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殘奧|為港征戰 16 年 最後一役奪銀牌 全港唯一輪椅羽毛球手陳浩源:希望大家會記得我

香港紀事
·
(edited)
·
IPFS
·
為港征戰近 16年、全港唯一的輪椅羽毛球運動員陳浩源說:「我慢慢就會喺大家目光裏,開始淡忘。我唔會再喺國際賽度出現,希望大家會記住有陳浩源呢個輪椅羽毛球運動員,為香港攞過奬牌,希望大家會記得我」。

(原文刊載於集誌社)

文|集誌社記者

巴黎殘奧在香港時間周一(9日)凌晨閉幕,​​乒乓球、游泳、輪椅劍撃、馬術、羽毛球、射箭的香港代表隊成員今(10日)晨返港。香港隊奪三金四銀一銅佳績,其中三名今日返港的運動員陳浩源、陳睿琳、吳卓恩,分別在羽毛球、游泳項目奪兩銀一銅。

為港征戰近 16年、全港唯一的輪椅羽毛球運動員陳浩源說:「我慢慢就會喺大家目光裏,開始淡忘。我唔會再喺國際賽度出現,希望大家會記住有陳浩源呢個輪椅羽毛球運動員,為香港攞過奬牌,希望大家會記得我」。

陳浩源:我慢慢就會喺大家目光裏面,開始淡忘啦

兩位銀牌運動員輪椅羽毛球手陳浩源和泳手陳睿琳,在閉幕禮為港隊持旗進場。陳浩源同為開幕禮持旗手,他表示,可為自己最後一個國際賽,留下一個好好的回憶。陳浩源在羽毛球男子單打 WH2 級奪銀牌。他對自己表現滿意,指自己已代表香港隊近 16 年。他在上屆東京殘奧奪銅牌,今屆「奬牌結果都係變咗色,做到自己承諾」。

臨別秋波,他說:「我慢慢就會喺大家目光裏面,開始淡忘啦。因為我都唔會再喺國際賽度出現,希望大家會記住有陳浩源呢個輪椅羽毛球運動員,為香港攞過唔錯嘅成績,攞過奬牌,係最後嘅殘奧會度,攞過一面銀牌,希望大家會記得我」。

由非主流項目 「撐到自己變成殘奧奬牌運動員」

陳浩源笑說,回港後「想食碗米線先啦,好掛住香港食物」。他指自己會先放假,因訓練時怕生病,跟親友「絕咗緣」,會先約朋友家人食飯,往後的日子,會再看看有何新發展。他表示,羽毛球自上屆起,才成為殘奧項目,「喺我未係殘奧項目運動員嘅時候,係好難支撐到,特別最初時資源唔係好多」。當時全靠市民、親友支持,「我哋啲非主流項目、非殘奧項目運動員先可以 survive ,先可以頂得主,撐到佢變成殘奧項目,撐到自己變成殘奧奬牌運動員」。

他希望香港人多關注所有運動員,「希望大家唔好特別因為我哋攞到牌而特別愛護我哋,可能有啲運動員冇攞到牌而唔去關注佢哋,因為成個香港隊,每一個運動員,都係努力嘅。有啲運動員攞到牌值得奬聲,有啲運動員差少少攞唔到牌,希望大家繼續留意、支持佢哋」。

港沒第二位輪椅羽毛球運動員

陳浩源當年靠自學,成為輪椅羽毛球運動員。他表示退役後,應不會做教練,因香港沒第二位輪椅羽毛球運動員,「我想教都末必好容易教到」。他說:「未必有咁好種子,未必有人咁用心咁學」,「如果真係有人願意學輪椅羽毛球,我承諾免費都教」。

他表示,會將自己故事、經驗累積,成立一個學院,幫助肢體殘障同路人,或有SEN(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讓他們有信心走出社會,幫助社會共融。

陳睿琳希望下屆奧運衝擊金牌

在女子S14級100米蝶泳奪銀牌的陳睿琳表示,能做持旗手非常榮幸,「係個舞台行一圈,見到啲觀眾,氣氛好正」。她表示,回港後「有少少感動,都幾開心,都算係完成咗一個比賽,拿到第一面奧運奬牌」。她感謝香港市民無論任何時候都看直播支持,「覺得呢塊奬牌唔係我一個人,係所有人身邊幫助我嘅人,難得有個好好喜悅可同大家分享」。她指回港後先好好休息,再跟教練改進泳式,希望下屆奧運衝擊金牌。


14 歲吳卓恩破蘇樺偉紀錄 成最年輕獲奬牌選手


14 歲的吳卓恩,在 SB6 級 100 米蛙泳奪銅牌。她說:「好開心,冇諗過可以係自己主項攞到一塊銅牌」,破了自己最佳時間,她感謝家人付出,陪她踏上奧運舞台、也感謝教練,及香港市民支持。「冇諗過自己可以破到蘇樺偉最年輕紀錄。我 14 歲,可以破到佢呢個紀錄,覺得好榮幸」。神奇小子蘇樺偉,在 1996 年亞特蘭大殘奧,於男子 4 X 100 接力奪金,當時他年僅 15歲。吳卓恩說,奧運過後,她會休息一會,為下一個比賽做好準備。

余翠怡:團隊有許多得著

在輪椅劍擊女子重劍團體賽,香港隊八強不敵東道主法國出局。老將余翠怡表示,比賽過程拿到三個第四,團隊有許多得著,如更清晰知未來訓練重點,今屆也多了一位新選手湯雅婷出戰,期望來屆可有更多新臉孔可出戰殘奧。

她指自己已是第六屆出戰殘奧,陣中也有范佩珊,在 2004年跟自己一起首戰殘奧, 鍾婉萍已出戰了三屆,看到隊內有不同時代劍手,有經驗老到的,也有新劍手,有後備力量,有新人湧現。她明年全運會劍擊、全殘運暨特奧也會在香港舉辦輪椅劍擊,希望大家可延續對香港運動員的支持。

香港代表隊在巴黎殘奧奪三金四銀一銅,在奬牌榜排 32 。硬地滾球是奬牌大戶,奪得三金兩銀。龍子健在男子BC1級個人賽奪金;何宛淇在女子 BC3 級個人賽奪得金牌;她和謝德樺拍檔,在BC3級混合雙人賽再奪金。兩面銀牌,25歲首次出戰殘奧的張沅,先在女子 BC4 級個人賽取第一面銀牌,再夥拍 39 歲的「大師兄」梁育榮,在 BC4 級混合雙人賽奪得銀牌。陳浩源在羽毛球男子單打 WH2級奪銀牌、陳睿琳在女子S14級100米蝶泳奪銀牌、吳卓恩在女子SB6級100米蛙泳奪銅牌。


集誌社官網
集誌社Facebook
集誌社Podcast
集誌社Instagram
集誌社Patreon

All rights reserved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