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BES 報告資訊簡介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
·
·
IPFS
今年2024的兩份報告,除了分析氣候變遷之下,人人享有健康、安全的糧食和水,與保護陸地生物多樣性和健康之間的關係之外,也將作為政策制定與決策者、利害關係人、原住民、在地社區、企業與民間團體等不同角色,具體實現2050年生物多樣性願景時,可參考的科學證據。

IPBES 報告資訊簡介

IPBES是什麼?

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服務政府間科學政策平台,簡稱IPBES(Intergovernmental Science-Policy Platform on Biodiversity and Ecosystem Services),是一個由不同國家的政府部門一同成立的國際機構。

IPBES於2012年由94個成員國成立,目前共有147個成員國。IPBES也與多個組織、民間團體、科學家、學術研究機構合作,以當前已知與生物多樣性、生態系統對人類相關貢獻(如糧食生產)的最佳科學知識為基礎,提供決策者制定與實施生物多樣性有關的政策時,可參考的科學評估資訊。

近年IPBES重要報告與成果:

  • 2019年11月發布《生物多樣性與生態系統服務全球評估報告》和決策者摘要,是第一份綜合評估全球生物多樣性狀況的報告。

    • 報告分析全球的生物多樣性與生態系狀況,並指出直接與間接的人類行為嚴重影響生物多樣性、造成全球糧食安全的威脅,如何影響人類福祉。

    • 報告指出,導致全球生物多樣性損失的五大直接驅動因素,是土地與海洋利用的變化、生物資源的直接利用、氣候變遷、污染,以及外來種入侵。

  • 2023年9月發布《外來入侵種評估報告》銜接2019年的發現,評估外來入侵物種的現況、趨勢、影響、造成原因、管理,並指出外來入侵種對生物多樣性、生態系統及經濟所造成的威脅,以及可以選擇什麼策略去應對入侵種帶來的挑戰。是決策者制定與評估外來入侵種防治政策的科學基礎。

今(2024)年的兩份IPBES報告預期討論重點:

1. 《氣候變遷下生物多樣性、水、食物和健康連結報告》(Nexus Assessment Report):

  • 介紹氣候變遷下生物多樣性、水、食物和健康等關聯要素,概述評估的框架和政策的相關性,定義這些要素和相互依存的關係。 

    1. 分析水、食物、健康、氣候變遷與生物多樣性之間的歷史關聯與目前趨勢,評估對環境、社會和經濟的影響。 

    2. 推測未來各關聯要素之間的相互作用,分析符合政策目標的關鍵驅動因素。 

    3. 結合多個關聯要素,制定出可促進未來持續轉型的政策方針。 

    4. 提出可針對每個要素能採取的行動,如何帶來全球廣大的效益。 

    5. 針對各個關聯要素與生物多樣性之間的關係,提出永續性的公共和私人融資策略。 

    6. 總結並綜合分析各種策略、知識和技術目前的挑戰、發展和趨勢,產出有整體性的決策方法。

    7. 這份報告含七大章節,由來自世界各地57個國家的165位頂級國際專家編寫,歷時三年多,共引用6500份參考文獻,耗資150多萬美元。

2. 《實現2050年生物多樣性願景所需的轉型變革報告》(Transformative Change Assessment Report ):

  • 介紹為了實現2050年人類與自然和諧共存所需的轉型變革,指出未採取行動的後果,以及扭轉生物多樣性喪失的策略。

    1. 結合科學和原住民的知識,提出永續世界發展的假設。 

    2. 改變如何發生:分析轉型變革所需的理論、框架、歷史案例、研究和行動。 

    3. 需要克服的挑戰。 

    4. 綜合分析各種策略、方法與行動,以利打造自然和人類永續發展的世界。

    5. 這份報告含五大章節,由來自全球各地42個國家的101位國際頂尖專家編寫,歷時三年,引用 7000份參考文獻,耗資超過150 萬美元。

今年的IPBES報告和過往的有什麼差別?

分別在2019年和2023年發布的《生物多樣性與生態系統服務全球評估報告》、《外來入侵種評估報告》,已分析全球的生物多樣性與生態系狀況,指出各種生物多樣性喪失的間接和直接因素(包含外來入侵種)以及影響。但除了外來種之外,還有氣候變遷,以及海洋與土地利用改變等人為因素,與生物多樣性流失有關,卻還未有整體評估這些要素的科學報告供決策者參考。

今年2024的兩份報告,除了分析氣候變遷之下,人人享有健康、安全的糧食和水,與保護陸地生物多樣性和健康之間的關係之外,也將作為政策制定與決策者、利害關係人、原住民、在地社區、企業與民間團體等不同角色,具體實現2050年生物多樣性願景時,可參考的科學證據。

IPBES與《生物多樣性公約(CBD)》、生物多樣性締約方大會(CBD COP)有什麼關係?

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於1993年12月29日生效,共有196個締約國家,目前已經召開16次締約方會議(COP16),透過決議和策略來實踐《生物多樣性公約》的承諾。

IPBES提供重要的科學評估和報告(例如2019年的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服務全球評估報告),作為《生物多樣性公約》談判和COP會議期間決策的科學證據。COP會議設定全球生物多樣性的目標和優先順序時,常會納入IPBES報告的發現和建議,以利達成《生物多樣性公約》的目標。

更多幫助您了解生物多樣性議題的資訊:

IPBES外來入侵種報告介紹

「IPBES外來入侵種報告」專家意見

「生物多樣性公約COP16」專家意見

「生物多樣性公約COP15」專家意見

「COP15:一個保護自然的全球峰會」紐西蘭專家回應

「野生動物保育與動物保護修法」專家意見

相關報告摘要與翻譯:

「IPBES外來入侵種報告決策者摘要」重點翻譯

IPBES公布外來入侵種清單

更多參考資料:


SMC是獨立的科學新聞室,也是科學家與媒體的橋樑。作為一個非營利組織,我們在乎公眾如何理解科學研究的意義,也在乎新聞中的科學有無充分的證據。當科學研究成為新聞頭條,我們協助記者找到合適的科學家接受採訪,同時協助科學家說明科學研究的證據。

身為全球SMC網絡的一員,我們遵守國際章程,以多元資金維持組織運作,編輯台決策不受資助者影響。我們不畏科學爭議,站在科學與新聞的第一線,成為科學家與記者的夥伴,共同傳遞以證據為基礎的資訊。

邀請你成為SMC的力量,與我們一起改善台灣的科學溝通方式與科學閱聽環境,撐出更多公共討論的空間。

如果你認同我們的工作,歡迎捐款支持我們。


All rights reserved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我們是亞洲唯一的科學媒體中心,世界上第6個正在改變科學報導困境的非營利組織。 我們講究有科學證據的資訊,建立記者、科學家還有民眾之間的連結,一起用科學,創造對話,以及自由民主的資訊環境。 來這裡找我們:https://linktr.ee/smctaiwan
  • Author
  • More

「研究分析全球暖化下兩棲類面臨過熱的風險」專家意見

「親代照顧可以增加後代抵抗高溫的能力」專家意見

「Cell期刊的HKU5-CoV-2病毒最新研究」專家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