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认识一个心理咨询流派

秩序之外
·
·
IPFS
·
认知行为疗法到底为什么这么火?

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简称CBT),是一种结合了行为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的谈话疗法,侧重于认知层面,主张人的思维方式决定了一个人的感受、行为以及生理反应。

CBT在国际上很受欢迎,大部分的咨询师要么是CBT单一理论使用者,要么就将CBT与其他疗法整合,学术期刊搜索心理疾病,出来的很多论文都是研究CBT如何解决这些心理疾病。好像认知行为治疗快成了心理咨询师的必备工具。

CBT究竟有效果吗?它如何解释来访的问题?又如何在咨询中运用?今天来就来和大家一一解答一下以上问题。


1. 心理咨询的效果如何验证?

一次或短或长的心理咨询结束之后,咨询师通常会通过口头询问,或者简单的问卷调查来了解一下来访对这次咨询的感受。而在研究中,常见的判断咨询是否有效的方法也是通过问卷。例如,如果我想测试某个咨询方案对抑郁症患者的效果,那我可以在咨询前-中-后,分别让来访填写三次问卷,通过这三次问卷的分数差,来判断咨询方案的效果。

也许乍一看觉得这样挺合理,但其实是有不少漏洞的。这种漏洞之一就是,咨询师最多只能说「在咨询期间,来访的状态确实变好了」,但ta很难说明白「我的什么介入手段让来访变好了」,「哪些介入有用,哪些没有太大帮助」,「到底是我的咨询更有用,还是来访日常生活的积极事件对ta更有用」。

总之就是,这种判断治疗效果好坏的方法很模糊,不够具体。

我为什么指出这个问题,是因为认知行为治疗就是补足了这样的短板,才引起了大部分咨询师的关注的。

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种可以留下很多纸质资料的疗法。咨询中咨询师可能会让来访每天填写「生活事件记录表」、「自动思维记录表」,有时候还会让来访每天记日记,并且整个治疗的过程也有一套标准的流程。就因为治疗过程的标准化以及使用了大量的记录文件,韩国甚至有团队开发出了纯线上进行的ICBT,即internet 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不需要咨询师介入,来访每天登陆网站,按照提示记录相应的内容,长期下来也能达到不错的效果。

纸质记录多,咨询师或者研究人员就能更准确的从这些内容中看出来访在认知、感受、行为上的变化。这就导致做研究写论文的人也开始倾向于使用CBT,毕竟谁都想自己的论文可以准确的说出个所以然。

两种治疗方法,就算来访都变好了,但CBT可以准确说出哪里变好了,怎么变好的,另一个治疗说不出。大家可能渐渐地就会觉得其他的治疗也许不如CBT有效。

不过在我看来,CBT的效果肯定是有的,但其他疗派的效果也无法否认。最重要的还是要找到适合咨询师,也适合来访的治疗方式。


2. 认知行为治疗如何理解心理问题?

我在学习每一个疗派时,最先看的就是这个疗派如何理解人类的心理问题。这在我看来是一个疗派的核心价值观,如果我无法认同、不能理解,或根本不知道如何运用到咨询中去,那我就不会强求自己去使用。

来访也是需要去简单了解各个流派的,而在我看来最需要了解的也是这个问题。

那我们就来看看认知行为疗法对心理问题的理解方式吧。

用最简单的方法来解释,认知行为疗法主张人在儿童早期的经历,会转化为一系列信念(即认知),存储在他们的脑袋里,之后在经历某些重要事件时,这些存储的信念就会被启动,进而让他们产生「自动思维」,这种「自动思维」就会影响他们的情绪、行动及生理反应

举个例子方便理解。

如果我在小时候踩过一次狗屎,那个时候身边的大人都不觉得是什么大事,只说“看样子是要走狗屎运咯”,那我就会把「踩到狗屎是好事,也没人会嫌弃」这样的信念储存在脑海里。等到长大后某一天,可能是我在去面试的路上,不小心踩了狗屎,我过去的信念被启动,我产生的自动思维就是:踩狗屎有好运,我今天面试应该能过。

有了这种想法,这个人在面试的过程中反而会信心大增,自信的回答问题,身体上也不会有什么不适反应,踩狗屎这件事就对我的面试没有什么负面影响。
相反,同样一件事,如果小时候我第一次踩到狗屎,身边的人都很嫌弃的皱眉,让我赶紧去洗干净。那我的信念就是「踩到狗屎很臭,会被身边的人闻出来而且很嫌弃我」。那如果同样是在去面试的路上踩到狗屎,我可能会产生这样的自动思维:完蛋了,这下一屋子的人都能闻到我身上的臭味,觉得我是个不爱干净的人,我肯定面不上了。

这样的自动思维直接导致我在面试时心不在焉,眼神躲闪,看上去毫无自信,即使面试官压根没闻到我身上的味道,最终不通过面试,我也很可能将问题归因在自己的霉运上,觉得世界在和自己作对。

像这样的:事件引发合理思维/不合理思维,最终导致适当情绪和行为/负面情绪和不适行为的结构,就被称为「ABC理论」。画图解释如下。

ABC理论模型

看完例子大家应该能大概理解到CBT的核心内容了吧?过于专业和深入的内容就不做过多讨论了(因为真的不少),如果好奇可以直接去搜索专业书籍来学习哦。


3. 咨询中的运用

可以看出认知行为疗法对来访的「信念」、「认知」十分关注,咨询中也会花更多的功夫去确认来访的核心信念、自动思维。帮助来访慢慢看清自己的自动思维,并逐渐学会自己去分析自己的自动思维,并最终形成新的认知图示。

就像上次介绍存在主义疗法那样,心理咨询都有一个通用的咨询过程,只是不同疗派在每个阶段做的事情可能会有不同:

1、开始阶段:与来访建立咨访关系,掌握ta的早期事件、自动思维;

2、进行阶段:与来访一起探索ta的自动思维、认知图示等;

3、生产性阶段:与来访一起构建新的认知图示,并在生活中运用;

4、结束阶段:总结咨询的效果、不足及咨询结束后的计划,结束咨询。

由于我不是正统的认知行为治疗师,所以很难更具体、通俗的为大家说明认知行为疗法的使用,这里放一些治疗过程中常用到的记录表给大家看看,看这些表格就能大概感觉到认知行为治疗在咨询中是什么样的感觉了,如果感兴趣,也可以自己写一写。

自动思维记录表
事件记录表
一周活动日程表


4. 结语

其实CBT 在我看来多少有一些「不够变通」。我认识的几乎所有心理咨询师前辈,都没有谁只使用认知行为疗法,甚至很多都不太用。大部分的咨询师都是从CBT里选取一些自己觉得好用的方法,和其他疗派整合起来使用。

所以如果要说推荐什么样的来访去找CBT的咨询师的话,我会说几乎所有人都适合,但尽量别找那些只使用CBT的咨询师…

今天的科普到这里结束,如果对CBT还有什么想知道的可以在评论区留言!

感谢观看^^~

CC BY-NC-ND 4.0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