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有咩好睇?球迷理性嗎?

好青年荼毒室(哲學部)
·
·
IPFS
·
這種現象理性嗎?為甚麼作為一個活在幾萬百千里遠的香港人,會對一班未真正見過面的球員有如此深厚感情呢?驟眼看來,兩支球隊也沒有誰比起誰更值得拿到勝利,為甚麼我們會如此放不開一個純綷任意的決定?這些困惑都指向着一個問題:「球迷邏輯」究竟是一回怎樣的事?

原文刊載於好青年荼毒室-哲學部

作者:豬文  難度:★☆☆☆☆

 

  睇波(觀看球賽),是很多人生活裡很重要的一部分。睇波對球迷來說,就像吃飯喝水一樣,是一種不可或缺的習慣。我身邊就有一位朋友是熱刺的忠實球迷。熱刺的比賽,他都堅持一場不漏地看完,而且是看直播。就算是多難得的聚會,在熱刺面前,也得讓路。對外人來說,當然難以理解;但對他來說,難道我們會為了見朋友不吃不喝嗎?

  睇波不單是種不可或缺的事,更是一種嚴肅認真的習慣。設想一下,如果有人同時支持曼聯和利物浦(我讀小學時身邊便有一個這樣的同學),又或者突然從曼迷變成利迷,這個人是會受到道德譴責,因為他背叛了球隊。這顯示了我們要求球迷有一種排他式的忠誠。比起對朋友,這種要求可能還要嚴苛。

  但這種現象理性嗎?為甚麼作為一個活在幾萬百千里遠的香港人,會對一班未真正見過面的球員有如此深厚感情呢?驟眼看來,兩支球隊也沒有誰比起誰更值得拿到勝利,為甚麼我們會如此放不開一個純綷任意的決定?這些困惑都指向着一個問題:「球迷邏輯」究竟是一回怎樣的事?

  首先,我想指出睇波這種活動需要學習。對運動比賽的欣賞能力,一如對酒、茶、音樂、畫的欣賞能力,要經過學習才能獲得。這是一種「aquired taste」。如果你沒有獲得這種能力,足球比賽在你眼裡只是「廿二個人追一個波,唔知做乜」(二十二個人追着一個皮球,不知在幹甚麼)。正如紅酒落在一個不黯酒性的人手中,只會落得「可樂仲好飲啦」的下場。因此,我們通常不只會說「我唔鐘意睇波」(我不歡喜看球),也會說「我唔睇波」(我不懂看球)。睇波,是要的,而此知識只有浸淫於這種活動當中才可獲得。換句話說,睇波的樂趣有時真的不能向外人道(正如聽音樂的樂趣無法理性客觀地向不聽音樂的人解釋)。若一個人連睇波的樂趣都無法體會,自然也無法理解球迷幾近瘋狂的投入。

  當然,我們可以設想一些冷靜的觀賞者:他們能夠理解觀看運動比賽的樂趣,但仍然無法理解球迷的痴狂。睇波是理性的,不代表做球迷是理性的。英國哲學家 David Papineau 在最近一本討論運動哲學的書便嘗試為這種「球迷邏輯」辯護。他認為我們很多時都會透過參與各種「計劃」,來賦意義予自己的生命。參與這些計劃,意味着我們建立起各種身分,並努力實現它們。完成這些計劃的價值是否客觀普遍?不一定,甚至我們之所以投身計劃當中只是純綷偶然,但這些計劃卻是我們人生的重要基礎。我為甚麼要關心自己的國家?純綷只是我剛好生於這裡。我為甚麼要如此愛護自己的孩子?也不是因為我的孩子客觀上重要過別的孩子,他更值得幸福。我為甚麼要支持曼聯?也說不出甚麼所以然。可是,撇開一切這些計劃與身分的話,我們的人生都會變得無趣乏味。

  如果睇波當球迷是非理性的話,看來我們關心很多其他事物都屬非理性。支持某隊球隊,其實就像愛國、愛家人一樣,沒有一個客觀的理由,但卻是不可或缺的,因為它們都是使人生變得繽紛的色彩。

 (原文刊於好集慣 https://goo.gl/FP5MgC)

好青年荼毒室官網
好青年荼毒室Youtube
好青年荼毒室Instagram
好青年荼毒室Patreon

All rights reserved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

好青年荼毒室(哲學部)(此帳戶由 Matters 團隊代為管理) 哲學人團體。目標是把循規蹈矩的好青年帶進哲學的世界。 文章有深有淺,古今中外,無所不談。在這裏,一切都可以被質疑、反省和追問。
  • Author
  • More

自然科學的偶然性?——「社會建構論」雜說(四)

驀然回首,在幻想中相見

六合彩金多寶襲來,你知道自己不會中頭獎嗎?