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舊的循環&療癒痛苦|媽媽對兒子佔有欲的來源?

Li Sa
·
·
IPFS
·
帶著恐懼的愛會帶來限制,看見自己的恐懼,勇敢放手,給孩子自由。

當一段關係更進一步,就會開始接觸到對方的家庭。有的家庭看似有著令人稱羨的母子關係,但有的時候和我們想像中的不一樣……

一開始是兩個人,接著進入了你的人際圈,如何重新平衡呢?

舉例來說,當媽媽看到兒子為女友下廚,便問:「我老了以後你會對我這麼好嗎?」兒子其實也願意為母親下廚的,不需要媽媽刻意這麼問。重點是,爸爸比起兒子更應該「對媽媽這麼好」,媽媽為何把期待轉移到兒子身上呢?兒子和爸爸的角色對調了嗎?

在傳統家庭裡,父親可能忙著賺錢,又不擅於表達情感,但母親仍需要情感上的支持,便可能在潛意識中,把兒子當成情感支持的來源。兒子有時會跟著母親一起責怪父親,畢竟,和母親變得如此親近,父親便被孤立了。無論孤立是如何開始的,父母關係為何會失和,結果是沒有人真正在自己的位置上,沒有人得以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衝突會發生在什麼時候呢?答案是,當兒子帶女友回家了,當兒子長大想成家時,媽媽會因為害怕失去兒子在情感上的支持,而下意識排斥兒子的對象。如果兒子不覺醒,繼續當媽媽的替代老公時,受害的最終會是誰?是他的伴侶及孩子,因為此時此刻的他,就像當年對自己父親的認識;一個缺席的丈夫和父親,不論是長期不在家,還是心不在焉。他的伴侶則品嚐著他母親曾經的苦痛:情感上不被另一半所支持。

在家庭裡缺席的父親,如果一直沒有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就沒有機會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表面上不用負責任,但內心還是充滿遺憾的。

當一樣的事情在下一代重演,我們也許可以推託說:這是「無法改變」的家族業力,就像兒子的母親已經認定自己的丈夫徹底失敗、永遠不會改變一樣,於是她轉向自己的兒子索討關愛。但實際上的情況是,如果兒子願意不再當母親的替代丈夫,把自己這些年所扮演的角色還給自己的父親,重建與母親的心理距離,新的平衡就能被建立起來。下一代將有新的開始,因為所有運作良好的小家庭,都是從夫妻能夠互相支持,不必從年幼的孩子身上獲取,實際上想從伴侶身上得到的關注開始。

給自己改變的機會,不再複製上一代的模式。

這件事情難不難?如果兒子的對象一再被懷有控制欲的母親氣走了,或是兒子不願改變,那模式還會再複製下去……

想要打破循環,首先要看到,在這個失衡的關係中,不只兒子持續扮演了爸爸——給予媽媽應由爸爸提供的支持,母親也「錯誤地」以為自己能夠「取代」兒媳的「功能」。

在華人的傳統觀念裡,孝道優先於良好的伴侶關係,但這樣的兒子真的孝順嗎?放任母親為所欲為的兒子真的孝順嗎?如果他願意僅僅做一個兒子,退回到自己的位置上,願意交還這些年來,他扮演父親的替身而得到的母親的優待,才有可能不再傷及伴侶,並照顧好自己的家庭。這個家庭的核心組成裡沒有母親的位置,也不應該有。這個家庭的基礎是他與伴侶的良好關係,他需要完結自己在上個家庭,也就是原生家庭的篇章,才有辦法開始新的家庭。

對兒子的母親來說,這是一場求關注的表演,也是一場檯面下的權力鬥爭,而她——做為一個需要學會放手的母親,她的心安不是任何人有需要負責的,更不是現在或是未來的媳婦需要去配合的,兒子的母親要去面對自己的痛苦,靠著多年來把兒子當成自己的替代伴侶,是在逃避什麼從來沒有好的傷痛?這麼多年來始終把兒子當成止痛藥,到了無法放手讓他去擁有自己生活的全新篇章,究竟自己的生活哪裡出了問題?

心為什麼空空的?要怎麼修復它呢?

兒子的母親必須要立即停止視自己為受害者——在兒子與其伴侶建立關係後的受害者,如此才能停止對媳婦的攻擊與對立。

父母之所以偉大,是因為他們的愛是透過不斷的放手,來支持一個孩子長出自己的力量。在無條件的愛裡沒有我需要你來滿足我,而是我愛你所以我們都能夠自由。不願放手的母親,不能夠讓孩子幸福,自己也會活在痛苦當中。

「所有的攻擊都是在求救。」我們看見了這名母親的痛苦,但協助其繼續逃避並不是我們來到她面前的目的。只有檢視自己的信念,往內療癒自己,而不是把過錯推到自己假定的第三者——兒子的伴侶身上,只有到那時候,婆媳才能真正的成為朋友,只有到那時候,打破了舊的循環,真誠的和平與友誼才會來到,而我們都想守護的家庭,才能夠茁壯。

我們比我們面對的挑戰還強大,回到自己所屬的位置上,協助其他人回到他們的位置上。當你允許自己有改變的機會,你也會看到其他人的改變。每一個人扮演的角色都很重要,我們都很重要。

放手才能前進,未來在等著你!


CC BY-NC-ND 2.0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