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不光荣

陈奇
·
·
IPFS
·


记得小学初中时,每周要进行一次大扫除,每每这个时候,班主任就用“劳动光荣”这种口号来激励大家,甚至教室黑板后面也是学生用粉笔写着“劳动光荣”几个大字。共产主义的口号大多如此,必须要拔高到全人类的价值观来实施压迫。剥削者让被剥削者自身产生一种崇高的感受,并心甘情愿接受对方的剥削。


今天共青团中央发的一篇文章《劳动,创造文明》便是如此,先是历数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都是劳动者创造出来的历史。先是从神话说起,盘古开天,是劳动;女娲补天,是劳动;大禹治水,是劳动;黄帝造指南车,是劳动……在赞颂劳动光荣的同时不忘贬损西方神话中神的“好吃懒做”。随后又提到新中国的发展,是靠劳动建立的,从三峡工程到高铁、神舟飞船,这一切都是劳动创造文明的体现。先不说建三峡工程造成的代价,把一切归功于劳动本身就是愚蠢的,而这种用宏大叙事来达成剥削的目的本身更是无耻,正如马云说“996是福报”一样无耻。


当然,用宏大叙事来做宣传是一贯作风。我想,大部分人也都明白劳动光荣只不过是一句口号罢了,没人会在上班12小时之后,还对自己说“劳动真光荣”。现代人把自己当作社畜,本身就说明劳动就像牲畜一样,没有任何荣誉可言。我认识的不少朋友也都希望能在40岁之前退休,日本也拍了不少关于社畜的电视剧,这些都证实着劳动只是劳动而已。


让我真正不适的是文章的另外两个观点。

一个是“劳动者,应该享有最高的荣耀,扫大街、盖房子、送外卖、造芯片、修铁路、写代码、造火箭……没有谁高谁低,都是建设社会主义。”


另一个是“劳动不但创造人,劳动还能改造人,改造我们的思想,改造我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总结来讲,一个是“劳动是平等的”,另一个是“劳动改造人的思想”。


1.

我曾在澳洲做过两份工作,一个是农场工,一个是建筑工。两份工作都可以称作是劳动,字面意义上的劳动。在做这两份工作的时候我没有受到过任何的歧视,在办公室工作的不会看不上户外工,有些人甚至特地去找这种户外工,因为更接近自然,也可以体验新事物。我想,不被歧视的最大的一个原因是,蓝领工作的工资和福利并不比白领的工资待遇低,有时甚至会更高,在这个基础之上,工作当然是平等的,没有工作歧视。


但是在我们这个社会主义国家呢?扫大街的真的和造火箭的一样都是劳动吗?通过混淆劳动间的差别来试图抹平不平等的现状,以“荣耀”之名掩盖被剥削者的不平等处境,这比资本主义更坏更无耻。


劳动与劳动之间是有高低之分的,人与人生来也是不平等的,任何试图否定这些的人都值得警惕,都值得细想ta所处的位置。只有先承认了不平等,才有向平等状态前行的可能。平等是目的,而不是现状。一旦平等被掩盖成了现状,那改变就无从谈起。


2.

劳动能改造思想吗?

在澳洲工作的那两段经历中,我感受不到任何思想的改造,如果有的话,那就是劳动让我变的没有思想,每天做着重复的体力劳动,在一天工作结束之后没有任何思考的欲望和动力。这听上去像极了现代的大部分白领工作,每天工作回家后,只想打开抖音或是综艺节目,看点“开心”的,毫无思想可言。在这方面,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无差别之分,都是让人的思想消失。


当然,在我的这些表述中,劳动和工作是一回事,我想这与共青团的这篇文章所要表达的劳动的意思是一致的。


3.

关于劳动与工作,汉娜·阿伦特在《人的境况》中有非常好的解读。

在阿伦特看来,人类有三种活动:劳动(labor)、工作(work)、行动(action)。简单来说,

「劳动」的目的是维持生命,为生活的必需而产出。例如:粮食。由于这些必需品是易逝的,故劳动必须是周而复始的。

「工作」的目的是建立世界,其产物是世界的持存物,例如:建筑、雕刻、书画、文章、思想。由于这些持存物是久住的,故工作是一劳永逸的。

「行动」是是三者中最为特殊的,指的是人自由地对公众进行互动,向他人呈现出自己的故事,例如:表演艺术、公共演说。


在工业革命之前,「劳动」与「工作」的区别明显;但在工业革命之后,不少工艺品(持存物)被当成消耗品在使用,使得「劳动」和「工作」渐渐融为一体。


在古希腊时期,「劳动」是奴隶的生活形态,为了维生,奴隶必须忍受社会结构对他所施加的必然以及主人对他的统治。这与现代意义上的「工作」无太大差别,只是形式上的不同罢了,工作的目的是生存,仅此而已。这种生存与动物的生存是同质的,非洲大草原上的狮子为了生存得捕猎,捕猎就是一种「劳动」。只劳动的人亦可称作「劳动动物」。


因此,劳动是没有思想的,更无所谓“光荣”,想必你不会认为小猫小狗的捕食行为也是一种光荣吧?


4.

劳动动物只对物质有所追求,就像动物无法像人一样去欣赏一幅画、感叹大自然的美景,只对生存必需品有所需求。

阿伦特对「劳动动物」的评价是,“劳动动物的空余时间只会花在消费上面,留给他的时间越多,他的欲望就会变得更贪婪、更强烈,这些欲望也会变得更加精致,以至于消费不再限于必需品。”

这对于这个节假日来讲真是一语中的,劳动只是一种消费,劳动就是在消费与被消费之间无限循环。


我想到意大利记者奥里亚娜·法拉奇在她的书《给一个未出生孩子的一封信》里面有这么一段,

“你尤其无法逃脱这条法则:为了吃饭你得付钱,为了睡觉你得付钱,为了散步穿上一双鞋你得付钱,为了在冬天取暖你得付钱。而为了钱,你就必须工作。为了工作你就必须屈服。他们会告诉你许多关于工作的故事,比如工作之必要、工作之欢乐、工作之尊严,等等。但你永远也不要相信。因为这些正是被人别有用心地炮制出来为那些统治这个世界的人服务的又一个谎言。工作是敲诈,是勒索,甚至在你喜欢它的时候,也是如此。因为你总是在为某人工作,但就是没有为你自己。你总是努力工作,但从来就没有什么快乐可言。”


5.

阿伦特认为,「行动」才是人类「自由」的充分展现。

也只有行动才能体现人之为人的特性。这种行动是我在上篇文章里所说的“表达”,这种“表达”是面向公共的,当公共领域的表达被不断压缩,只剩下「劳动」与「工作」时,人便失去了自由,人不再能体现人的独特性。而在我们这个社会主义社会,「行动」是不被允许的,建设社会主义的只能是「劳动」,因此,「劳动」是光荣的,也只能是光荣的。


然而,文明只属于人类,不属于动物。动物没有文明,劳动也无法创造文明,只有行动才能创造文明。




CC BY-NC-ND 2.0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