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自由」遇上人民幣——英國高等教育的現實
讓我們聊聊英國政府最近決定暫停《2023年高等教育(言論自由)法案》的戲劇性故事。這一決定在道德的包裝下,真實原因卻散發著濃厚的經濟利益氣味。是的,當言論自由遇到人民幣,英國大學似乎迅速決定向中國的政治需求彎腰,拱手讓出他們原本堅持的自由原則。
### 1. 言論自由與人民幣之間的角力
先說說背景。英國政府推出這部法案,本來是為了保護大學校園內的言論自由,防止那些「有害言論」被過度打壓。然而,當羅素集團(英國最頂尖的一群大學)聽說這個法案即將實施時,立刻像是被灑了冷水的貓一樣跳起來,強烈要求政府「暫停」它。原因?並不是因為這個法案太過複雜或行政成本太高,而是這些大學擔心它會損害它們在中國的利益 [oai_citation:5,FSU legal action forces admission that Government dropped free speech law after universities feared for China interests – The Free Speech Union](freespeechunion.org/...。
事實上,這些大學在中國設有分校,並與當地政府和企業進行大量合作。僅2021年,中國留學生就為英國經濟帶來了超過17億英鎊的收入,占所有國際學生的近四分之一 [oai_citation:4,FSU legal action forces admission that Government dropped free speech law after universities feared for China interests – The Free Speech Union](freespeechunion.org/...。想想看,如果這些大學突然必須在中國宣傳西方的言論自由價值觀,那麼這些校區的命運會如何?你可以想像,一個牛津大學分校的教授在中國課堂上,自由討論六四事件或新疆再教育營的場景嗎?這些校區可能在一夜之間就被拆毀,然後換上「社會主義價值觀教育示範基地」的牌子。
### 2. 學術界的雙重標準
英國大學喜歡自詡為「自由和多樣性」的捍衛者,但這裡我們看到的是一個赤裸裸的雙重標準。當法案可能危及它們與中國的合作和收入時,它們迅速轉向,開始高喊「這樣做會損害學生福祉」。哦,是的,保護學生福祉是個好理由,但真正的動機似乎更像是為了保護那些能帶來大筆鈔票的中國留學生以及和中共的合作項目。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LSE)和劍橋大學早在多年前就已經學會如何在中國的高壓環境中游刃有餘。劍橋大學出版社甚至在2018年一度下架了數百篇涉及中國政治敏感話題的文章,以遵守中國政府的審查要求,儘管在國際壓力下最終恢復了這些文章的上架 [oai_citation:3,FSU legal action forces admission that Government dropped free speech law after universities feared for China interests – The Free Speech Union](freespeechunion.org/...。這難道不是一個對自由的絕佳反諷嗎?「我們保護言論自由,但只有在不會讓我們的錢袋變輕的情況下。」
### 3. 政府的「透明度」與「精妙妥協」
至於英國政府在這個過程中的角色?嗯,它看起來更像是一個受人操縱的木偶,而不是一個捍衛原則的權威。英國政府的律師在回應言論自由聯盟(FSU)的法律挑戰時被迫承認,「政府對中國的經濟依賴」是暫停法案的一個關鍵原因 [oai_citation:2,FSU legal action forces admission that Government dropped free speech law after universities feared for China interests – The Free Speech Union](freespeechunion.org/...。這簡直讓人想笑,因為在此之前,政府的官方聲明充滿了對「學生福祉」和「反極端主義」的關切,好像他們真的是因為擔心大學生在校園裡被不知名的極端分子洗腦。
更具諷刺意味的是,英國政府一方面拒絕承認這些與中國有關的擔憂,另一方面卻在被公開文件逼到牆角後,承認它們對「國際運營」的影響。政府的「透明度」在這裡似乎變成了「根據需要披露」的代名詞。難怪有人指責政府進行「掩蓋」 [oai_citation:1,FSU legal action forces admission that Government dropped free speech law after universities feared for China interests – The Free Speech Union](freespeechunion.org/...。
### 4. 結語:自由的代價
總結來看,這場鬧劇讓我們清楚地看到:在學術界和政府之間,自由並不是無價的。當經濟利益與言論自由相衝突時,我們看到的往往是利益高於原則。在這樣的現實中,英國大學的所謂「自由」和「多樣性」是否依然可信?或者它們只是一些政治精英為了吸引更多的外國資金而唱的一場漂亮的高調呢?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理想主義在現實世界裡,尤其是在「人民幣」的驅動下,有時候只能低頭認輸。畢竟,當你的財政收入來自那些限制言論自由的國家時,你還能高舉自由的旗幟多久呢?在這場英國版的「自由市場」中,最終的贏家可能只有一個——利益。
看來,「自由」是有價的,而且這個價格可能會讓你瞠目結舌。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