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越風情:十二月的胡志明市

劉應
·
(edited)
·
IPFS
·
一個背包客瑣碎的觀察

01 

胡志明市中心距離機場只有十五分鐘的車程,沿途不見玻璃幕牆的摩天大樓,俱是幾層高的樓房,有些是上居下鋪的建築,外型像香港的騎樓,我在香港的九龍城區見過,不知道兩者有沒有些淵源。

我住在M Village連鎖酒店式公寓在第三郡的分店,這裡兩年前才開業,地方新淨,有花園、小小的池塘,十台洗衣機和烘衣機供住客免費使用,樓下還有一家咖啡廳,住客有15%的折扣。172呎的單人房裡,微波爐、碗碟、洗碗盤、雪櫃、衣櫃、吹風筒、熨斗等一應俱全,房價也不貴,一晚才港幣280左右,很划算。酒店職員英文一般,這點就比不上泰國了,我還沒遇到哪個曼谷精品酒店的員工是英文差的;不過M Village的職員都親切有禮,總算是秉承了中南半島的待客傳統。

M Village附設的咖啡店

胡志明市第一條地鐵線在2024年12月才正式通車,市民平時出行主要靠摩托車,大馬路上繁忙的摩托車浪潮比曼谷還誇張。不過有一點比泰國好,就是人人坐摩托車都會帶頭盔,Grab司機也會貼心地為乘客準備一個頭盔,雖然不大衞生(反正我從來沒見過哪個Grab司機會清潔上一手乘客戴過的頭盔),但在個人衞生和交通安全之間,我還是選擇小命要緊。

有件事幾好笑:我是去年在泰國旅行開通的Grab,當時為了入鄉隨俗,註冊用的是泰文名字「เอนลี่」,結果來到越南,我遇上的所有Grab司機都誤以為我是泰國人,有的笑嘻嘻地問我:「Thailand?」,有的下車後誠懇地跟我握握手,使我這個香港人錯有錯着地體會到東南亞人民之間的友誼;剛好我在學泰文,真的會說幾句,雖然還不是很流利,但用來騙騙越南司機們還是綽綽有餘的(笑)。

02

周六晚上,我在裴援步行街裡的印度餐廳吃晚飯,客人除了我全是印度遊客(為什麼印度人來到越南還要吃印度菜……)。知客的英文不俗,但端菜的侍應一句也聽不懂,可能是跟同鄉一起來越南謀生的吧。

吃飯途中,冷不防有個本地越南婦女拎着一籃子手信向我推銷,嚇我一跳。我微笑着擺擺手婉拒,她就識相地離開了。餐廳的印度東主肯讓她進來店裡,在她推銷的時候也不驅趕,也許是出於在同一條街上謀生的默契和體諒吧。

裴援步行街是夜生活區,酒吧、夜店林立,人流如潮湧,處處有人站着或蹲着吸煙(我好像還看見了大麻),霓虹燈映得黑夜如白晝,音嚮大得幾乎水泥地都在震動,夜店門口有青春靚麗的少女或者身材健碩的小鮮肉站在小舞台上,扭動身姿吸引客人進場,他們都穿得很少。我第一次看見人作為商品赤裸裸地展示,有點震撼。

因為我是單身男子,沿途還有皮條客給我看手機裡小姐的照片,我只能笑着擺擺手推卻。

裴援步行街

03

我作為Z世代的背包客,旅行當然是要打咭的。

粉紅教堂(Tân Định Parish Church)就在我酒店附近,我早上九點正就來到了教堂對面的越共咖啡(Cộng Cà Phê)分店,在這裡取景可以拍到整個教堂。當時除了在喝咖啡、吃早餐的當地人,就只有我一個遊客在三樓天台,頭頂烈日自拍了半個小時,滿足極了(當然先消費,後自拍)。九點半後才陸陸續續有些韓國遊客來到,據說因為韓國綜藝的帶動,近年很多韓國人熱衷於到越南旅行。

因為我也在學韓文,我側耳細聽了一會他們的談話,但愣是沒有聽懂,慚愧。

東南亞只有夏天,12月還得穿無袖(攝於粉紅教堂)

要打咭還可以坐Grab到第一郡的Quảng Trường Nguyễn Huệ,這裡是一個偌大的中央廣場公園,盡頭是人委會大廳的法式主樓,側邊就是鼎鼎有名的西貢咖啡公寓,到處到是遊客在打咭。

我在咖啡公寓應邀為幾個菲律賓男生充當攝影師,把他們拍得忒好看了,有遠景有人物。我在中央郵局也請過一個黑人女生幫我拍照,但她的技術不大行,把我拍得很醜(我拒絕承認原因出在我的臉上),可惜。

十二月的胡志明市很熱,但據我觀察,不少當地人還是穿長袖,有的甚至還穿外套,使我費解。不過我在咖啡館裡看到一個穿西褲襯衫的男人,儀表堂堂,腳踩的卻是一對棕色扣帶涼鞋,可是越南男兒本色吧。

04

今次來到越南,目的之一是買Dòng Dòng的backpack。Dòng Dòng是越南近年興起的文青牌子,包包一律以回收物料製成,配色大膽鮮艷,質料防水,很適合在雨天揹出門。我造訪的門店隱身在第三郡住宅區小巷的二樓,面積很小,兩個年輕女生打開着手提電腦辦公,有客人來才起身招呼,她們英文不俗,態度有禮。如果在IG或者小紅書分享她們的產品,還可以獲贈一個小小的鎖匙包。

我前往Dòng Dòng門店的路上還有一段插曲:當時我還沒吃早餐,正駐足在一家咖啡店的門口看Menu,身旁一位街坊阿伯嘰哩咕嚕地對我說了一串越南語,還豎起手指公說咖啡店「Number One!」,咖啡店的年輕女服務員都有點難為情了。在這勢頭上,我不幫襯一下也說不過去吧(雖然我想吃的是一碗熱呼呼的河粉湯而不是硬棚棚的法式面包……)。

店裡一隅供奉着土地公,神枱上刻着的竟然是繁體漢字。一開始我不為意把面包和咖啡放在神枱上(原諒我不長眼睛),嚇得女服務生慌張又好笑地說:「NoNoNo!」

隱身在小巷裡的咖啡館。亂七八糟的電線桿可是東南亞特色?

那天晚上我揹起新買的Dòng Dòng Backpack,去到旅遊區一家高級越南餐廳Vị Sài Gòn Restaurant & Café用膳,現場除了我就只有一桌白人,聽他們說話,似乎是在當地工作的Expats。後來又來了一桌說英文的東亞裔男子,但口音不是英美腔(新加坡人?)。

負責招呼我的侍應名為Helen,英文流利,還用普通話問我:「你是中國人嗎?」(發音比我的港普還標準)。她告訴我,自己以前在大學修讀中文,使我納悶怎麼一個外語流利的大學畢業生會當上侍應,也為同樣修讀人文社科的自己捏一把冷汗。香港人是勢利眼的,白領看不起客服,對此我很反感。何必呢,其實大家都是打工仔。不知道越南的情況如何。

Vị Sài Gòn Restaurant & Café的晚餐。很好吃喔~大家也多多支持吧。

短短六日五夜的越南之旅給我留下了良好的印象,至今我仍然不時想起那些親切友善的人們。越南很多方面都跟泰國很像,但相比起旅遊業發展經年的近鄰,越南雖然準備好了要迎接來自世界各地的旅客,但還不是很熟練,所以有點靦腆、謹慎,但態度是真誠的。我想以後還會來越南旅遊吧,除了胡志明市,我還想去河內、峴港、會安、順化……

Instagram


All rights reserved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

劉應香港男生,半個閩南人。自學韓/泰語,以寫作娛己娛人。 電郵:[email protected]
  • Author

清邁三日兩夜:古城.交通.夜生活

清邁晚上,一個人賣花的小男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