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然後鬧鐘響了

壹肆說
·
·
IPFS
·
即使睡眼惺忪的腦袋正在懷疑人生,不明白為什麼要像被按下開機鍵,忠實地執行開機程序。

鬧鐘,在預設的時間以聲響提醒人的時鐘。會用鬧這個字,而不是響;是喧嘩嘈雜、擾嚷惹事,而不只是發出聲音。大概從命名開始就沒有人心甘情願被提醒,沒有人心甘情願想起床。

機械運作的核心讓秒針一步一腳印地走,即使沒響也會有聲音。這幾年我沒戴手錶,生活空間裡唯一的時鐘沒有秒針,很久沒聽到那像催命符似的、規律整齊的、比心跳還慢但聽到完全不會減緩心跳的答答答答。

雖然擺在視線範圍裡,比掌心還小的鐘面看起來毫無壓力,說不定是因為我沒讓它響過鬧過,所以體感上相對和平。自從更多年前開始使用智慧型手機,鬧鐘就是應用程式的工作,觸控螢幕將持續在做的事情數位化。

最晚必須幾點幾分離開床,否則會趕不及從前的上學和現在的上班,所以需要鬧鐘。意識到這個狀態的時候,已經是習慣的既成事實。大家都這麼做,我也這麼做;或許有人不這麼做,可是大家都這麼做。

被制約的是聽到鬧鐘響起的反射動作,在按掉鬧鐘之後,等待貪睡時間,或是認命地爬起來,端看是不是真的到了那條最晚的死線。即使睡眼惺忪的腦袋正在懷疑人生,不明白為什麼要像被按下開機鍵,忠實地執行開機程序。在想的不只是為什麼時間到了就要做什麼事,而是為什麼要做什麼事。

現在是這個狀態,所以繼續是這個狀態。沒有想到要改變的理由,是之所以不改變的理由。日子過得像是手翻書的逐格動畫,翻完一遍從頭再翻,要翻得夠快才動得起來。

不確定是相關還是因果,放長假不需要鬧鐘的日子,連淺眠都不再那麼困擾。至少不再是半夜時分沒由來地清醒,猶豫著是否該睜開眼睛再重新閉上,執行早就醒來不過還是醒來重睡的儀式感,期待副交感神經這次會願意接受睡眠的訂單。

閉著眼的思緒在眼皮後的黑暗裡模糊徘徊,醒來或是不醒來,改變或是不改變。箭搭在弦上,尚未拉弓,要是射不中那麼遠又那麼小的靶心該怎麼辦,汗濕的手捧著徬徨的心,遲疑的心跳逐漸加快,倒數的計時同步減少。

沒睜開眼的畫面隨著窗外亮起的晨光升高明度和彩度,若要認真辨認,那是微妙的混濁的偏紅的顏色,即使隔著毛玻璃和眼皮,仍然不適合直視。

想輕鬆地被陽光叫醒,必須生活在太平盛世。從來沒想過但曾經在書上讀到,只有不必擔心窗戶可能因為戰爭或攻擊破掉的地方,會把床放在窗邊。

想醒來也不想醒來,想改變也不想改變,想開始今天也不想開始今天。矛盾對決的矛盾是同時拿著矛盾,自己和自己的距離太近,在心理和物理上都重疊,光是維持現狀就耗盡心力,要用矛戳穿或用盾防禦都太手忙腳亂。

無論在地上越滾越遠的毛線球要怎麼想得明白透徹,無論有沒有聽見秒針在走的聲音,時間還是滴滴地過,前進的同時重複盤旋著月落日升的輪迴。在這樣的日子裡,能夠讓人離開床的鬧鐘,能夠讓自己離開床的自己,都值得嘉許。

再怎麼不想起床還是會起床,哪怕沒有心甘情願還是會達成任務,總之就是會去做,但在面對現實之前只想繼續躺著,如此這般地說服自己。然後鬧鐘響了。

Photo by Thirteen .J on Unsplash
CC BY-NC-ND 4.0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

壹肆說某年某月十四日生, 寫有意思的真實回應。 在生活的縫隙停下來思考, 用散文說故事。 祈願活著不違本心, 有餘裕對這世界溫柔。 Instagram @eses_say Threads @eses_say
  • Author
  • More
在看完之後
12 articles

中國的形象焦慮症。在看完《紅色滲透》之後

在午夜之前
27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