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方式決定未來
關於未來總是會有憧憬?我們都希望未來會比現狀更好,但這希望存有一個問題,你暸解人的認知方式過程嗎?習慣性眼前的認知,未來不會有何改變,眼前所認知的,只存在知識範圍內,眼前的認知,不會比電腦認知更多,然而人腦比電腦更有優勢,想像的空間是電腦所沒有的,不曾更改過,未來變的更加難以定驗,習慣性的眼見為憑,眼前有了目標,存在變的有意義,活下去有了理由,努力尋找有興趣的目標,停留關注在眼前,成了人的認知能力。
為什麼會喜歡看書?想從中找到更有趣的目標,書中能看到別人想些什麼,比較自己有何不同,因此我們習慣眼前的關注,知識探索是一種認知的方式。
甚至也認為旅遊各地,能帶來不同的世界觀,不管跑到哪,所能關注的還是眼前,不同世界有著不同的美景,我看到了,眼見為實,才算是真實的世界。
但存在的世界,還有我們所不知的,螞蟻說我看到了全世界,人類不經意的一腳,卻毀了螞蟻的世界,說明眼前所見是真實的,但眼前的世界觀太小了!很容易不經意就被摧毀。
我們知道知識的累積,能讓生活過的更好,習慣性的眼見為實或為憑,眼前還是主要的認知方式,而停留於知識範圍內,說明個人的世界觀,並沒有改變過什麼,還是如同螞蟻般的看世界,在此小世界裡,在乎的是真實,而不在乎真相。
眼前發生是真實,但並非是真相,原因在於真實沒有過程,只給出了答案,眼前只看到真實的答案,是非對錯給了真實,誤會正義有了真相,真實和真相看似有著相反方向,因此眼前所見到的,未必是事實的真相。
真相的出現,總是在真實發生的過後,此句話在說明一件事,通常我們只會關注眼前真實的發生,經情理法的判定後,也不解事實發生的背後,就斷定眼前的是非,許多人呼喊著要社會正義,許多不可告人的真相,就存在這社會,人還是依眼前的真實,決定了是非,所發生過的事,就此不了了之,真相只留待有心人士去處理。
真實發生在眼前,事實發生有真相,我們的眼後存有個事實,一般人無法理解的事實,是個存在的認知方式叫做視野,視野指的是想像空間,創造就是來自想像,空間越大視野就越大,愛因斯坦的視野,大到無人能匹敵,以物理的方式講出真相,留待後人去理解,愛因斯坦的成就,當前的知識是無從學習,因此並非來自眼前的學習,是環境因素促成眼後的視野擴大,他的想像空間,令人感到不可思議,而許多修道人士,同樣也是在修眼後的視野,來自所謂的冥想,放空心中的思緒,當放空之下,想像的空間就放大,久久修習後,不在相信真實發生,只在乎存在的真相,一切事實的源頭,真相給出了答案,開闊的視野已做到了,想法真的自由了!站在高處的想法,社會的結構想法,變的清楚明白,不會再糾結於社會上,只能說今朝有酒今朝醉,感嘆著眾人皆醉我獨醒。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