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談 I: 大谷翔平不一定會而我會的事

Guitarist Dr. MJL劉明睿
·
(edited)
·
IPFS
·
棒球、吉他,與刻意練習

有人說,想要贏過棒球世界裡萬能的大谷翔平,就是擁有理財能力。而我除了能想到「all in台積電」之外(純搞笑),在大谷進軍吉他界留下紀錄之前,對我來說,彈吉他這件事可能比較能符合標題。

也許你不知道克里斯.泰勒(Chris Taylor)是誰,但如果說他是世界知名棒球明星大谷翔平在洛杉磯道奇隊的隊友,那麼即使不需要知道他的長相,你對泰勒本人的想像也會油然而生。前一陣子泰勒接受訪問,提到一個他觀察到的現象,就是大谷在進行空揮訓練時,平均每次揮棒都要花上一分鐘。

當然,這不是說大谷運用類似太極拳般以慢打快、以靜制動的原理揮棒;也不是說他秉持禪定精神,以極慢的出棒速度應對大聯盟時速160公里的火球,而是在每一次揮棒之間,腦海中模擬出與投手對戰的畫面,並思考前次揮棒動作改進之處。這種訓練方式是正確且有效的,尤其在節省「不必要的持續動作所造成的能量浪費」方面極為優秀。畢竟在實際職業賽場上,投手所投的球不會像打擊練習場那樣一顆顆持續有節奏地來,球與球之間有些微時間差,投手也會改變節奏干擾打者,更不用說運用快速球與變化球交替攻擊好球帶了。

作為吉他家,我相當敬佩大谷翔平的專注與訓練方法。這種可以稱為「刻意練習」的訓練方式*,不管在棒球、音樂,還是演講等方面,都是有效且成功率高的手段。以表演來說,在重複一定份量的正確基礎練習後,音樂家要做的是以特定方式訓練,設立目標應對實際演出時,同一曲目只有一次彈奏機會的情境,即腦海中模擬出舞台實境:特定曲速、特定力度,特定的燈光、特定的觀眾,特定的空間與氣氛,還有「只有一次機會」的心理建設。而每一次重複之間,也要停下動作做修正的反思,讓下一次的動作與詮釋更完美。這樣子的持續練習,音樂家、講演者也能夠像大谷翔平一樣,在自己的賽場上持續揮出精彩好球。

*謝謝呂易達推薦刻意練習:原創者全面解析,比天賦更關鍵的學習法》這本書,推薦大家閱讀。


劉明睿博士, 台灣古典吉他家、作曲家、教育家 FB: mingjuiliuguitarist

CC BY-NC-ND 4.0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

Guitarist Dr. MJL劉明睿台灣吉他家劉明睿博士 關於音樂與吉他彈奏的我思我想,長度以及更新的時間不定,歡迎贊助窮苦音樂家加速產出。 現代人/媒體似乎有越寫越短或偏好影音呈現的傾向,但我依舊喜歡以網誌/blog的方式呈現...與大家分享!
  • Author
  • More

樂音V お前も舞うか?/Will you dance too?

樂音
6 articles

樂音VI 南半球的聖誕節是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