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辞去年薪百万的工作,去加拿大开“黑车”、卖“大鹅”? | 100个不上班的人

林安
·
·
IPFS
·
今天是“100个不上班的人”第十三期,我想借邰晓明的故事,与你们聊一聊:已经获得世俗意义上成功的中年人,还会有哪些焦虑?

35岁,上市公司部门总经理,管理一支破百人的团队,年薪百万、有车有房,这可能是许多人奋斗的目标。已经拥有这一切的邰晓明,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感到抑郁。

人在高处,总有一些外人看不见的东西让一个人不自由。不同年龄段、不同身份地位的人,也都有独属于他的那份焦虑。

困扰很久之后,晓明选择了逃离这样的生活,亦或是开启一段新的人生。

已经获得世俗意义上成功的他,被什么所困扰?逃离后的新生活,又是怎样的?

今天是“100个不上班的人”第十三期,我想借邰晓明的故事,与你们聊一聊:已经获得世俗意义上成功的中年人,还会有哪些焦虑?

邰晓明 36岁  加拿大
前公关公司部门总经理/现斜杠青(zhong)年

年薪百万、有房有车的上市公司高管,在焦虑什么?

“每天早上醒来,胸口都压着一块大石头。”还在公司当高管时,邰晓明曾这样形容自己的日常焦虑。

作为公关公司的高管,维护客户关系、搭建管理团队、把控项目进度是他日常工作的一部分。无论对上对下,对里对外,都付有责任。

而在加班闻名的广告圈,7乘24小时的工作强度是家常便饭:

电话微信永远在线,哪怕在国外旅游的大巴上,也会被客户的电话叫醒;每个月出差3-4次,航班出行率打败了99%的航旅玩家;每个月也总有那么几天凌晨三四点下班,去麦当劳吃个早餐,迎着清晨五、六点的太阳开车回家。

“有一次加班后,在开车回家的路上,我在四环主路上睡着了一秒,醒来后发现在往隔离带上开。”这样有惊无险的经历,邰晓明说起来却轻描淡写。因为他觉得作为公关行业的从业人员,大多数人可能都有过类似经历。

工作中的邰晓明与Mike隋的合影

虽然高强度的工作听上去辛苦,但这并不是促使他选择离开的原因。

在公司工作到第12年,从一个月薪只有3000元的底层员工,到年薪百万的部门经理,该经历的一切都经历过后,人到中年的他,迎来了职业上的天花板。

与之前每隔2-3年就晋升一次不同的是,到总经理级别后,晋升开始变得缓慢,再加上2016年底,整个公关行业外部市场遇冷,部门业绩开始放缓,个人成长也同步进入停滞期。

那段时间,邰晓明感觉自己一直在向外输出已有的知识经验,却很少有机会能向内摄入新的养分,“感觉身体被掏空,力不从心”,他这样描述那阵子的感受。

最严重时,他甚至感到抑郁。特别在每年年底时 ,自己下一步的发展规划、公司的KPI指标、对百人团队肩负的责任,再加上那时家里有一些变故,自己的感情也处于不稳定的状态,这些综合在一起,曾一度让他抑郁到想自杀。

这样焦虑的生活大概过了2-3年,到2017年,35岁的邰晓明和太太有了生孩子的打算,但那阵子北京连续雾霾爆表。

“我想给孩子一个更好的成长环境和空间,我太太的家人在2000年就全家移民了加拿大,综合这些主客观条件,我才有了移民加拿大的想法。”

2014-2017年间,邰晓明去了很多次加拿大,与太太的家人一起探讨未来在那边可以做的事情。

调研过加拿大的房地产市场后,他认为过去十年加拿大房地产的发展和收益不错,是一个刚需行业,所以初步想法是可以去那边做房地产投资。

邰晓明在加拿大改造的第一间别墅

于是他变卖了自己在北京的一处房产,盘算清自己的已有资产后,确定即使在没有特别好的收入来源的情况下,也可以照顾好家人和孩子。有了这个保障后,他向老板正式提出了离职。

“在一家公司工作了12年,我其实已经习惯了当时的生活状态,无论在收入上、心态上、还是行为习惯上,突然选择主动跳出舒适圈,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其实也会焦虑。”

出国前的邰晓明,每月背负着超过五万的贷款,家里还有常年住院的母亲和退休在家需要经济扶持的父亲,再加上收入不稳定的太太,说不焦虑是不可能的。

但他还是选择了迈出通向自由职业、不上班的那一步,因为和焦虑相比,他对未知的新生活更加充满期待。

离开工作奋斗了12年的地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即使他已在心中打了无数次底稿,在正式告知老板这个消息的那一刻,还是忍不住流下了眼泪。

邰晓明曾连续两年拿下PRWEEK亚洲公关金奖和铜奖

2017年5月31日,是他十几年上班生涯的结束。也是他开启不上班新生活的第一天。

他给自己放了一个月的长假,带着太太去塞舌尔和迪拜旅游了一圈。7月,他来到加拿大,正式开始了大龄斜杠青年的新生活。

大龄斜杠青年:开“黑车”、卖“大鹅”、造别墅

到加拿大的第一个月,缓慢的生活节奏让晓明一度觉得每天的状态几乎是静止的。

当不需要每天看塞满邮箱的邮件,没有人来询问他做决策,也没有客户打电话问项目进展后,晓明整个人的生活节奏都慢了下来。

他给自己安排了每周4-5次健身,用3-4个月的时间,将35岁的中年身材练回了20多岁的年轻体魄。

与此同时,闲不住的他也在积极寻找当地可以赚钱的项目。

2018年是中国和加拿大旅游年,随着近几年去加拿大旅游的中国人逐渐增多,晓明想到的第一个流量入口就是“地接司导”。

“加拿大与美国的关系,就好比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的关系,大家打卡完澳大利亚后,也会顺便去周围的新西兰玩一圈。但随着中美关系恶化,美国旅游签证难度的增加,越来越多中产阶级在把美国玩了几遍后,会选择来加拿大。”

对市场需求变化的敏感察觉,是公关人必备的素质之一。

晓明决定做高端定制旅游,开着自己的“小黑车”,接待来自中国的家庭和朋友。他把这块业务在朋友圈和自媒体上发布后,很快就陆续有客人来,最初的客人是一些朋友,后来是朋友的朋友。

邰晓明和去加拿大旅游的客人

基本上每个月都有一波客人要接待,他会提前了解客人的需求,根据客人的类型帮他们私人订制旅游路线,全程开车带玩,有时也会提供住宿、移民、生子、投资置业咨询等增值服务。基本每位客人的收费是500-600加币一天。

从管理百人团队、接一单几百万的项目、每天被人称呼“邰总”,到开车做地接司导、一单赚几千或几万人民币、被人称呼“晓明司导”,晓明承认一开始会有心理上的落差,但他很快就适应了这个新身份。

因为“之前做公关总觉得太虚,一切为了数据服务,不直接面对消费者,缺了点温度。现在直面客人,用服务换人心,更有存在感。”

但“黑车”毕竟不是天天开,加拿大的冬天来临之时,闲不住的“晓明司导”又嗅到了新的商机——代购加拿大鹅羽绒服。

加拿大鹅羽绒服去年曾在国内火热一时,晓明在国内的一些朋友曾询问能否帮忙代购,每周帮3-5个朋友专程购买后,晓明决定干脆在冬天专门做加拿大鹅羽绒服的代购业务。

同样是利用公关人擅长自我营销的特质,他在朋友圈给自己做了张海报,自称“加拿大鹅王”,由于他的朋友圈人群定位比较精准,来自朋友圈的订单源源不断,那个冬天他卖了100多件加拿大鹅羽绒服,赚了20万左右人民币,就连当地的销售都知道他的“鹅王”称号。

当然除了“开黑车”和“卖大鹅”,邰晓明还尝试了很多其他事情。比如充分利用国内资源,在温哥华举办母亲节华人慈善演唱会,吸引来了1500多人参与。

他在温哥华的“改造别墅”工程也在同步进行:2016年花140万加币在温哥华买下一栋旧宅,再花1-2年时间推倒重盖再销售。

7个月后原来的旧宅被晓明成功改造成了一栋焕然一新的别墅,今年2月这栋别墅以264万加币的价格售出,加上施工建筑费,在这个旧宅新造的房地产投资项目中,晓明获得的净利润是20万加币。

目前他手上还有3-4处投资的旧房仍在改造中。

以上所有林林总总的收入加起来,在加拿大的第一年,晓明的年薪不仅没有比离职前低,反而突破了上一份工作的收入。

作为一名前公关人,邰晓明做每一件事情前,都会计算好做这件事情的投入产出比,他只做能在单位时间内产生不错收益的事情。

掌握赚钱的能力,有赚钱的资源、方式,远比有一个赚钱的工作和平台更重要。”晓明说,他到现在也不知道自己的下一桶金在哪里,但他并不为此焦虑。

“有一次我跟太太在国外旅游,她开玩笑问我这笔钱赚完了,下一笔在哪里?我说我真不知道。当时我们在迈阿密的飞机上,当飞机落地到达海滩边上时,我说我知道了。”

邰晓明和太太在旅行途中

擅长思考和捕捉市场上的机会,整合自己原有的技能和渠道,找到规律后,把它们变成做起来开心,同时有不错收入产出的东西。

这是邰晓明目前即使没有公司每个月按时发工资,也不感到焦虑的原因之一。

不上班不等于不工作,吟完诗远方还有砖等着搬

与之前常常加班熬夜不同的是,每天自然睡、自然醒成了邰晓明的常态。如果把在加拿大的生活拉成一年周期来看,运动、家庭生活和郊游占据了大部分比例。

邰晓明在俄罗斯看世界杯

至于赚钱,倒像是穿插在日常主线中的插曲。

“常常是今天醒来发现要赚钱了,国内有一个项目需要我帮忙推荐资源,或者有朋友要帮忙买羽绒服,或者国内的朋友过来去接机。每天有太多可能性和未知,但又很稳定,因为这些都是以周为单位一定会发生的事情。”

这些稳定的“客源”自然离不开晓明多年工作的人脉与资源积累,现在哪怕是人在加拿大,为了不与国内朋友们的生活脱节,他每隔几个月都会飞回国内见见老朋友,聊聊大家最近在做的事情。

“我原来以为一个人不上班,没人要求你就会散漫下来,会产生惰性,没想到我反而比以前更积极。”晓明说,没人固定发工资,反而会逼出一些狼性的东西,让人不愿意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机会。

在加拿大生活的第一年,邰晓明一直在给自己的生活做加法,他尝试了诸如代购、旅游、投资等很多事情。

接下来的几年,他要给自己的生活做减法,减掉那些投入产出比不高、不是专业所长的事情,然后再锁定重点发力、不断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在这个过程中明确自己的身份和角色。

也许邰晓明现在或曾经拥有的一些东西,对于一些人来说,已经是他们的人生目标,比如当高管、年薪百万、拥有不错的社会地位和人脉、不上班的自由生活。但这些对邰晓明来说,并不是一个可以让他就此退休的人生高度。

“你问我人生的终极目标是什么,这个问题我想了很久,写了很多答案又删掉了。”邰晓明说,“如果年轻的时候你问我这个问题,我可能会给你一个比较物质的答案,但现在,它又发生了改变。”

他把目前的人生目标定为“做一个有价值的人”和“过有意思的生活”。

“我觉得能一直把生活过得好玩有意思,不忘初心、保持童心是一件很牛逼的事情。随着人年龄越来越大,焦虑变多,社会角色变复杂,想每天都过得开心有意思,找到生活中的小确幸,是一件挺难的事。

回归生活本真的快乐,这是一个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者”,对人生的终极追求。

在结束这场对话前,我们再次回到了不上班的话题,晓明说:

“不上班不等于不工作,很多人看到一些自由职业者常年到处旅游、生活滋润,但那并不是不上班的全部。”

“不上班只不过把朝九晚五的生活方式换成了诗和远方。但别忘了吟完诗以后,远方还有砖在等着你搬。”

这恰恰也是我一直想说的话。

开始做“100个不上班的人”采访计划后,经常有人问我“如何才能不上班也有钱赚”。这种问题总让我无从回答,因为它根本就是一个伪命题,背后也隐藏着提问者“不劳而获”的心态。

不上班不等于不工作,无论选择朝九晚五,还是诗和远方,工作始终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无法剥离。

与其整天四处寻找不工作也可以赚大钱的“神丹妙药”,不如先踏实做好手里的工作,好好搬砖、好好赚钱来得实在。

(关于邰晓明的更多故事,可关注他的公众号:van_prman )

-采访/撰文:林安-

-配图均由被访者提供-

-商务合作微信:xtutux3-


林安,《只工作,不上班》作者/播客「逆行人生」主播/自由会客厅品牌主理人。

代表作「 100个不上班的人」,持续调研跟踪自由职业、数字游民、远程办公等生活方式。


微博/公众号/小红书/b站:林安的会客厅

All rights reserved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

林安写字者,长期观察自由职业领域,喜欢一切新鲜、有趣、多元的生活方式与文化。 活着是为了创造。希望能创作出一部留世作品,它可以是文字、影像或者照片。 大陆已出版《只工作,不上班》
  • Author
  • More

2020年,一个自由职业者决定去创业

放弃移民和买房,他用100多万完成现代版“清明上河图”

4月复盘 | 我们如何处理闲暇,就如何过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