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書 05 | 聲音少了,反而更靠近自己

黃慶繁
·
(edited)
·
IPFS
·
某個意義上,離家的狀態讓我擁有了「安靜」,反而讓我更能專注,更靠近我自己。
馬特市自由寫「七日書」#2 :書寫家與故鄉

第五天( 6 月 7 日)那天,你離開了家,是怎樣的感受?人一直都在流動,你有離開過你的家,到別處生活嗎?有什麼難以忘懷的時刻,比如說第一次離家那天的場景。跟我們說說當中發生的故事吧。如果你沒有到他鄉長居的經驗,那有到過異地嗎。離開家後,是怎樣的感受?

小時候成長的房子不太大,原本是只有兩個睡房的單層住宅。經過拆裝改建後,只剩爸爸媽媽有獨立的房間。

家裡的男孩睡在客廳,女孩則睡在一個挖掉天花板上的隔熱層,再用木頭搭重新建出來的小閣樓裡。

簡單來說,家裡的人口數成長超出了房子原本設計的容積,每個孩子其實都沒有專屬於自己的一張床或一個衣櫃。更不必說「一個房間」這種太奢侈的事。

十八歲第一次長期地離家,是到了台灣嘉義民雄讀大學。搬進宿舍的過程,有許多馬來西亞同鄉學長姐熱烈接應,是個溫馨的記憶。

我記得,當我掏出錢包裡的錢,選購了人生中屬於自己的第一台直立電扇、第一支吹風筒,還有第一根掃把,心裡真的好爽好高興。因為有了一支自己的掃把,也意味著我有了自己的生活空間啦!

第一次離開家,第一次建立自己的小天地,是從這些基本的生活物件開始的。可是,很快地我發現,讓我快樂自在的不是更多的空間,也不是更多的物件,而是更少的聲響。

.

原生成長的家裡,每個孩子都有一個小座位,連成一排,一人一格大約120cm寬的桌子。回想起來,我好像從小就是一個喜歡黏在書桌上的孩子。

不盡然在勤力讀書寫功課。在書桌還有很多可以做的事。可以寫日記、可以塗塗畫畫、可以做點小手工,還可以拿墨汁來寫寫字。

我的小座位就在廚房的旁邊。我在搞我的各類小創作活動的同時,媽媽經常在我身後煮飯。我的沉浸時刻,總是搭配切菜的聲音,蔬菜下油鍋時噼啪聲響。她煮好上菜時必經我的位子,一定要喚我「來!裝飯吃飯囖!」。

我對環境周遭敏感,在擁擠的原生家庭裡成長,可以說難有真正無聲的時間。很多時候被強行打斷我愉快的小活動,必須乖乖去吃飯(好傲嬌的描述,受不了我自己)。

夜裡睡覺時,媽媽在我閣樓下方趕工車衣服。縫紉機運行的聲音間歇作響。我似乎很早就學會用某種今天普遍稱作「正念冥想」的技巧讓自己入睡。

.

獨自離家生活對我來說一直是快樂的事,因為我喜歡安靜的空間。

第一次離開家,我發現在自己的房間裡,能進入完全沉浸的工作狀態。無論是閱讀、寫作業還是創作,在完全專注的時間裡,我發現內心的能量飛漲,產力爆棚。完成事情後,也心裡也好飽滿富足。

某個意義上,離家的狀態讓我擁有了安靜的時空。讓我更能專注,更靠近我自己。去年暑假曾回家一個月,原本想要寫論文。但真的無法有任何進度。

離開家自己生活已經11年了。我發現無論到哪個他鄉去長居,我需要的都很簡單:一個不要太吵的空間,一個可以讓我搞東搞西的大書桌。我就可以快樂自給自足起來了。

朋友覺得我在馬來西亞雪蘭莪承租的房間佈置得很可愛,於是畫了送我作紀念。

我今日在書桌前的產力也不錯,把論文快修改完了!生命中第一次花了好幾年寫個超過白頁的內容,快完成了也真的好有成就感。

前幾天與老師同學聚餐,有人聊到論文的寫作障礙。一位老師介紹一本書,書名就叫“Writing Your Dissertation in Fifteen Minutes a Day”。

「你早上起來,什麼都別做,千萬別開始滑手機,你就是倒一杯水,然後坐下來寫15分鐘。想到什麼寫什麼,不顧慮語法,不必查資料,多語夾雜也可以。」

「寫完了,你把電腦闔上,才開始去做些別的事。去吃個早餐,散個步,洗個衣,然後記得要回來。從這個15分鐘任意輸出的基礎上,再去修訂及發展書寫。」

「很多時候,你不會真的只寫15分鐘,因為只要你開始投入,你就會一直繼續下去……」

參與 <七日書> 的產出過程,我經常一寫就進入過度沉浸,超過了原定的30分鐘。不過,連續的創作輸出,確實容易有好累想偷懶的時候。今天就是。壓線上稿,各位晚安!

CC BY-NC-ND 4.0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

黃慶繁既內向又渴望與世界連結的人,於是喜歡紀錄片、喜歡採訪寫作、喜歡閱讀與編輯。
  • Author
  • More

七日書 5.6 | 焦慮寶寶考車記

七日書 5.7 | 我與我的不配得感

馬特市自由寫「七日書」#5 | 成長軌跡
7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