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調適差距報告》公開,專家怎麼說?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
·
(edited)
·
IPFS
同時,應當要更慎重的參考採納該報告所提,長期穩定資源投入項目的重要性。例如投入教育宣導資源提升社會大眾對氣候行動認知、評估與追蹤脆弱族群衝擊、建置氣候變遷監測資訊系統,以及檢討國家與地方調適計畫與資金投入的適配性,輔以定期務實的檢討機制,確保弱勢者不會成為氣候調適行動中的被犧牲者等。

議題背景:

聯合國環境規畫署11月7日發布2024年調適差距報告。報告指出,各國必須在COP29上承諾強化財政行動,並加速擴大調適規模,以縮小調適資金的龐大缺口,特別是對發展中國家的資金支持,增強發展中國家的調適能力。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提供觀點,並翻譯調適差距報告的關鍵訊息。

研究原文:

專家怎麼說?

【趙子元】

2024年11月8日
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畫學系教授 趙子元

在今年十一月十一日即將召開的COP29前夕,聯合國也循例陸續公布《2024排放差距報告》(Emission Gap Report 2024)以及《2024調適差距報告》(Adaptation Gap Report 2024),前者的最重要結論昭示若排放大國們,沒有推動更積極的減量作為,本世紀全球升溫將災難性的上看攝氏2.6度;勢必導致極端天氣事件持續劣化,也使開發中國家的高災害風險群體(老弱婦孺)陷入更深的衝擊,特別是處於戰亂或內政動盪狀態,而尚未提出任何國家減緩排放或調適行動計畫的國家。

2022年起調適差距報告的主軸,即強調全球在調適行動中處於「知易行難」的困局,因此持續倡議調適作為若要落地,必須有更大更充足的財務支持,才能真正救民於水火之中。而今年的調適差距報告更直指,逐年擴大的調適資金缺口,是調適作為遠遠落後的關鍵因素。報告歸納產生調適差距的重大問題,包括各國調適行動計畫完備性不足、超過六成調適資金來自於公部門致使用途受限、缺乏更多元創新的私部門資金投入策略與機制、調適資金分配的公平性問題等。

調適報告也提出可能的解方,包括透過公部門創新財政機制,以及推出新型態調適資金投資策略,如績效導向的氣候韌性基金(performance-based climate resilience grants)或建立韌性信用制度(resilient credits)等以加速提升私部門的資金挹注調適行動。然而,調適差距報告也提醒,即便在調適經費遠遠不足的窘境下,依然要注意調適資源投入的比重,不宜持續大比例投入資源於科技突破或硬體改造等直覺反應式的項目。要清楚認知建構普羅大眾的氣候調適能力並兼顧社會包容、性別平等才是調適行動成功的基石,報告也建議不能因需要長期投入資源,無法短期見效而把調適單純視為一種困難的投資。同樣的,建立長期而穩定的監測資料庫,以提供準確的科學根據、公開揭露資訊也是縮短調適差距不可或缺的投資之一。

就台灣而言,我們在去年《氣候變遷因應法》的修法中強調調適的重要性,其積極的氣候行動態度值得肯定,對比該報告對世界各國在政策制度作為的評價,台灣應該是優等生。然而觀察我國政府對於整個氣候調適系統的建構,如調適行動在不同政府層級與部門分工計畫的協調互補、對應經費的編列投入及如何調整策略開源等,如上述報告指認的關鍵重點也的確尚未完備,應借鏡今年調適差距報告中的建議進一步積極回應。特別是如何強化引入私部門對氣候調適行動的資源投入,金融體系、保險制度以及公部門財政制度創新等,都是努力的重點。

同時,應當要更慎重的參考採納該報告所提,長期穩定資源投入項目的重要性。例如投入教育宣導資源提升社會大眾對氣候行動認知、評估與追蹤脆弱族群衝擊、建置氣候變遷監測資訊系統,以及檢討國家與地方調適計畫與資金投入的適配性,輔以定期務實的檢討機制,確保弱勢者不會成為氣候調適行動中的被犧牲者等。當然,就台灣地處於全球氣候變遷影響光譜中,易受災地區的現實狀態,只靠台灣本地資源推動氣候調適行動恐杯水車薪。本於國際氣候行動公平正義的原則,如何爭取國際資源投入調適行動也是需要政府與台灣優勢產業思考的方向。



SMC是獨立的科學新聞室,也是科學家與媒體的橋樑。作為一個非營利組織,我們在乎公眾如何理解科學研究的意義,也在乎新聞中的科學有無充分的證據。當科學研究成為新聞頭條,我們協助記者找到合適的科學家接受採訪,同時協助科學家說明科學研究的證據。

身為全球SMC網絡的一員,我們遵守國際章程,以多元資金維持組織運作,編輯台決策不受資助者影響。我們不畏科學爭議,站在科學與新聞的第一線,成為科學家與記者的夥伴,共同傳遞以證據為基礎的資訊。

邀請你成為SMC的力量,與我們一起改善台灣的科學溝通方式與科學閱聽環境,撐出更多公共討論的空間。

如果你認同我們的工作,歡迎捐款支持我們。

All rights reserved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我們是亞洲唯一的科學媒體中心,世界上第6個正在改變科學報導困境的非營利組織。 我們講究有科學證據的資訊,建立記者、科學家還有民眾之間的連結,一起用科學,創造對話,以及自由民主的資訊環境。 來這裡找我們:https://linktr.ee/smctaiwan
  • Author
  • More

「研究分析全球暖化下兩棲類面臨過熱的風險」專家意見

「親代照顧可以增加後代抵抗高溫的能力」專家意見

「Cell期刊的HKU5-CoV-2病毒最新研究」專家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