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警報:天空特別藍的那一天

渏巷
·
·
IPFS
·
「求求你⋯⋯不要投在廣島。」

「Wien,這太詭異了。」

「什麼?」維也納·奧地利望著窗外歡慶的人群,沒有停下拉弓的手。

「維也納會議。」巴黎簡短答道。

這和一百二十四年前維也納用來伴奏的曲子是同一首。雖然和當時聽起來很不一樣,但有相同的特質——旋律彷彿纏住了周圍景物。巴黎邊聽邊想著,這應該是維也納寫過最特別的曲。

「我覺得這很諷刺。」維也納喃喃地說。她放下小提琴,這使她顯得有一點點不協調。

這就是它的特別之處吧,巴黎想。雖然和喜悅融為一體,卻完全沒有歡樂的感覺。

每一句都好像在說:從今天起,我的國家就沒有主權了——


我今天也坐落於占領區內。

巴黎看了看日曆。一九四〇年七月一日,離德奧合併已經過了兩年。

誰想要當占領區的首都啊。她一面想著,一面勉為其難地起床。

盥洗之後,她先練了一下鋼琴。她雖然不像維也納彈得那麼好,但她也練過幾個世紀。

巴黎認為鋼琴有讓人冷靜的效果,這時她很需要,何況她還得思考待會的電話該用什麼當作開場白。

大約半小時後她起身,小心翼翼地撥電話給維琪。

電話很快就接通了。「Paris, s-sauve moi.」

維琪驚慌失措,連法語都說得亂七八糟,巴黎只能拚命安撫她。

「維琪,妳冷靜點,」她說道,「遷到那裡不一定會有事情發生啊,如果真的有事情發生,我也會和妳一起處理,畢竟我還是名義上的首都⋯⋯」名義上的首都。她何時能講得這麼自然了?「其他首都不會怪妳的,他們都很有經驗。反正首都要出面的時候我都會在場,妳不用擔心⋯⋯。」

直到最後,巴黎都沒有說那句「恭喜妳成為新的首都」。


一九四〇年首都聚會的地點定在里斯本。(「我覺得我們應該找一個中立國。」巴黎說。里斯本同意。)

「我這樣也算首都嗎?」維琪邊走邊埋怨。

「我想是的。」巴黎回答。維琪怨恨地嘆氣。

她們推開餐廳的門,一走到裡面的座位就看到柏林一副如坐針氈的樣子。

「你還好吧?」巴黎問,在他旁邊坐下。柏林只草草點了點頭。

巴黎光看柏林的表情就知道這不會是個太愉快的聚會。太多同盟國了——不,應該說太多被占領區了。讓他們和柏林共處一室肯定沒好事。

「晚安。」倫敦說,姿態優雅地坐下來。

「喔,晚安,倫敦。」巴黎說,給他一個不安的眼神。

接下來他們經歷了史上最尷尬的聚會,巴黎簡直不敢想像要是倫敦缺席的話會怎麼樣。他總是可以讓氣氛保持和平,但又不刻意,一切都是那麼自然又流暢。

不過後來發生的事似乎就有些超出倫敦的能力範圍了,特別是在被占領區的首都喝多了酒開始亂罵的時候。

「他媽的閃電戰!他們以為我們是這麼好解決的嗎?」

「還有更誇張的,他們要決定我們的事的會議居然沒有我們的人在欸,真是有夠荒謬⋯⋯」

「到底是多悲情的國家才會被瓜分這麼多次啊?」

「我才不想當首都呢,」維琪喊道,「它帶給我好多麻煩,從來沒有這麼多過!我只想當一個小城而已!」

巴黎環顧四周。里斯本對她苦笑;華盛頓和她交換無奈的眼神。

她和倫敦其實也沒少吃二戰的苦頭,但他們表現得很自制,至少不會在柏林面前抱怨。

巴黎認為最糟糕的還是維也納的經歷:

「我上次才從列車上逃出來,」她低聲說道,「開往集中營的。你知道,我也有猶太血統,他們沒有略過我的理由。我差點就被送進毒氣室了,一直到最後他們⋯⋯他們都還是看得見我。」她的聲音顫抖。

「抱歉。」柏林囁嚅著,快步走向門口。

巴黎向眾人使了一個眼色,便跟著柏林出去,留倫敦下來安撫大家情緒。


柏林很少哭,巴黎印象中幾乎沒看過他哭(除了在簽凡爾賽條約的時候)所以她看到柏林落淚時總是特別不知所措。

「維琪不擅長當首都,」巴黎說,「她需要時間適應⋯⋯」她突然停下來。那她呢?她也要適應她的新身分——「名義上的首都」嗎?

「我連一封信都沒有寄,」柏林哽咽地說,「我從來沒有寄信給希特勒,叫他⋯⋯叫他不要再做那些瘋狂的事!」

「你說我們最好不要改變歷史,我們也同意。」

柏林搖搖頭,彷彿在說「可是這還不是歷史」。

「Wien沒有怪你,就算發生這種事她也沒有怪你⋯⋯」

這時倫敦安靜地從街道的另一邊走來。

「都處理好了嗎?」巴黎問。倫敦點頭。

「其實已經算散會了⋯⋯噢。」他突然打住,表情痛苦。

「倫敦?」巴黎說,趕緊扶住即將失去平衡的倫敦。「怎麼回事?」

「謝謝妳,巴黎,」倫敦說,抵著牆想穩住自己。「我想是倫敦大轟炸。」

倫敦大轟炸?巴黎完全不知道這件事,最近她實在太忙了。只要維琪法國一出事(例如又抓了猶太人或是去打了什麼國家)維琪就歇斯底里地打給巴黎,然後她們就得四處去道歉。

巴黎完全不用問是哪個國家在轟炸倫敦,因為柏林又開始啜泣:

「英格蘭,我真的很抱歉,我不應該不道歉的,對不起⋯⋯」

唉,偏偏是倫敦,巴黎一邊聽倫敦虛弱地安慰柏林一邊想,但她又馬上糾正自己。不對,這樣還不夠全面。

偏偏是倫敦。偏偏是柏林。偏偏是維琪。偏偏是Wien。偏偏是我⋯⋯偏偏有這種事。


巴黎認爲他們不該拖著依舊臉色蒼白的倫敦到處亂跑,所以他們又連夜趕回去。

「希望不要再轟炸了。」柏林在回程的火車上表示。她和倫敦默默點頭。


「求求你,華盛頓,不要投!」廣島跪在華盛頓面前懇求,「求求你⋯⋯求求你阻止他們!」

「廣島,我沒有那個權限⋯⋯」華盛頓無奈地說。

「求求你,」她苦苦哀求,「拜託你們的總統吧,寫一封信也好,求求你⋯⋯不要投在廣島。」

她不敢相信自己會這麼自私。「不要投在廣島」——意思是可以投在小倉或長崎嗎?不過她確實沒辦法想到小倉和長崎,更進一步地說,她真的希望原子彈投在其他地方,隨便哪裡都可以,只要不在廣島就好。她願意做任何事來阻止原子彈在廣島爆炸,她可以拚命央求華盛頓而絲毫不感到羞恥,因為她是廣島,這是她的城市。

「我會試試看,」華盛頓躊躇著說,「可是我不能保證一定會成功。」


廣島在接到華盛頓的電話時就覺得不妙,但她不敢說破。

「喂?」

「廣島嗎?」華盛頓小聲地說,「嗯,他們還是決定要投。妳是主要目標,替代目標是小倉和長崎。」

廣島努力說服自己。她絕對不能怪華盛頓,畢竟在大部分城市都同意柏林所說的「歷史應該交給市民自由發展」的情況下,能寄出一封信已經算是特例了。再說,投原子彈這種事本來就不是一封信可以改變的。

「已經確定了?」

「⋯⋯我很抱歉,廣島。」

她握緊拳頭。「那我要上去。Enola Gay。」

「不——廣島,那太危險了,妳不可能上去投原子彈的飛機啊!」

「華盛頓!」她大吼,「你想,那東西投下去後我還能有意識嗎?」

一陣停頓,然後廣島說:「我必須在現場。你懂嗎?我必須在現場。」


本州廣島澈底絕望了。

她會祈禱到最後一刻,但當她聽到「廣島上空天氣良好,視野十英里,高度一萬五千英尺,雲量十二分之一」時,她知道再也沒有希望了。

她咬住拳頭免得自己叫出聲來。她不能做出任何會引起機組人員注意的事,他們可能會以為她是日本派來的間諜——她也有部分符合。

當她看見廣島市時,她幾乎要哭了。這是她的城市,也是她自己。她看著機組人員做準備,她卻什麼都不能做。要是她攻擊他們,她搞不好還會被丟下飛機呢。她說不出原子彈爆炸和從九千公尺的高空墜落哪一個比較糟,但被丟下去也不能阻止他們投原子彈吧。她胡思亂想著,開始數秒數。她還能保持清醒多久?

她只數到四十三。


「廣島。」華盛頓輕聲喊道,「妳還好嗎?」

「嗯。」廣島應了一聲。對一個核爆城市來說,這樣已經算不錯了吧。

他們緩慢、小心地爬出飛機。廣島幾乎失去了行動能力,走沒幾步就得停下來一次。

「妳真的沒事嗎?廣島。」華盛頓擔心地問。

「我想可以吧。」廣島喘著氣回答。空軍基地似乎比以前大上三倍,她懷疑自己能不能走完。她想到當初躲過空襲時她有多麼慶幸——她現在能感到慶幸的只有她的身體不像倫敦而已。

「我寧願被空襲。」她嘟囔了一句,勉強站起來。


除了像死人一樣地癱在天寧島之外,廣島完全不記得她是怎麼回到美國的。

接下來的幾天過得很快,主要是因為她一天能夠保持清醒的時間很短(這讓大家很擔心)她也出現了一些原爆症的症狀,像是高燒、嘔吐之類的。

爆炸之後她就沒看過廣島市——她也不可能回去——但她可以從自己的感受猜出當地的情況。

她反而平靜下來。也許是當最壞的情況發生時,就不用害怕它會不會發生了吧。她想著,望向窗外。

她可以為小倉和長崎祈禱了。

CC BY-NC-ND 2.0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

渏巷喜歡書店的配樂, 喜歡D大調, 喜歡平和的人際關係。 喜歡衛星都市,也喜歡通勤到市中心, 喜歡pacific的讀音。 喜歡冷靜的人物與他們崩潰的瞬間, 喜歡專有名詞, 喜歡在安靜的氛圍中發生戲劇性的事。
  • Author
  • More

版權所有

一家四口

至少今天不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