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纱》——揭开面纱,欢迎来到真实世界

她们的武术俱乐部
·
·
IPFS
《面纱》是凯蒂作为女性探寻完整自我的故事,作家毛姆将凯蒂放在了更为广袤的世界里,旨在让她感受真实世界的残酷和人性的光辉,凯蒂对于宁静心灵的追逐是这本书始终不变的主题。

漂亮的英国名媛凯蒂在婚恋市场上失意,二十五岁了仍未寻得如意郎君。在年龄的焦虑和父母的胁迫下,她接受了仅见过两面之缘的沃尔特·费恩的求婚。沃尔特·费恩是一位沉闷的细菌学家,即将前往当时的英属殖民地香港任职。婚后,他们在殖民地定居下来,凯蒂遇到了英俊潇洒、风流倜傥的已婚英国政府官员查理·汤森,并坚定地相信他们之间擦出的火花正是她梦寐以求的、矢志不渝的爱情。当凯蒂沉沦在激情中时,丈夫发现了她的不忠,向凯蒂下了最后通牒:要么查理·汤森与妻子提出离婚并在一周内迎娶凯蒂,要么冒着死亡的危险跟随他去霍乱肆虐的中国内地,湄谭府。在看清了情夫始乱终弃的真面目后,凯蒂别无选择,和丈夫一同前往湄谭府。

《面纱》是凯蒂作为女性探寻完整自我的故事,作家毛姆将凯蒂放在了更为广袤的世界里,旨在让她感受真实世界的残酷和人性的光辉,凯蒂对于宁静心灵的追逐是这本书始终不变的主题。

爱慕虚荣的名媛和枯燥无趣的细胞学家之所以能够结合,是因为双方都隐约怀有不切实际的期待,但是这种期待很快落空,两人完全没有共同的爱好和话题,情感的维系如履薄冰,沃尔特指责凯蒂愚蠢、轻浮,没有头脑,与自己作为高知的追求完全不符,但凯蒂不认为这是自己的错,她坦然:“我生长环境里的人喜欢什么我就喜欢什么,我喜欢跳舞、打网球、去剧院看剧、喜欢热衷运动的男人”。凯蒂清醒地意识到自己并没有什么错,只是随波逐流而已,正如波伏娃的理论,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被塑造的。特定的文化、社会、家庭环境塑造了性别,因此性别是生理性的,也是社会性的。

不同时代、社会、国家的男性、女性呈现不同的特质,社会塑造了性别,性别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凯蒂对自己的境况无能为力,因为她也从未见过与自己的生活不同的其他女性,也从未踏出过固定的的生活圈层。学者Christine Delphy围绕后结构主义提出了社会性别观念的潜力不在于它将男女之间的差别非自然化,而在于它将人们的注意力集中到人类被分成两个社会性别范畴的划分过程上,即女性到底如何成为女性,严格的社会规训、没有榜样作为参考、一成不变的生活环境,凯蒂这样的女性是某种形式下社会能动的产物。


凯蒂仓促地步入婚姻,即使她意识到这是一场注定以悲剧告终的关系,她也仍然对爱情和婚姻抱有幻想,以为最符合其爱情标准的查理·汤森是“最优解”,但当无助的自己把他当作救命稻草而惨遭拒绝时,凯蒂揭开了社会赋予女性的第一层面纱——爱情。就像一片黑暗被一道闪电照亮,马上又引入黑暗之中,只是窥视一眼,已经让凯蒂不寒而栗。事实上,凯蒂爱上的并不是这个人,而是长久以来女性被教育出来的,对于爱情的幻想。

在湄谭府,凯蒂固定的生活模式被横空打破,她面对的不再是富足的生活,舞会、酒会、网球,而是瘟疫、死亡、原始森林和匮乏的物质世界。她看到生死、疾病,横尸遍野,也看到修女们的善举和对基督教教义的追随,这些都在某种程度上重塑了凯蒂对于世界、信仰,甚至是全人类的看法。凯蒂是特定环境下被塑造出来的女性,而真正的世界只有在她揭开层层面纱后才能触及。

从抗拒想逃,到被迫接受,到主动加入教会,凯蒂的心路历程不断迭代。她发现自己可以选择看着每天都有人死去,而自己仍然享受特权,也可以走进教会,救治病人、关心孤儿们。随着她的改变,她的自我价值不断加码,由此获得了独属于自己的成就感和归属感,这些都是在过去的生活方式里非常陌生的。也许凯蒂对于这些事情并不擅长,或是离开这个特定环境后不会继续,但她通过这些付出,意识到我的生活还可以如此这般,原来我是一个有价值、有爱心的人,原来奉献也会让我感到幸福。在这个特定的空间里,许多限制和壁垒被打破,凯蒂更加自由,空间不再束缚着她,她从原有的生活模式中解放出来。

进入教会后,她带着孩童般的视角去打量教会的一切,她尽力去理解修女们献身信仰的精神追求。教会院长沉稳、坚定,谦卑,举止严肃克制,因为她的出现,凯蒂有了一个清晰的榜样,她身上的特质让凯蒂意识到跟她隔着一段距离,让凯蒂觉得自己像一个笨拙的女学生。院长既有贵族夫人的屈尊仪态,又有圣人的谦卑为怀,她是改变凯蒂最深的人,凯蒂追随着她的脚步进入教会,瘟疫和贫穷让教会的生活难以维持,但正是这段经历让凯蒂见到了现实生活最本质的模样。只有揭开这些面纱,凯蒂才知道自己之前追求的都是无关紧要的东西。

毛姆也在书中提到“道”,但是他没有着墨太多,在他的语境里,“道”是一种可遇不可求的“境界”,实际上,凯蒂对于“道”的追求并不热衷,她所做的改变都是自发性的,不是为了追随丈夫的脚步,更不是追逐某种道义,只为更多的认识这个世界,并将外界的一切折射到自己的内心深处。自由是一直萦绕在她心中的念头,尽管未来仍旧模糊,这一念头却像河上的薄雾,在清晨阳光的照耀下焕发虹彩。不仅仅是解除那让她消沉的伴侣关系,更是逃离了让她降低人格的爱情,与自由相伴的,还有勇气,战胜自己的人最为强大。

性别是社会框架中的特定过程,当框架被打破,既定的性别的规范也会自然地分崩离析。有了这一系列的探索,直到沃尔特死去,她与沃尔特之间也没有产生爱情。当凯蒂回到家时,她重新审视了自己的家庭,看到父母的真实家庭分工以及关系的裂痕,意识到自己对于现有生活模式和社会规训的厌烦,坚定地和父亲一起踏上了远行的路途,期待揭开这个世界更多的面纱。

作者:米米 小狮
配图:小狮

#她们的读书会#


Kongfu Girls是全网首个专注于服务女性影迷与艺术爱好者的文化社群。基于对当下流行影视作品的批评,我们致力于同女性观众建立起一套属于自己的,能抵御银幕歧视、纠正文化偏⻅的评价体系。

我们提供去中心化的讨论平台,组织写作活动和电子读物,以提高女性影人及其作品的可⻅度、提升女性在 评论界的话语权和参与度。我们鼓励女性发表自己的声音,分享真实的遭遇,在这里找到情感的共同体。我们要让被动的观看转化为主动的创造。我们要让女性与生俱来的勇气成为立场,要让行动与变革的信心诉诸文字。因为,每位女性读者和观众都是改善我们文化环境不可或缺的一份子。

公众号:Kongfu Girls
微博:她们的武术俱乐部
合作邮箱:[email protected]

All rights reserved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

她们的武术俱乐部一本女性主义文艺独立读物。 分享女性共创的电影、文学、社会评论,挖掘历史与文化中被遮蔽的女性群体表达与体验,在批判中激发生命力与创造力。
  • Author
  • More

2025年金球奖提名:女性影人、恐怖片的主流奖项突破与黑人女性演员的“玻璃天花板”

纪录片《永向战场》:朋克女性摄影记者“永不移开的目光”

金马61|香港多重身份艺人钟雪莹荣膺最佳女主角,女性影人星光持续闪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