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年在英國過聖誕

Wu Ming
·
(edited)
·
IPFS
西方世界甚至全球經濟大概也是差得不相伯仲, 大家也是sinking ship, 只是看看誰會落沉快些。

萬聖節一過,英國的各大超市,百貨,及商店都以搶攤形式換上聖誕裝置。High Street有間TK Maxx,店內已有聖誕樹吊飾,真聖誕樹,雪人毛公仔,聖誕曲奇等。我入內逛了一下,被濃濃的聖誕氣氛吸引。11月的第一天就買了個聖誕音樂水晶球,然後過2天又買了個聖誕真空瓷器罐,再過2天又買了個姜餅屋外型的瓷器罐。TK Maxx是個成功收賣佬,很多貨品都是如假包換的名牌,公司的營運方式是大規模地從名牌廠家掃入賣剩的貨,因此大都是斷碼貨,若果你看中某件商品,想買多件也沒有可能。由於只售正價的一半價錢,性價比極高,很多人也在此尋寶。例如英國著名瓷器品牌Spode,每年聖誕都會推出新一系列的聖誕碗碟,下午茶三層架等。在TK Maxx 你找不到2024年的Spode聖誕系列,不過就可以以一半價錢購買2023年及2022年的Spode,聖誕款式的獨特之處是主題顏色都是鮮棗紅,深綠及白色,就算買下過季商品,也永不過時。

英國重視聖誕節的,11月頭開始倫敦的核心商店街已掛滿聖誔裝飾, 聖誕市集(Christmas Market) 也陸續開始。 媽媽喜歡聖誕節,她喜歡又紅又綠的聖誕裝飾, 更喜歡聖誕節的歡樂氣氛。去年12月,我帶了她去Leicester Square 的聖誕市集,小小的地方被擠得水洩不通,那次好不容易才能捉住媽媽的手,防止彼此走失。吸收了去年的經驗,今年決定11月頭就帶媽媽,契爺出zone 1,zone 2, 逛逛人流尚未滿瀉的聖誕市集。

Leicester Square Christmas Market 是必去的,不是因為它有多豐富,而是地理位置十分方便。從Tottenham Court Road 的Elizabeth line 站出來,穿過唐人街,拐過W Hotel, 就來到Leicester Square Garden, 聖誕市集就位於此個公園內,擋攤跟去年一樣都是賣熱朱古力,熱pancake,mulled wine, 熱狗等。 去年有一擋是由耶路撒冷人開設的手工藝擋攤,爸爸主力看擋,所有手工藝也是其老婆仔女,在家人手製造再入烘爐。 那次我們買了隻懶洋洋的瓷器貓回家。 今年此個耶路撒爸爸並沒有擺擋。

Leicester Square Christmas Market 勝在小型,繞一個圈就行完,適合患上坐骨神經痛的媽媽,適可而止的步行她還可以,行太多則很容易累。另一個方便就是此個Christmas Market 對面有間Radisson Blu Hotel, 累了我帶她和契爺去酒店的輕食咖啡室坐一下,一人一杯咖啡,他們可以暖一下,去一下洗手間才再出發。 帶2名小朋友(長者) 出外,一定要搜尋一下附近洗手間的位置,此種遊覧方式成了我們的旅行模式。 有回在瑞典,沿途只有大型超市,咖啡室又未開門,麥當勞就成了世界上最貼心的餐廳,因為洗手間必定對外開放。

酒店的輕食咖啡廳環境好,價錢也公道,一杯咖啡才£3.5。在聖誕巿集一個紙杯裝的熱朱古力也£5, 紙杯裝mulled wine 更是£6 ,熱香餅及熱狗的價錢我沒有留意, 不過肯定起碼£7-£10 。 我想起從前的暑假期間在日資百貨做sales 的時候, 因為樣子乖巧而且工作表現佳, 貨埸經理給予我很多機會,包括帶我開會接見廠家。 那個廠家欲打入百貨市場, 縱使貨品價廉物美, 不過經理還是把廠家拒諸門外。

過後經理問我有什麼看法, 入世未深對市場又不了解的我說:「此廠家的貨品價廉,質量也可以,如果真的場內有個位置定必大賣。」 經理好像一早已估計我這麼說,續問:「那麼現有場內的貨品呢?」 我說:「一定是有競爭的,不過不是有競爭才有進步嗎?」  她說:「我要的是一個良好的生態環境, 引入低價商品,客人只會向低處走, 然後大家越賣越平,生意更難做,做零售重點是氣氛。」  過後在職場打滾多年的我,常常記得此經理有才有能,當年直接塞錢入我袋,令我明白什麼是劣幣驅逐良幣。

英國的物價一點也不平,出外喝杯紙杯裝的街頭咖啡起碼£3.5, 一個不太好吃的all day breakfast 售£12.9 -£14.9。在百物皆過£5 的零售氣氛下,大家的消費習慣也接受了一個酥脆,有層次的牛角包售£5-£8, 一個fish and chips  起碼 £18-£25。 從售價上來說英國的零售生態切合經理的理論。Borough Market 有一擋知名的店舖名Ginger Pig, 他們的Sausage Roll的肉由優質農場生產,再配上很多香料,烤得熱騰騰售£6,我每次路過也大排長龍。 £6 一個Sausage Roll,買了也得要站在街頭,不理他人目光地大口咬, 有點像在銅鑼灣「掃街」拮魚旦,吃熱雞蛋仔的情懷。

我又想起20年前,廣東道有間食店叫「糖朝」,20年前,朋友和我看完電影,入內吃晚飯,一碗比湯碗略大的白粥售HK$50, 粥底既綿又富瑤柱味, 一試難忘。回家告訴爸爸, 爸爸嚇儍了:「什麼? 白粥50蚊!你俾50蚊,更係要俾足料你啦,你和你個fren 乜人黎架,兩個正儍仔。」  咬着£6 的sausage roll, 當然很好吃,內心想起此番話,£6呀,好吃也是理所當然。

我從來沒有想過會移居英國,我想媽媽及契爺也從來沒有想過, 英國對他們來說像一個旅遊地方。2年來最熟識就是居住區域的超市及high street。媽媽在Leicester Square 的洒店門口說:「我想去Harrods 呀。」 她想搭tube, 我堅持搭uber, 此個堅持是沒有錯的,因為媽媽在車上睡着了,沿途的大笨鐘及皇宮的路段也沒有看到。

本是10分鐘的路程,由於臨近聖誕節大路又塞,小路又塞,用了40分鐘才到達Harrods。Harrods 的客流十分多, 地下是各大名店,刷卡的位置的員工都很忙,看來生意旺丁又旺財。 我帶媽媽去Harrods的聖誕世界樓層,那兒有聖誕熊,聖誕裝飾,聖誕曲奇,杯杯碟碟等。Harrods 的貨品貨品只有貴,略貴, 相對地不太貴。完全附合經理的原則, 在付款櫃排隊付款時,我發現有一個職員不斷地包裝一些聖誕樹吊飾,站在櫃前的印度客準備付款,價值£35一個的聖誕吊飾,同系列不同款的,她買了20個, 埋單£700。 英國經濟好不好,我不懂說,我對英國的營商環境有保留,不過聖誕節的Harrods,收入相當不錯。

逛了數小時Harrods, 最後去Food Hall 看看。媽媽說:「印象中Harrods 不是如此的。」 我告訴媽媽:「30年了, 對上一次來是30年前,我們在3/F 的Harrods Cafe 吃午餐,都是普通的三文治及沙律,然後爸爸和契爺要去洗手間,發現原來洗手間要收錢的,當時英鎊1:15, 那年你想送我來唸書呀,記得嗎?」 媽媽說:「我個腦晤係用嚟記D無聊野,我唔記得,你成日記D無聊野,有用個D又唔記得。」

我們逛逛Harrods 的food hall,  , 食品太貴,魚子醬我又不吃, 著名的燒雞又不及waitrose 扺, 有一擋朱古力簡直是天價£350 /1 粒。 想起那朱古力,又想起620萬美元的天價香蕉,霎時間摸不清食物價格。

晚上8:00步出Harrods,我帶媽媽和契爺回家,Elizabeth Line 直到屋苑,車站旁有間馬莎,走入馬莎有種回到凡間的感覺英國有機家庭裝火腿£4.5, 還有我最喜歡的馬沙pancake, scotch pancake 6 個裝 75p, buttermilk pancake 4個裝才£2。 此兩種pancake 是我的英國小確幸,scotch pancake 味道像極從前在東急百貨食品部賣的叮噹豆沙餅,我最愛把叮噹餅皮和紅豆分開吃,那餅皮的鬆軟感及甜度,令很多回憶也湧上心頭,包括在東急的魚生外賣擋買魚生回家吃,因為期考成績好,媽媽獎我吃 Häagen-Dazs 雪糕, 那時一杯雪糕HK$28 , 雪山棉花杯才HK$3.5, 那杯Häagen-Dazs雪糕珍貴得差點兒吃完要把膠杯收藏起來。

我的回憶全是80-90年代的香港, 英國對我來說很新,而且沒有太大連結,對英國的政策及經濟常試了解,不過像瞎子摸象,如果摸著zone 1 zone 2 的英國,感覺英國經濟不是很差。若然摸著民生區域的high street 又會察覺到英國百物騰貴下,租金貴(不過未必及香港貴),人工也貴。

財長Rachel Reeves 把最低工資由£11.44 提升至£12.21 (2025年四月生效)。假設一間小型公司聘請5 個員工,以最低工資計算,工資除外還要付NI (National Insurance, 國民保險金), Pension (養老金),有薪假期等,最低工資加福利差不多£16.5/ 小時。最低工資增加至£12.21時,員工的工資加福利會達£18.5/小時, 一天返9小時的話,員工人工每日就是£166.5/ 日, 一個月返20日工,公司支出人工成本(月薪連福利) 就是£3330/ 員工。 5 個員工的支出已經是£3330 x 5 = £16,650, 還有租金,原材料成本, 稅項等。

又假若租金,原材料成本及其他成本通通不變, 單是員工的最低工資及福利開支會上升17.5% ,生意又能否上升17.5% 呢? 由此可見,工黨的政策其實是賭未來經濟日趨向好,如果生意好,上升17.5% ,一切支出的增幅尚可承受,反之若然生意差, 或維持去年生意額但支出上升17.5% , 就要看小老板的本來實力, 經濟實力比較強的可能不介意短期貼錢,經濟實力比較弱的則會想方法減成本,最後不得不裁減人手,失業率增加。 倫敦的繁盛的程度隨著越偏離核心而漸降,情況可套諸於英國不同地方,越偏離倫敦的經濟狀況會有更大挑戰。

西方世界甚至全球經濟大概也是差得不相伯仲, 大家也是sinking ship, 只是看看誰會落沉快些。



CC BY-NC-ND 4.0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

Wu Ming You don’t know until you try (I write when I have occasion, and sometimes I have no occasion. ) [email protected]
  • Author
  • More

不知不覺的漸

英國的Left Behind

2025 年,世界不缺St Stev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