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頭不能當枕頭,漢人不能當朋友」是句怎樣的話?
@彭捷在上游文章中,對我提出兩個問題,細細想來,這些問題都尤其重要,但是並非三言兩語可以說清楚。比如題中提到的「奴隸制」,到底是不是我們常規想像上所提的「奴隸制」?在學界也是爭議紛紛。但是究及這些用詞,其實可以梳理彝族族群從短短半個世紀間,所經歷的三種迥異的社會生活型態,包括1956年之前以家支氏族為基礎的獨立自主部落狀態,1956年到1978年左右的社會主義集體公社時期,以及1978年之後逐漸進入以市場為導向的改開時期。 以及彝族群體在融入其他族群社會,生活時所產生的文化衝突。
我來試著細細回覆一下@彭捷的問題。
1. 彝族還有「奴隸制」嗎?有的話是怎樣的形式?
有關彝族奴隸制的問題,阶级制度確實在彝族地區存在,比如普通稱的黑彝和白彝族,是較為化簡地分法,一般認為黑彝是貴族。所謂的奴隸制也是曾經存在的,大概終於50年代。但是該奴隸制度是不是古羅馬所說的奴隸制,這個在學術界和現實中有很多爭議。此外,在中國民族政策的宣傳語境裡有一點很清楚的是,這樣的詞的出現,實則是為宣傳民族改革前後的強烈對比。在現實中,彝族的「奴隸」(他們稱為「娃子」)其實也就是一個大家族的長工,他們也用主人的姓氏,在民族改革以後很多人仍然生活在原奴隸主家裡,並不是後來宣傳資料上寫的勞工階層多麼苦難,這樣身份的人大概到現在,最後一批也已經80歲左右了,也都被當成大家族中的一員對待。今年我有一個彝族朋友家裡的「娃子」去世,他們是當作自己的「爺爺」的輩份和規格為其送終。
上世紀早期,彝族會搶經過涼山的漢人當「娃子」。我遇到一戶三姐妹,她們的父親當年被搶來之後,又搶了一個漢族女人給他做老婆,生了三女一男。(因為彝漢當時不能通婚,並且娃子地位比較低)。後來民族改革之後,這個男人帶著最小的兒子回了江西老家,這三姐妹仍然留在涼山,雖然是漢族,但母語是彝語。
2. 提到彝族有「石頭不能當枕頭,漢人不能當朋友」的俗語,對此很好奇,彝族人那麼討厭漢人是何解?由什麼時代開始?彝族人對其他中國少數民族會有同樣的憎恨、不信任嗎?
這句俗語「石頭不能當枕頭,漢人不能當朋友」的解讀就比較有趣,一種是朋友之間的互相調侃。這個層面不必多做解釋,只是被當作一句玩笑使用。
但是這句話背後的歷史倒是值得探討。彝族地區較為廣闊,除了涼山地區,還有在雲南也有較廣分佈。早在元明清時期,中央政府對彝族地區就開始施行管轄,但是雲南的情況和涼山完全不一樣,涼山山高且迂迴,在四川難於上青天的蜀道裡算是top層級吧。在改土歸流以前,採用的是土司制度,改土歸流之後政府的駐兵也無法被派到涼山,管轄只是名義上的,基本是沒有被管轄的狀態。真正開始進入管轄是50年代,民族改革之後,其實也是因為這樣,共產黨在宣傳時才會說彝族是直接從奴隸制到現代的民族。
至於為什麼出現這句對漢族不信任的俗語,在民族改革之前,國民黨也有駐兵在涼山地區,你可以查一下涼山首府西昌和國民黨的關係就比較清楚。那個時候他們也禁止彝族從事一些神職的工作。當時我在訪問一些老人的時候,說他們如果做祭祀,被發現會被山下的兵拿槍桿打頭。彝族有這樣的約定,如果兩個家支需要武力解決問題,他們會約定好時間地點, 不會趁其中一家在辦喜事或喪事(對彝族而言是大事)來偷襲。但從國民黨進入涼山開始,就會趁彝族在辦大事,暴露出沒有準備好作戰的時候來偷襲。俗語也都是生活經驗的積累,只是在那個年代,彝族對周邊漢族的認識是非常少的,肯定不能類比現在這個族群對漢族或其他民族的認識。所以也不是簡單地說彝族對漢人有長久的憎恨,這個肯定是沒有,涼山的彝族和漢人的認知不過就是半個世紀。如果說現在仍然會有這樣的問題,應該是出現在資源分配不均,個人交往的問題上,這句話又被重新用。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
- Author
-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