导致情绪出现问题,参加“灵修”课程都是以解决某一方面的问题为目的的,而开课者往往兜售一系列宣称有某某作用的产品。说到底这和某些人因感情、生活、事业上的问题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是算命师一样的。他们没能上升到纯精神的领域。


CC BY-NC-ND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