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領AI創新」獲諾貝爾獎:深度學習技術加速產業變革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
·
·
IPFS
目前,AI技術已廣泛應用至各個產業,主要有電腦視覺、訊號處理與自然語言處理三個領域。首先在電腦視覺的應用,包含切割與辨識醫學影像、檢測工業瑕疵,辨識農業病蟲害的影像、追蹤物件、自動駕駛技術。也有許多在運動科學的應用,例如人體姿態、追蹤球體的軌跡與戰術分析。

此篇報導為與工商時報合作,並刊載於〈科學家新視野專欄-「引領AI創新」獲諾貝爾獎:深度學習技術加速產業變革 〉。


文/國立中興大學資訊工程學系主任 吳俊霖

今年的諾貝爾獎突顯了人工智慧(AI)的角色,化學獎頒給AI技術預測蛋白質結構的科學家,物理獎則由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霍普菲爾(John J. Hopfield)與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的辛頓(Geoffrey E. Hinton)共同獲得。他們的研究是AI領域的重要基石,更為深度學習技術的廣泛應用鋪墊道路,為未來的科技與產業變革奠定基礎。

霍普菲爾提出的「聯想式記憶」技術,能在僅有部分數據的情況下重建完整的影像。此外,他發展的「霍普菲爾網絡」,可解決經典的最佳化問題,應用於改善路線規劃來縮短時間或成本。辛頓則因推廣了訓練人工神經網路的技術「反向傳播」而聞名,他發展的AI神經網路模型「AlexNet」引領近代影像辨識的突破,更開啟深度學習技術的浪潮。

目前,AI技術已廣泛應用至各個產業,主要有電腦視覺、訊號處理與自然語言處理三個領域。首先在電腦視覺的應用,包含切割與辨識醫學影像、檢測工業瑕疵,辨識農業病蟲害的影像、追蹤物件、自動駕駛技術。也有許多在運動科學的應用,例如人體姿態、追蹤球體的軌跡與戰術分析。在訊號處理領域,AI技術除了開展Photoshop等影像處理軟體的更多應用,也用於辨識與合成語音、生成音樂與影像,例如電視台的AI主播。至於自然語言處理領域,以大型語言模型為基礎的ChatGPT引起熱門討論與關注,能了解人類語言與聊天,還可寫出高品質的文章,甚至撰寫程式碼。

但AI的快速發展也帶來一些問題,例如深偽技術(Deepfake)產生的假影片,以及自駕系統有時會發生撞車意外,而大型語言模型生成內容時常出現不實資訊與偏見。此外,生成文章的著作權問題也值得討論。辛頓也提醒AI科技可能有失控的風險,需謹慎看待AI發展。

儘管如此,AI對產業的巨大創新與影響力堪比現代工業革命,影響著我們每一人。目前我們團隊正研究多項深度學習的應用,例如即時偵測鋼鐵廠傳送皮帶上的煤炭瑕疵,能避免火災的發生,以及農業影像病蟲害辨識系統,可即時辨識影像中的農業蟲害,省去人工時間。以AI偵測肺部纖維化影像則可協助醫師的診斷。我們還運用AI偵測桌球的即時落點與軌跡、分析球員動作與戰術,能有效提升選手的訓練與表現,更有望在比賽甚至奧運上奪得佳績。此外,我們也發展出能夠接受提問並回答農業知識的系統「神農TAIDE」,以及原住民語自動語音對話系統,協助保留少數族群語言。我們也研究法律判決書AI系統,協助檢索類似案件與分析判刑的要件,大幅減低法律作業的準備時間。
由此可見AI在製造業、農業、醫學、體育、法律、文化上皆有應用,今年諾貝爾獎再度顯現AI的科學價值,帶來極大投資潛力與效益。


SMC是獨立的科學新聞室,也是科學家與媒體的橋樑。作為一個非營利組織,我們在乎公眾如何理解科學研究的意義,也在乎新聞中的科學有無充分的證據。當科學研究成為新聞頭條,我們協助記者找到合適的科學家接受採訪,同時協助科學家說明科學研究的證據。

身為全球SMC網絡的一員,我們遵守國際章程,以多元資金維持組織運作,編輯台決策不受資助者影響。我們不畏科學爭議,站在科學與新聞的第一線,成為科學家與記者的夥伴,共同傳遞以證據為基礎的資訊。

邀請你成為SMC的力量,與我們一起改善台灣的科學溝通方式與科學閱聽環境,撐出更多公共討論的空間。

如果你認同我們的工作,歡迎捐款支持我們。

All rights reserved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我們是亞洲唯一的科學媒體中心,世界上第6個正在改變科學報導困境的非營利組織。 我們講究有科學證據的資訊,建立記者、科學家還有民眾之間的連結,一起用科學,創造對話,以及自由民主的資訊環境。 來這裡找我們:https://linktr.ee/smctaiwan
  • Author
  • More

「研究分析全球暖化下兩棲類面臨過熱的風險」專家意見

「親代照顧可以增加後代抵抗高溫的能力」專家意見

「Cell期刊的HKU5-CoV-2病毒最新研究」專家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