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吞并克里米亚与纳粹德国占领苏台德区的对比

Robert
·
·
IPFS
·
民族问题、地缘政治、侵略行为和绥靖主义

我觉得现在这个时代,正处在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前夜,联想起历史以前看《第三帝国的兴亡》,里头有一段是讲纳粹德国占领苏台德区,然后捷克被英法出卖割地~亡国的故事,想到了普京俄国吞并克里米亚,然后在网上搜索了一些资料,作了个不严肃对比,只是自已写的玩。

德国占领苏台德区,与俄国吞并克里米亚,是两个具有相似性和差异性的历史事件。它们都涉及到了民族问题、地缘政治、侵略行为和绥靖主义的因素,但也有不同的背景、过程和结果。

希特勒在布拉格

以下是一些对比:

民族问题:

苏台德地区是捷克斯洛伐克境内以德意志族为主的地区,这些德意志族人传统上亲德,对捷克斯洛伐克国家认同度不高,而且因德语地位等问题与捷克斯洛伐克中央政府矛盾甚深,其极端者要求“回归”德国。希特勒利用这一民族离心倾向,鼓动苏台德德族人脱捷入德,并以武力威胁捷克。

克里米亚是乌克兰境内以俄罗斯族为主的地区,这些俄罗斯族人传统上亲俄,对乌克兰国家认同度也相对较差,因俄语地位等问题与乌克兰中央政府矛盾甚深,其极端者要求“回归”俄国。普京利用这一民族离心倾向,鼓动克里米亚俄族人脱乌入俄,并以武力为后盾发动政变吞并克里米亚。

从这一点看,两个事件都有民族分裂的特征,但也有不同之处:

苏台德德意志族人在捷克斯洛伐克独立时就反对加入,而且在1938年发生了大规模的暴力骚乱和流血事件;而克里米亚俄罗斯族人在乌克兰独立时多数支持加入,而且在2014年没有发生任何镇压和流血事件。

地缘政治:

苏台德事件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当时德国被迫签订了《凡尔赛条约》,割让了大量领土和殖民地,并承担了沉重的赔款和责任。这使得德国民众产生了强烈的不满和复仇心理,希特勒就是利用这种情绪来推动他的“收复历史领土”和“争取生存空间”的计划。而捷克斯洛伐克则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新建立的国家,它加入了法国支持的“小协约国”,成为了欧洲大陆上反对德国复辟的一股力量。希特勒认为捷克斯洛伐克是法国的傀儡国家,威胁到了他的安全利益。因此,他决定先消灭捷克斯洛伐克,再对付法国和英国。

克里米亚事件发生在冷战后的欧亚大陆,当时俄罗斯在苏联解体后经历了长期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动荡,失去了大量的领土和势力范围,并面临着西方国家的包围和遏制。普京就是利用这种情绪来推动他的“收复历史领土”和“维护国家利益”的计划。而乌克兰则是在苏联解体后新建立的国家,它希望加入欧盟和北约,成为了欧亚大陆上亲西方的一股力量。普京认为乌克兰是西方的傀儡国家,威胁到了他的安全利益。因此,他决定先吞并克里米亚,再对付乌克兰和西方。

从这一点看,两个事件都有地缘政治的动机,但也有不同之处:

苏台德事件是在德国被打败后的复仇行为,而克里米亚事件是在俄罗斯被孤立后的反击行为;苏台德事件是在德国实力强大时的侵略行为,而克里米亚事件是在俄罗斯实力衰落时的挽回行为。

侵略行为:

苏台德事件中,希特勒以捷克斯洛伐克对苏台德德意志族人的镇压和歧视为借口,要求捷克斯洛伐克割让苏台德地区给德国,并威胁如果不同意就发动战争。他还利用了苏台德地区的地理优势,把它作为进攻捷克斯洛伐克的跳板。最终,在英法等西方国家的绥靖政策下,捷克斯洛伐克被迫放弃了苏台德地区,而希特勒却没有停止他的侵略野心,不久后就吞并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再进攻波兰,并引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克里米亚事件中,普京以乌克兰对克里米亚俄罗斯族人的歧视和威胁为借口,要求乌克兰放弃对克里米亚的主权,并派遣军队和特工占领了该地区。他还利用了克里米亚地区的战略价值,把它作为控制黑海和中东地区的重要基地。最终,在美欧等西方国家的马马虎虎制裁政策下,乌克兰失去了对克里米亚的控制,而普京却没有停止他的侵略野心,不久后就支持了顿巴斯地区的分裂运动,并引发了俄乌战争。

从这一点看,两个事件都有侵略行为的特点,但也有不同之处:

苏台德事件中,希特勒是通过外交手段和军事威胁来达到目的,而没有直接使用武力;而克里米亚事件中,普京是通过秘密行动和武装干预来达到目的,而没有公开宣战;苏台德事件中,希特勒是在西方国家默认或默许下进行侵略,而没有受到任何有效阻止;而克里米亚事件中,普京是在西方国家半心半意反对或谴责下进行侵略,而没有受到任何实质干涉。

绥靖主义:

苏台德事件中,英法等西方国家采取了绥靖政策,即为了避免战争,而对希特勒的侵略行为进行让步和妥协。他们认为希特勒的要求是合理的,而且苏台德地区是德意志族人的自决权,不应该干涉。他们还希望通过满足希特勒的部分要求,来安抚他的野心,从而维持欧洲的和平与稳定。然而,这种政策却鼓励了希特勒的嚣张和贪婪,使他更加肆无忌惮地进行侵略和扩张,最终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克里米亚事件中,美欧等西方国家采取了有限的制裁政策,即为了惩罚普京的侵略行为,而对俄罗斯进行经济和外交上的限制和隔离。他们认为普京的行为是违反国际法和乌克兰主权的,而且克里米亚地区是乌克兰领土的一部分,不应该被割让。他们还希望通过施加压力和影响力,来迫使普京放弃克里米亚,并恢复乌克兰的完整与统一。然而,这种三心二意的制裁政策却激化了普京的敌意和反抗,使他更加坚持和加强对克里米亚的控制,并扩大了俄乌冲突的规模和范围,最终导致了俄乌全面战争。

从这一点看,两个事件都有绥靖主义的影响,但也有不同之处:苏台德事件中,西方国家是过于软弱和退让的绥靖主义者,而没有有效地阻止希特勒;而克里米亚事件中,西方国家是敷衍了事,没有有效的,强硬对抗普京。

经上说:已有的事必再有,作过的事必再作;日光之下并无新事。

CC BY-NC-ND 4.0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

logbook icon
Robert马特市活动大使 马特夜话 周末晚八点 自由二台 电子报 https://robertli365.substack.com YT频道 https://www.youtube.com/@Mynightchat
  • Author
  • More

全文记录 台灣民眾黨第四屆中央委員選舉政見發表會

马特夜话95期回放 欧文笑长 2025 幣圈投資指南

94期马特夜话回放 千翊晨《写作之外,我的咖啡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