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外匯保證金,哪個交易平台確保資金安全呢?
一直強調一個觀點:市場景氣的時候,平台幾乎是可以閉著眼睛選的,因為這個時候靠著傳統模式經紀商就可以賺的盆滿缽滿,無需鋌而走險做一些更為激進的事情但是當行業在走下坡路,且主觀上未來三到五年都將延續這一趨勢的情況下,市場各種刀手就來了。
這也是為什麼這幾年殺豬盤跟資金盤越來越多,因為小資逐利群體早已經註意到光靠傳統模式已經很難能夠吃到肉,又不遠像別人一樣隱忍挨餓在寒冬中苟且,等待著黎明的到來。
甚至是一些以前看起來不錯的經紀商也開始不安分不老實了,其核心原因就在於本身這類經紀商入市就是為了逐利一波的,市場不景氣了,轉型或者退出就成了他們考慮的點。
此外,有很多經紀商退出了,有些是基於監管問題,但是也有寫是基於約談問題,比如曾經紅極一時的萬致和英諾。部分槓精說失去了中國市場還有東南亞市場,事實是一個經紀商如果沒有做成全球性經紀商以前失去亞洲市場,基本上是很難做起來的,甚至會不會繼續做都是一回事。
這牽涉到人文習慣、語言問題等等。很多經紀商轉戰東南亞市場不還是主打開發國內客戶,比如GMI 比如籌備中的GK等等一些相對還可以的經紀商,GMI自己的銷售都說基本上不會再回中國和東南亞的市場。
簡單羅列零售外匯市場(日本市場、俄羅斯市場除外)
第一選擇:
(入選標準:具備上市公司、銀行機構等頭銜,業務全球性的且比重良好,本身俱備長期穩定發展的能力)
1)美國IB盈透證券:
美國最大在線網絡券商、市值近百億美金的上市公司,1978年註冊成立的43年老牌,但是零售外匯只是其冰山一角,主打證券、期貨和期權,美國CFTC上註冊為BD證券類。
2)英國IG集團:
英國最大的零售外匯經紀商,同時也是全球純零售外匯領域的絕對一哥,市值約50億美金的上市公司,業務分佈較廣,比如在加拿大、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市場都是頭號選手。 1974年註冊成立47年的老牌。
3)英國CMC:
1996年註冊成立的25年的英國CMC,市值約18億美金的上市公司(今年股價跌了很多),業務分佈廣泛,主要的競爭市場跟IG很相似,市場動作甚至幾乎一致。軟件的功能性很強大。
4)英國PLUS500:
雖然一直沒有來華開展業務,但是這位2008註冊成立2017年才上市的後起之秀是大家不能忽視的,目前市值約20億美金的上市公司,口碑很好,在歐洲市場很受投資者歡迎。
5)瑞士瑞訊銀行Swissquote:
瑞士最大且唯一一家上市外匯銀行。接二連三的收購(10年收購ACM、13年收購MIG銀行,2018年收購Internaxx銀行)使得瑞訊銀行從中小銀行序列脫穎而出,而如今已經是市值約26億美金的市值行業前三的存在,已經超越嘉盛、CMC等經紀商。
6)丹麥盛寶集團Sxao Bank:
雖然盛寶沒有上市,但是中信控股和銀行等資質,且業務體量巨大,軟件功能性和CMC、盛寶一樣很強大,不支持MT4等交易平台,且不能像瑞訊銀行一樣開通網銀支持國內卡匯款讓他在國內被很多人錯過,但絲毫不影響其強大的實力。
7)美國嘉盛集團:
美國市場,繼收購了福匯美國的客戶以後,嘉盛集團已經妥妥的佔據著美國零售市場的頭把交易,沒被收購前一直維持在20億美金左右的市值,現在被INTL收購,實力只會更強大。
第二選擇:
(入選標準:頭銜一般,具備較大的的市場體量,業務五年五年以上,半全球化業務,市場發展屬於進可攻退可守的類型)
1)OANDA安達證券:
本想把安大放到第一梯隊,但是仔細研究了一下,安大在頭銜上並沒有大的份量,著實與前面的幾位相差甚遠。本身在新加坡等市場都較為受歡迎,持有優質牌照。 1995年註冊的26年老牌經紀商,是二類經紀商的領頭羊般的存在。
2)瑞士杜高斯貝:
具備銀行資質。但是是瑞士的小銀行,本身並沒有什麼市場份額,規模較小,在國內受歡迎的程度也不是很高。
3)福匯FXCM:
不可否認2008-2015年如日中天的福匯集團在遭受瑞郎事件後一蹶不振,負債累累後甚至變賣了福匯日本、福匯香港還有其門戶網站DailyFX,但是請相信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安全性上相對很多中小型經紀商還是比較可靠的。
4)捷凱GKFX:
2012年來華拓展業務的捷凱也是老一批經紀商了,老闆土耳其人,前兩年剛剛收購一家小銀行。國內一直固定著四家辦事處:北上深成。月均業務體量在1000萬美金以上國內目前五六家中的一家,但是轉移監管後好像詬病挺多。
5)ATFX:
AT是中國老闆搭建的外匯經紀商,前身是無牌照經紀商ABS澳盛,在國內積攢客戶也有多年。 2018年轉型ATFX非常成功,背後也有內地證券公司的支撐,實力大增。很會營銷,目前國內市場業務體量應該是最大的經紀商,月均業務體量在2000-3000萬美金。具備市場規模性,然後目前在全球也設置了很多辦公點,但是主要業務集中於大陸市場。
6)GMI、IC、FXTM。 。 。 。 。 。
內容太多,就不一一羅列了。要么是境外純血統的中等經紀商,要么是國產品牌發展壯大的經紀商,這類經紀商基本上不遇到大的政策是沒有什麼問題的,但是與第一梯隊在信譽上跟承受風險能力相對較弱,本身缺乏長久可持續穩定發展的能力。
第三選擇:
善於營銷的中小型經紀商,很會包裝,很會迎合市場,相對來說這類經紀商的資金池很小,運營者的決策能力很重要。一般多喜歡做一些肉眼視覺效應的活動,能存活三到五年的有一定體量的都在爭取進去第二梯隊,當然更多的都是類似於卡迪夫、高朋、萬致、英諾這些要么跑路倒閉,要么做的過於瘋狂直接被征服約談驅逐出境內。當然也不乏有一些小經紀商能夠做到和平分手,比如CLMFX熙倫。奧弗國際等等。
第四選擇:資金盤
資金盤是最近兩三年比較火的一項,遇到的很多經紀人都去做這塊了,其背後其核心原因在於傳統業務比較難做,以外彙為例2018年網聯上線支付方式發生轉變標誌著這個行業在走下坡路,2021年收緊政策更是讓這個行業斷崖式的下墜,很多中小型經紀商的業務人員已經很難生存下去,大多跳來跳去。多數也都是靠兩三個老客戶續命,然後就是靠命運安排。不用懷疑,這就是當前市場的現狀。
第五選擇:殺豬盤
殺豬盤是去年開始遇到的比較多,典型的就是出金的時候說什麼輸入卡號有誤凍結 然後讓你再入一筆資金解凍,我都遇到 很多案例了。
這就是有去無回打水漂的資金。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

- Author
-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