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不是一日造成,羅馬也不是一日倒下 - 戰爭喪國

Wu Ming
·
·
IPFS
·

在意大利及西班牙之間就是西班牙管冶的Balearic Island (巴利阿里群島) 。群島中最受歡迎的小島可以說是Palma Mallorca (帕爾馬巴利阿里群島)。位於地中海的西面,由於地利位置近海,是古代的經商重地,也是古羅馬時代的海軍基地。


今時今日,帕爾馬巴利阿里群島沒有昔日那麼富戰略性,不過風采依然。2016年Brad Pitt在拍攝電影Allied (中譯:同盟鶼鰈)時對小島一見鐘情,以350萬歐元買下山上的一所大屋,客廳的落地玻璃對著整個地中海,屋旁有個私人遊艇碼頭,可泊自己的遊艇及帆船。 喜歡帕爾馬巴利阿里群島的不止Brad Pitt, 還有Michael Jordan, 假如沿海散步時,不難發現他的價值8千萬美元的遊艇泊在碼頭。


四月份的氣溫還是20度,天氣晴朗但絕不悶熱,我沿着山路直上,不久就被古羅馬的城牆吸引。行至山路中段,碧藍的海浪泊上石岸,其狀若雲。 合上眼聽濤,原來海浪聲是那麼交錯,一時千軍萬馬席地而卷,一時又在嘶鳴中退下, 望着無邊無際的海,陸止於此,海始於斯,正是如此。終於明白Brad Pitt為何會對此地方一見鐘情。


公元前123年,古羅馬帝國遠征帕爾馬巴利阿里群島, 當時的土著迦太基人𡚒力抵抗,用炮火燃燒羅馬戰船,更把大石拋向敵方,可惜古羅馬的軍力強大,不論兵器甚至兵術也是勝人一籌,羅馬軍隊一早已洞悉先機,所有戰船都繫上韌性極高的動物皮,把迎面而來的大石彈回土著那方。迦太基人沒有辨法,唯有節節敗退。羅馬戰隊直搗入城,把沿海的商貿重城拿下。


所謂勝者為王敗者為寇,戰敗的迦太基人被羅馬軍隊俘虜,土著貴族及親屬都被賣爲奴隸。古羅馬人又把鹽灑在泥土上,令小島長不出農作物,經濟蕭條, 不得不依靠羅馬。經濟結構變化得翻天覆地,然後就是民生上的文化入侵,部分羅馬人慢慢移居至小島,商店慢慢地被羅馬化,本土特色逐漸消失。


原來今時今日的全球化(Globalization)引伸的傳統文化抵制性調整(Resistant Adaptation) 文化𡚒力扺抗(Cultural Resistance) 及最後文化趨同(Assimilation) 在公元前的世界已出現。尼采說的「永劫回歸」 (Eternal Return)是真的。宇宙會不斷以完全相同的形式循環。如果時空無限,相同形式的物質必然無限次重複。


沿著古羅馬城牆行,來到Castilllo Museo San Carlos, 從前這是一個古羅馬炮台,及雙牆堡壘,現在則是一個軍事戰爭博物館。 昔日的多枚大砲置在門口的炮台,面向地中海,從前站崗士兵天天守著這片海洋,萬一發現敵軍,即時喵準發射。


再往前行,綠油油的叢樹旁有一個仰天哀嚎的銅像,歴代戰爭帶來的生靈塗炭,人民無語問蒼天,惟有淚千行。俄烏戰爭經歴了2年半,烏克蘭赤地千里,哀鴻遍野,一具男屍雙手仰天合十,祈求上蒼憐憫烏克蘭,此幕新聞影像至今末忘。看著雕像,我想起那具男屍,無盡的時空下他們是一對。


軍事戰爭博物館的展覽內容當然圍繞着戰爭,以小島的角度由古羅馬帝國說到二戰。公元476年,羅馬帝國正式瓦解,其他外族即時對西地中海一帶的前羅馬屬土虎視眈眈,帕爾馬巴利阿里群島其後被拜占庭帝國統冶,然後帝國沒落後又被摩爾人殖民。小島像極永遠贖不了身的青樓女子,終生也要依附於人。恩客沒落後又有另一個,直至14世紀, 西班牙公主伊沙貝拉一世(Isabella I) 嫁給阿拉貢國王費迪南德二世(Ferdinand II) 把所有小島跟西班牙統一起來。


古羅馬堡壘是雙牆結構,內圍是長方形,外圍是星形,而每個星形角位都有個瞭望台,一邊向海,一邊俯瞰整個城市。外圍的空擴地方是太陽直照的地方,處決戰俘的所在地。側旁有數間密室,處决時其哀震天。內圍則是堡壘的將軍,士兵及其家屬住的地方。 中央有一尊歷盡滄桑的泥制聖母像。殘酷的外圍世界總需要內在的心𤫊慰籍。


此博物館地點偏遠,人流稀疏。每個訪者都靜靜地看,靜靜地行。 坐在石櫈下歇息,看着人們,撫摸着千年累月風化的石櫈, 凹凸不平的觸感。 現今世界和古羅馬世界交疊著。世界從未休戰,只是以不同形式循環出現。古羅馬年代,羅馬政府為了削弱其他部族的勢力,資助另一部族去攻打他族,代理人戰爭不止今日的俄烏之戰,表面是俄烏矛盾,實際已型成西方大戰東方的世紀之戰,只是沒有人敢承認第三次甚之第N次的大戰正式展開。


假如留意着烏克蘭局勢,在X(前身Twitter) 打關鍵字, 就會彈出很多戰線消息, 其中更有前解放軍以自由身份參與俄方戰線,不時在Tictok 更新狀態,很多人在X 及Reddit 轉發再分享。 前解放軍說所處位置,每天要轉一次,同行軍人還有非洲人,他們都是受僱而戰。 各方一天都不知倒下多少人,俄軍有不少人被殺,同時烏軍也是。 每一下槍聲,轟炸,就是怕你死不去,大家心狠手辣,一留手陣亡就是自己。 東方大戰西方,假如西方戰敗就是世界權力的易轉。 西方兵器強,儀器可能比較先進,可是戰爭消耗最多是命, 美國在阿富汗的局勢,以巴問題,及從前的越戰也證明,爛命一條的士兵是無窮無盡的蒼蠅及蟑螂,足可以淹死大象。


公元476牟,歐洲霸主古羅馬倒下,歷史學家說其滅亡有很多遠因近因,其中最致命的是內部經濟入不敷支,軍費驚人,國家債台高築,蠻族乘機入侵, 一個缺口就把帝國完全瓦解。宇宙萬物是一埸永劫回歸,一個循環下現時中東問題及俄烏問題會否代表東方蠻族。


西方很脆弱,不過東方也是裝出來的強捍。世界會如何,大家也不知道,古羅馬人當年喪國,一定以為是世界末日,然而世界並沒有結束,只是另一時代誔生。


CC BY-NC-ND 4.0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

Wu Ming You don’t know until you try (I write when I have occasion, and sometimes I have no occasion. ) [email protected]
  • Author
  • More

不知不覺的漸

英國的Left Behind

2025 年,世界不缺St Stev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